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作者:矽釋出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十年前,因為拒絕微軟高價收購雅虎提議而引咎辭職後,楊緻遠已經很少露面和接受媒體采訪。

不過前不久,他罕見地出現在了紀源資本 GGV 英文播客平台 996 Podcast 裡。我們記錄下了他的一些思想。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h1>楊緻遠談孫正義</h1>

談到正在美國世界崛起的孫正義和願景基金,楊緻遠說:

“我認為孫正義就像我第一天認識他那樣,他是最頑固、不知疲倦的,不停鞭策自己,也鞭策身邊人。他也喜歡下注,而且是大賭注。雅虎很幸運是他早期成功投資之一,不過他也有很多失敗投資,但他不會讓這些失敗成為絆腳石,隻會重新來過,然後更努力。我認為願景基金已經做的事就是讓他實作他一直想做的,就是‘做一個有影響力的投資人’。投資者是被動的,我們可以拍桌子,但創業者聽不進去,但孫正義因為他支票、平台,他想圍繞 AI、IOT、雲來建一個很清晰平台,他認為他可以用他資本的力量打造下一代公司平台。我認為孫正義不僅僅是想做一個被動投資者,他目标明确,投資的公司成長然後賣掉,他想對那些公司有影響,想引領方向,這是很大膽的賭注,但這就是孫正義。”

相比美國絕大部分創投圈人士,楊緻遠可能更了解孫正義。

這是因為軟銀曾是雅虎股東,楊緻遠還曾和孫正義合作過“雅虎日本”。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據楊緻遠透露:孫正義是雅虎 IPO 前的晚期投資者,當時,孫正義投資條件是要楊緻遠在日本啟動雅虎,但楊緻遠不想,因為那個時候雅虎還很小,而美國市場已經夠他忙的了。

“但孫正義非常堅持和有力量,最後我們同意。”楊緻遠說:“之後,孫正義把一些優秀高管給我們,甚至派他弟弟來幫忙。是以我們在遇到馬雲前一年(1996 年)其實已經推出雅虎日本,但過程真的很難,不過也是通過雅虎日本,我們看到這種最先進入市場的機會和成功。”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和孫正義一起啟動雅虎日本一年後,也就是 1997 年,楊緻遠遇到了馬雲。

<h1>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h1>

據楊緻遠透露:當時他覺得馬雲很有趣,被馬雲對網際網路的強烈好奇心所吸引,而馬雲英文又說得很流利,人卻沒去過國外,這讓楊緻遠覺得非常不一般。他認為,馬雲在 1997 年時的内心狀态已經明顯是個企業家了。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接着,他談到了周鴻祎,和一個差點已經被中國網際網路遺忘的故事——“雅虎中國”。

這裡,我們需要先回到曆史去看一下:

雅虎鼎盛時,曾做過全球擴張,但美國之外的市場,隻有日本和台灣成功,中國大陸包括南韓,都發展不好。由于台灣模式很成功,2004 年時楊緻遠想收購一家大陸公司,以提振業績。他選了 3721,2003 年,雅虎收購 3721,周鴻祎由此坐上雅虎中國掌門人位置。

據楊緻遠回憶:

“當時我們在中國遇到的挑戰是:如果與政府官員見面,答案都是不太确定雅虎是否能繼續營運,甚至可能說“你知道我們這個規定明年就要出台了,你們可能就會變成違法。”他們建議我們不要在中國搞媒體和資訊業務。而如果我們要退出,我們就想和那種我們認為會是赢家的人一起努力,這就是 3721。”

“在中國,特别需要一個懂本地營運的人,是以我們收購 3721 并通過收購買下周鴻祎整個管理團隊。當然周鴻祎很大膽和好鬥,他真的認為自己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不過,這幾乎是十幾年前的事了)。他真的是特立獨行的一個人,是以我會說我和他的這段經曆,我有點受到他觀點的挑戰,就是作為一家大型美國公司的子公司…,他對中國市場的一些打法,确實可以擾亂市場,并且他做到了。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平心而論,周鴻祎在雅虎幹得不錯,周鴻祎的本土化政策讓雅虎搜尋業務在中國領先谷歌。當時,雅虎系與百度在搜尋領域,市場佔有率僅相差幾個百分點。

但後來,周鴻祎為什麼離開了呢?之後,中國網際網路圈和新聞界傳出多個版本,如有說原 3721 團隊認為雅虎中國在經營決策權和資金使用上受雅虎美國總部過多限制,錯失追趕百度争奪中國搜尋市場老大的機會等。

楊緻遠自己,則是這樣回憶的:

“因為雅虎有百分百股份(不符合中國政策),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離開,辯論的地方在于:如果離開,我們要把資産變成别的東西,是以我們那時選了‘投資’這條路,而那時,我們已經和馬雲重新聯系上,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不像資訊業,後者在中國是外國投資者的話,會受限制,是以我們認為如果能把我們在中國的業務變成投資,或少數投資,問題就不大,同時電商也是問題不大的一個領域。我們就是這樣結束的,至少,是這樣實作目标的。”

2005 年,雅虎和周鴻祎分手。全球媒體盯着的一個轟動性聯姻緊接着誕生:無論是外媒說的“雅虎收購了阿裡巴巴 40% 股份”,還是國内媒體說的“阿裡收購雅虎中國進軍搜尋”,都隻是一個完整故事的不同部分而已,背景經曆過這場聯姻的讀者應該記得這件中國網際網路大事,這裡不再詳說。

多年後,楊緻遠自己這樣回顧: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你們退出中國是個好決定或正确決定,但你真的沒想過所有困難,這對雅虎來說是個巨大投資,我們很多錢都押在對市場的估值上。有幾個明顯路标,其中之一是在日本的成功經驗。在日本,我們同時做門戶和電商,并看到“賭領袖”的成功模式,沒太多技術因素,但已有大量市場動态開始生效。第二,那時無論是通過周鴻祎團隊來運作還是我們自己團隊來運作,我們努力想用我們在日本的操作手冊來建立電商業務,但一直被淘寶狂打,我們知道這個國家的這些戰術是多麼兇猛、聰明和具戰略意義,而戰術層面,馬雲和他團隊也很偉大,我們開始變得非常尊敬馬雲能力,和馬雲競争,是一種震撼的體驗。這是我們後來投阿裡巴巴的原因,并且我認為馬雲和阿裡也從這筆交易中獲利了。這筆錢,确實幫他(馬雲)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上司人物。這個合作,發生在正确的時間。”

補充一下事件背景:

當時通過交易,阿裡獲得了巨額現金和雅虎搜尋技術,馬雲 2003 年承諾淘寶“三年免費”後,2005 年 10 月宣布再投入 10 億人民币,讓淘寶繼續免費三年,并号召 eBay 放棄收費。另外一邊雅虎,十年來雅虎在美國江河日下,但它曾在阿裡做下的這筆投資,成為了雅虎最有價值的投資。

楊緻遠說:

“顯然從結果看,投資阿裡巴巴是最好的決定,但人們也曾說:這是最糟的決定。我覺得很多時候,你最難的決定,恰恰就是人們會認為你做的最好或是最糟的決定,隻有時間會給你答案。”

<h1>楊緻遠談投資</h1>

離開雅虎後,楊緻遠目前在矽谷主要做投資,旗下有基金 AME Cloud Ventures,他也做大量天使投資,并經常與 GGV 聯合投資。

楊緻遠罕見露面,談孫正義、馬雲、周鴻祎、投資和雅虎中國楊緻遠談孫正義孫正義談馬雲和周鴻祎楊緻遠談投資

楊緻遠也談到了他對目前投資世界的一些看法。

“我認為我們可能已經進入一個做投資更多是虧損的時代,因為規模大多了,誰會是下一個大領域的赢家是個很大問題。多數投資人會想:好的一面是投的項目裡出現下一個 BAT,但不好的一面是,也可能把公司賣給 BAT 之一。作為投資人,我們都曾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可以融更多錢,或賣掉一家公司或更多公司,不管創業者想不想賣,很多投資人會選擇收購。我不認為大多創業公司是犧牲品,我思考的是投資圈,大公司現在更精明了,資本也不僅僅是從傳統 VC 來,也有很多是公司資金,兩者是混合着來。是以财富掌握者開始發揮作用,因為他們一定是要有回報的。這就要比單純說創業公司是“犧牲品”複雜多了,我認為投資者在很多時候是推動了某種結果,是以已經很長時間很難找到那種非理性公司了,也許像 Magic Leap 這樣的公司,還能夠做到。”

楊緻遠同時談到:

與五年前相比,現在美國大公司收購明顯減少。中國到某個點也會經曆相同階段,這其實是一種循環。某種意義上說,創業公司在矽谷現在是個更理性的事,你沒法指望創業兩年後就被收購,必須拿出一些可持續性的東西出來。而大公司正在打造一切,像谷歌,從自動駕駛到解決老齡化問題都在做。是以十年前,創業公司可做的事很多,但現在創業公司必須想出大公司不會做的事。這也是一種轉變,要解決大公司不想解決的問題,這是完全不同的挑戰。

楊緻遠還談到了他很佩服的中國企業家:

在中國,我覺得程維讓我印象深刻,還有柳青,他們的結合,讓滴滴不可估量。程維是我見過的最富有戰略且踏實的企業家之一。他能走到今天,一點都不奇怪,我認為他可能是 12x12x7 地在瘋狂工作,這很了不起。很多人說他不會英語,但我認為他完全懂英語,因為這麼直覺的戰略,很了不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