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魏军奇兵突袭,刘宋军应对失措│853

这时,拓跋焘已经亲率北魏大军,到达萧城,距离这次北伐刘宋军的总指挥,江夏王刘义恭镇守的彭城,仅仅十余里的距离,称得上面对面了。

而此时的刘义恭,当然是准备立刻跑路。

北魏军兵锋太锐利,不跑有生命危险啊,美好的人生还没享受够,不能这么轻易将自己置于险地之中,得快点走。

可惜,想逃走也没那么容易,北魏大军已经杀到眼前,又都是骑兵,离开城池,如果不能迅速跑到安全的地方,有可能死得更快。因而,反复权衡、讨论之下,加上武陵王刘骏、沛郡太守张畅等人苦苦劝说,最终,刘义恭只得下令死守彭城。

实际上,彭城战略位置重要,经过刘宋多年修缮,城防非常坚固,只要守军、守将用心防守,没那么容易被攻破。

果然,拓跋焘指挥北魏军一番猛攻,彭城安然无恙。

之后,拓跋焘的举动非常大胆,他并没有见好就收,回身慢慢消灭被困在身后的刘宋军零零散散的几路兵马,而是留下少部分兵马继续围困彭城后,率领大军绕过彭城,继续南下。

拓跋焘派中书郎鲁秀率军向广陵方向进军,派高凉王拓跋那率军向山阳方向进军,派永昌王拓跋仁放弃对寿阳的进攻,向横江进军,拓跋焘自己则亲率大军杀奔盱眙。

拓跋焘这次采取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进攻策略,那就是对进攻途中刘宋军占据的坚城,例如寿阳、彭城等,并不强求攻克,攻克困难的,围困住就行,然后绕道进军,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和速度,快速杀入刘宋腹地。

当然,拓跋焘此举,也是颇为冒险,后续粮草物资准备不充足不说,运输也非常困难。同时,如果刘宋军军心、士气还在的话,那些零零散散被北魏军甩在后面的,刘宋军占据的城池,如果同时出兵攻打、骚扰北魏军后路的话,不说将进攻的北魏军在一个大范围内包围、消灭,至少让北魏军前后左右一起混乱,吃个大亏,还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拓跋焘打了大半辈子仗,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之所以敢于如此用兵,也是有一定把握的。别的不说,就拿此时被困在淮河以北各城池中的刘宋军来说,基本上都被北魏军军威震慑住了,固城死守勉强凑合,主动出兵发动进攻,基本没那个胆量。而且,即使有少数几处敢于出兵的,问题也不大。这个时节正是冬天,最适合于北魏骑兵纵横驰骋的时间,广阔的大平原上,数十万骑兵,会害怕人数远少于自己的刘宋步兵?不可能的。

北魏大军迅速抵达淮河岸边。

得知彭城被围困的消息,宋文帝急忙派辅国将军臧质率领一万士卒,前往增援。不过,这支军队刚刚行进到盱眙附近,就发现北魏大军已经渡过淮河,迎面杀来。

臧质急忙派遣麾下将领,冗从仆射胡崇之、积弩将军臧澄之分别率领一支军队,驻守在盱眙城外东山之上,占据制高点,再派建威将军毛熙祚据守前浦,自己则率军在盱眙城南扎下大营。

盱眙城太小,容不下如此多的军队,所以,臧质只能将大军分散开,屯驻于盱眙城外。

北魏军迅速展开进攻。拓跋焘的儿子,北魏燕王拓跋谭率军猛攻东山,向胡崇之、臧澄之所部发动进攻。刘宋军拼死力战不敌,全军尽墨。北魏军随即转向,进攻毛熙祚所部。毛熙祚所部战斗力更加强悍一些,杀伤了大量北魏军,可惜,关键时刻,主将毛熙祚战死,刘宋军乱了阵脚,也被杀得大败。

在北魏军大举进攻刘宋军各部,刘宋军苦战不休的时候,这支军队的主帅臧质,却被北魏军迅猛的攻势震慑住了,不敢派援军救援,导致三支军队,先后失败、覆灭。

随后,北魏军又对臧质所部展开进攻。战斗到晚上,臧质所部也被击溃,四散奔逃。臧质率领仅剩的七百残兵逃到盱眙城下。

刘宋再损失一万精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就在刘宋君臣一片混乱不止,进退失据的时候,小小的盱眙太守沈璞却是早有准备,冷静应对。

在沈璞刚刚就任盱眙太守的时候,王玄谟正在围攻滑台,刘宋军北伐形势正是一片大好的时候,沈璞却敏锐地意识到,盱眙城虽然小,但属于战略要地,一旦前方形势有变,现在身处后方的盱眙城,很可能会成为前线,遭到北魏军的大举围攻,所以,上任之后,沈璞一直在准备,修缮城池,加固城墙,疏通、深挖护城河,积蓄粮草,储备守城用的弓箭、石头等物,为有可能到来的攻城战做全面的准备。

沈璞麾下的幕僚都不理解自己这位上司,认为没必要,朝廷中的官员也认为沈璞小题大做,浪费国家人力、物力,做无用功。好在沈璞并没有理睬这些人的冷嘲热讽,依旧全力以赴的准备。

就在刘宋上上下下,乐观地认为北伐必然成功的时候,形势陡然恶化,北魏军铺天盖地杀来。之前得意洋洋、高谈阔论北伐形势如何好,自己如何准备为国效力的那些前线各城池、要塞的郡守、将领们,纷纷不战而退,弃城而逃。

沈璞则是在城中召集起两千士兵,上城防守。

等臧质兵败,逃奔到盱眙城下时,又是沈璞,打开城门,接纳了臧质的残兵败将,让他们逃过一劫。

臧质见盱眙城内准备充分,粮草、守城器械都非常充足,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与沈璞一起守卫盱眙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