天天看點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作者:果樹圈子

冬棗,為什麼叫冬棗?顧名思義,冬季成熟的棗。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冬棗都是夏天成熟的。

今年的冬棗已經大量上市了。

截至7月,産地冬棗價格大約在10—15元/斤,一些批發市場的冬棗價格在20—25元/斤,上海超市中冬棗零售價格達到了40—50元/斤,電商平台上冬棗價格達到了30—40元/斤。

随着冬棗逐漸大量上市,價格也會逐漸回落。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冬棗在夏天上市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同樣也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質疑。

有不少人認為,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是違背了自然規律,冬棗在夏天上市沒必要,完全是農民為了搶早賣價格,破壞了冬棗的風味。這種行為就跟芒果和猕猴桃早采是一個性質。

這個說法對不對呢?在夏天成熟的冬棗真的早采了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h1>

冬棗在露天環境下大多數是10—11月成熟的。能在夏季6—7月成熟的冬棗實際上都是溫室冬棗,也就大棚裡的。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冬季的大棚蔬菜是吃得最多的大棚農産品。因為冬天北方地區露天環境下基本上種不出來菜,隻能扣大棚吃大棚蔬菜。

這是早期大棚最主要的作用。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後來,很多人又發現冬天水果種類比較少,于是又有人開始在大棚裡種水果,讓水果在2—5月份上市。因為這個時間段是水果“青黃不接”的時候,市場上水果種類較少,往往這個時候的水果上市後能賣高價格。

于是就有了大棚水果。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棚草莓,在我國北方絕大部分鮮食草莓都是溫室種植的。

除了大棚草莓外,還有溫室大櫻桃,它能在3—5月份期間成熟,根據上市時間的不同,價格可賣到80—200元/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8">為什麼歧視冬棗?</h1>

夏天上市的冬棗實際上跟大棚草莓、溫室大櫻桃一樣都是溫室水果。但為什麼歧視大棚草莓、溫室大櫻桃的人比較少,歧視冬棗的人比較多呢?

這裡面實際上是有一個思維慣性的問題。我們說了,發展溫室主要是為了冬天有蔬菜和水果吃。但冬棗本身就在臨近冬天的晚秋成熟。溫室冬棗是把臨近冬天成熟的冬棗搬到了夏天來成熟。而夏天基本上又不缺水果,這麼搞就讓人覺得很怪異,一時間很難接受,下意識的會認為裡面有什麼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兒。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于是,不少人也就開始指責夏季冬棗違背了冬棗的生長規律,認為這是反自然的,也認為這樣的做法讓冬棗變得難吃。

這可能是很多人歧視夏季冬棗的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為什麼要夏季熟?</h1>

那麼,為什麼明明可以在水果淡季成熟的水果非得來水果旺季湊熱鬧呢?

有人簡單地把原因歸結于早采搶上市,認為是農民為了眼前利益,不顧長期利益,搶先采摘不成熟的冬棗。也有人認為是農民為了早上市賣高價,搞出來了溫室種植,強行把冬棗變成夏天熟,然後達到早采搶上市的目的。

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冬棗提前到夏天上市的确有市場因素。早上市的冬棗價格就是高。但從根本上來說,冬棗早上市的原因是品種問題。

冬棗脆甜皮薄,在下雨的時候很容易發生裂果。以往在露天種植冬棗的時候,冬棗的裂果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陝西的大荔冬棗,下一場雨損失嚴重。再加上露天環境下,各種鳥類的啄食、昆蟲引發的病蟲害,都是非常難以防治的。這導緻了露天環境下種植冬棗産量較低,風險較大,進而影響了冬棗産業的發展。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在早期的露天冬棗時代,一斤冬棗的價格能達到80元—100元/斤,非常昂貴。後來是溫室冬棗的興起,冬棗的産量才上來,價格才下去。

也就是說,溫室冬棗首先解決的問題是冬棗産量的問題。不是農民非得用大棚種冬棗,是有些水果大棚更适合。

大棚又有暖棚和冷棚之分。暖棚可以簡單了解為棚内氣溫較高的大棚,冷棚可以簡單了解為保溫棚(并不是加冷的棚)。不管是冷棚還是暖棚,在大棚中的氣溫都是要比外界高不少,氣溫的升高讓冬棗上市提前了好幾個月。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因為容易雨裂,進了大棚,因為大棚溫度高進而提前成熟。也就是說,夏季冬棗并非搶摘早采,而是種植環境的改變。改變的初衷主要是想提高産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h1>

從水果行情上來看,冬棗在6—8月份成熟并非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6—8月份是一年水果品類最多的時候,市場上的水果太多,冬棗的銷售會受到較大的競争力。

是以,6—8月份成熟的冬棗還真不是農民的錯。如果能自由選擇成熟時間,恐怕很少有人會選擇這個季節讓冬棗成熟。11月份熟的冬棗估計都比當下市場競争壓力小。

但是沒辦法,冷棚裡的冬棗就這個階段成熟。

違背生長規律,引起較大争議:冬棗在夏天搶早上市,農民有錯嗎?夏季成熟的冬棗咋種出來的?為什麼歧視冬棗?為什麼要夏季熟?冬棗夏季成熟好不好?

如果想要再往前提前一下成熟,那就得上暖棚了。暖棚冬棗最早能提前到5月初上市,那個時候是水果的空白期,水果市場上水果較少,冬棗的競争壓力較小,冬棗的價格較高。

暖棚冬棗的興起,主要就是錯開6—8月的水果高峰期,賣個高價格。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

因為品種特性容易雨裂,是以興起了大棚種植,又因為大棚溫度問題,成熟期提前到了6—8月。又因為6—8月是水果高峰期,市場競争壓力大,是以隻能索性再給大棚提高溫度,把冬棗提到了5—6月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