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當中,以書寫技法而論,從字形上可以分為大字和小字,兩種字形的書寫技巧大不相同,而對于大部分學習“二王”一路的人而言,這是其書法難以寫大的一個根本原因。
想學好大字,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學習“二王”一路高手名家的大字作品,而書法史上這些能夠書寫大字的名家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在今天的北京故宮博物館當中,就藏有一件大字行書極品,此作乃是後人學習大字的一件絕佳範本,作者是300年來的“書壇霸主”,也曾讓啟功先生一生膜拜,他書法的高妙之處在于韻味,字裡行間有神仙之氣,飄逸散淡,更可謂是前無古人,來者難追,他的這件作品筆筆盡得魏晉風流,讓北京故宮博物院奉為至寶。
這件作品就是董其昌的大字行書作品《嶽陽樓記》。
在書法史上有兩個人得到了王羲之的真傳,一個是趙子昂,他得到了王羲之書法的實處,筆筆都像王羲之,而董其昌則得到了王羲之的“虛處”,内涵韻緻絕類王羲之,甚至秀逸散淡之處,猶有過之,是以我們常說,趙子昂加上董其昌就是王羲之。
董其昌的大字是今人迹近古人大字筆法門戶的一件絕好法帖,此作的原迹有37.6厘米高,長度有15米左右長,這不僅在明代是一件巨幅行書,在整個書法史上字形之碩,尺幅之巨的作品,也極為罕見。
并且此作全篇368個字,沒有一個字有殘損痕迹,且有是墨迹本,每一個字的墨色變化和用筆的細節理路都清晰可辨,是當代人探究古人大字秘奧的一件不世出的法帖。
董其昌是書法界的一位大天才,一生服膺于晉人的筆法道統當中,并且他同時還是一位豪富之家,生平收藏甚巨,他的眼界與見識更是卓然于時代之林,有着超凡的天資和穎悟,并且還能夠親見曆代經典法帖,此外,董其昌還能夠得享遐齡,活到了80幾歲,綜合條件之下,使得整個明代都無人能夠出其右者,在300年來的書壇,也有着名不虛傳的“霸主”地位!
《嶽陽樓記》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章,作者是大文學家範仲淹,董其昌書寫此作的時候55歲,正是他一生當中創作的高峰期,這件作品無論是用筆、字法、章法、墨法都極具功底,能夠在精微的跌宕起伏當中營造沖突沖突,同時還能夠在點畫的厚重與輕盈當中探索出一條清逸而淡遠之境,在墨法上更是将超逸散淡的雅緻格調發揮到了極緻,這種境界在董其昌之前的書法家當中亦從未出現過。
可以說此卷《嶽陽樓記》是濃縮了晉、唐、宋、元曆代名家法書之精華之作,無論技巧與格調,在300年來,都無人能與之比肩。
而今,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将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這件董其昌《嶽陽樓記》原作進行了超高清的掃描複刻,按照1:1比例複原出與原作毫無差别之作,無論是紙張的紋理,單字的墨色變化和精微的細節,都纖毫畢現。
來源:永城路路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