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拓跋焘已經親率北魏大軍,到達蕭城,距離這次北伐劉宋軍的總指揮,江夏王劉義恭鎮守的彭城,僅僅十餘裡的距離,稱得上面對面了。
而此時的劉義恭,當然是準備立刻跑路。
北魏軍兵鋒太銳利,不跑有生命危險啊,美好的人生還沒享受夠,不能這麼輕易将自己置于險地之中,得快點走。
可惜,想逃走也沒那麼容易,北魏大軍已經殺到眼前,又都是騎兵,離開城池,如果不能迅速跑到安全的地方,有可能死得更快。因而,反複權衡、讨論之下,加上武陵王劉駿、沛郡太守張暢等人苦苦勸說,最終,劉義恭隻得下令死守彭城。
實際上,彭城戰略位置重要,經過劉宋多年修繕,城防非常堅固,隻要守軍、守将用心防守,沒那麼容易被攻破。
果然,拓跋焘指揮北魏軍一番猛攻,彭城安然無恙。
之後,拓跋焘的舉動非常大膽,他并沒有見好就收,回身慢慢消滅被困在身後的劉宋軍零零散散的幾路兵馬,而是留下少部分兵馬繼續圍困彭城後,率領大軍繞過彭城,繼續南下。
拓跋焘派中書郎魯秀率軍向廣陵方向進軍,派高涼王拓跋那率軍向山陽方向進軍,派永昌王拓跋仁放棄對壽陽的進攻,向橫江進軍,拓跋焘自己則親率大軍殺奔盱眙。
拓跋焘這次采取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進攻政策,那就是對進攻途中劉宋軍占據的堅城,例如壽陽、彭城等,并不強求攻克,攻克困難的,圍困住就行,然後繞道進軍,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和速度,快速殺入劉宋腹地。
當然,拓跋焘此舉,也是頗為冒險,後續糧草物資準備不充足不說,運輸也非常困難。同時,如果劉宋軍軍心、士氣還在的話,那些零零散散被北魏軍甩在後面的,劉宋軍占據的城池,如果同時出兵攻打、騷擾北魏軍後路的話,不說将進攻的北魏軍在一個大範圍内包圍、消滅,至少讓北魏軍前後左右一起混亂,吃個大虧,還是很有可能的。
不過,拓跋焘打了大半輩子仗,作戰經驗極其豐富,之是以敢于如此用兵,也是有一定把握的。别的不說,就拿此時被困在淮河以北各城池中的劉宋軍來說,基本上都被北魏軍軍威震懾住了,固城死守勉強湊合,主動出兵發動進攻,基本沒那個膽量。而且,即使有少數幾處敢于出兵的,問題也不大。這個時節正是冬天,最适合于北魏騎兵縱橫馳騁的時間,廣闊的大平原上,數十萬騎兵,會害怕人數遠少于自己的劉宋步兵?不可能的。
北魏大軍迅速抵達淮河岸邊。
得知彭城被圍困的消息,宋文帝急忙派輔國将軍臧質率領一萬士卒,前往增援。不過,這支軍隊剛剛行進到盱眙附近,就發現北魏大軍已經渡過淮河,迎面殺來。
臧質急忙派遣麾下将領,冗從仆射胡崇之、積弩将軍臧澄之分别率領一支軍隊,駐守在盱眙城外東山之上,占據制高點,再派建威将軍毛熙祚據守前浦,自己則率軍在盱眙城南紮下大營。
盱眙城太小,容不下如此多的軍隊,是以,臧質隻能将大軍分散開,屯駐于盱眙城外。
北魏軍迅速展開進攻。拓跋焘的兒子,北魏燕王拓跋譚率軍猛攻東山,向胡崇之、臧澄之所部發動進攻。劉宋軍拼死力戰不敵,全軍盡墨。北魏軍随即轉向,進攻毛熙祚所部。毛熙祚所部戰鬥力更加強悍一些,殺傷了大量北魏軍,可惜,關鍵時刻,主将毛熙祚戰死,劉宋軍亂了陣腳,也被殺得大敗。
在北魏軍大舉進攻劉宋軍各部,劉宋軍苦戰不休的時候,這支軍隊的主帥臧質,卻被北魏軍迅猛的攻勢震懾住了,不敢派援軍救援,導緻三支軍隊,先後失敗、覆滅。
随後,北魏軍又對臧質所部展開進攻。戰鬥到晚上,臧質所部也被擊潰,四散奔逃。臧質率領僅剩的七百殘兵逃到盱眙城下。
劉宋再損失一萬精銳。
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就在劉宋君臣一片混亂不止,進退失據的時候,小小的盱眙太守沈璞卻是早有準備,冷靜應對。
在沈璞剛剛就任盱眙太守的時候,王玄谟正在圍攻滑台,劉宋軍北伐形勢正是一片大好的時候,沈璞卻敏銳地意識到,盱眙城雖然小,但屬于戰略要地,一旦前方形勢有變,現在身處後方的盱眙城,很可能會成為前線,遭到北魏軍的大舉圍攻,是以,上任之後,沈璞一直在準備,修繕城池,加強城牆,疏通、深挖護城河,積蓄糧草,儲備守城用的弓箭、石頭等物,為有可能到來的攻城戰做全面的準備。
沈璞麾下的幕僚都不了解自己這位上司,認為沒必要,朝廷中的官員也認為沈璞小題大做,浪費國家人力、物力,做無用功。好在沈璞并沒有理睬這些人的冷嘲熱諷,依舊全力以赴的準備。
就在劉宋上上下下,樂觀地認為北伐必然成功的時候,形勢陡然惡化,北魏軍鋪天蓋地殺來。之前得意洋洋、高談闊論北伐形勢如何好,自己如何準備為國效力的那些前線各城池、要塞的郡守、将領們,紛紛不戰而退,棄城而逃。
沈璞則是在城中召集起兩千士兵,上城防守。
等臧質兵敗,逃奔到盱眙城下時,又是沈璞,打開城門,接納了臧質的殘兵敗将,讓他們逃過一劫。
臧質見盱眙城内準備充分,糧草、守城器械都非常充足,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與沈璞一起守衛盱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