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作者:華語樂談

今年是中國抗美援朝70周年。這場具有非凡曆史意義的戰争,弘揚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堅強力量與革命精神。70年來,我們從來不曾忘記那些在戰争中犧牲的、可歌可泣的英勇烈士們,并通過許許多多的文藝作品,向他們緻敬。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近日,有很多關于抗美援朝戰争題材的電影正争相上映,如#金剛川#、《最可愛的人》、《英雄連》、《保家衛國》等。而在此之前,我們記憶中,也有過不少關于這段曆史的經典影像。

關于抗美援朝的電影,最為經典的莫過于以下兩部: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上甘嶺》</h1>

《上甘嶺》上映于1956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雄兒女》</h1>

《英雄兒女》上映于1964年,同樣出品自長春電影制片廠。影片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拍攝,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娴、田方等主演。它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犧牲後,其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鼓勵下堅持戰鬥,最終在養父王複标講述後,得知王文清就是她和王成的親生父親而在戰場實作團圓的故事。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在所有抗美援朝的戰争電影中,這兩部電影無疑是影響最廣的;哪怕在所有革命題材的影片中,其經典性也毋庸置疑。從50年代到80年代,估計那時候沒幾個人沒看過這兩部電影。

但是,比這兩部電影影響更廣泛和久遠的,卻是這兩部電影中的兩首插曲:

一首是《上甘嶺》中的插曲《我的祖國》;

另一首是《英雄兒女》中的插曲《英雄贊歌》。

這兩首歌相信不用多說吧。前幾天我還在網上做過一個小小的“TOP3紅歌排行榜”,我把《我的祖國》放在紅歌TOP1的位置。從網友的留言回報來看,絕大多數人都是認可的。另外,此次新電影《金剛川》由譚維維演唱的主題曲,正是沿襲《英雄兒女》的插曲《英雄贊歌》,這同樣是一曲令人蕩氣回腸的經典名篇。

而這兩首歌的作者,皆來自同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劉熾。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我的祖國》</h1>

在電影《上甘嶺》片尾,連隊指導員在犧牲之前,回想起了自己家鄉的片片麥田,他讓女衛生員王蘭唱一首《我的祖國》給自己聽。正是這首歌,将全片推上了情感的最高潮,亦是全片的精華所在。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号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王蘭清亮的歌聲,将所有志願軍戰士對祖國與家鄉的思念,以及保家衛國的熱情,展現得淋漓盡緻。在這深情而酣暢的歌聲中,指導員幸福地閉上了眼。

關于歌曲創作

為了創作這首插曲,沙蒙與林衫等電影主創人員,先寫了一版歌詞:

祖國啊,我的母親!

您的兒女,離開了您溫暖的懷抱,

戰鬥在北韓戰場上。

在我們的身後,有強大的祖國……

然後他們拿着這首《我的祖國》,請作曲家劉熾來譜曲。可是劉熾看了很久,說沒法寫,這歌詞沒旋律感。他向沙蒙推薦了作詞家喬羽。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于是,沙蒙向喬羽發出邀請。當時電影已經差不多拍完了,就等米下鍋,拍最後唱歌的那幾分鐘了。

喬羽臨危受命,他想突破以往同類歌曲的路子,寫點不一樣的。某一天他腦海中浮現出初見長江的印象,觸發了靈感,并一氣呵成寫成了《一條大河》。沙蒙問他為何不直接寫“萬裡長江”?喬羽說,聽到歌曲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大河,不一定是長江,是以不必道明是哪一條河。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劉熾對喬羽的歌詞很認可。為了作曲,他把自己關進房間,足不出戶,并在門上貼上“劉熾死了”的紙條,謝絕一切來訪,一心閉門創作。他反複傾聽和研究了之前10年内老百姓最喜歡的10首歌曲,最終受一首《盧溝問答》的啟發,寫出了歌曲的第一句旋律,接下來就順利地完全了整個作品的譜曲。

《我的祖國》随着電影推出并廣為傳唱,歌曲中濃烈的家國情懷和優美動聽的曲調,讓每個人都愛上了它。60多年了,歌曲一直傳唱至今,并備受推崇。無論歌詞還是旋律,都堪稱完美,遠比一般的紅歌更有意境,更具感染力。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雄贊歌》</h1>

電影《英雄兒女》拍完後,電影主創人員找到作詞人公木,給他看了電影片段,邀請他寫一首《英雄贊歌》。公木之前就寫過一首詩叫《烈士贊》,跟要求比較契合。于是他就在這首詩的基礎上,一夜完成了歌詞的創作。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因為《我的祖國》的成功,電影主創人員再次邀請劉熾出手為《英雄贊歌》譜曲。劉熾看了公木的歌詞後,卻沒有動手寫,而是若無其事地和别人打撲克去了。打到中途,劉熾突然叫了一聲,把牌一丢,跑回家,關上門,開始創作《英雄贊歌》。經過一段時間的閉門創作,完美交出了《英雄贊歌》的曲譜。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跟寫《我的祖國》一樣,看來每首偉大的作品背後,劉熾都有一個近乎“怪異”的創作過程。

《英雄贊歌》是一首禮贊以王成為代表的千千萬萬革命英雄的頌歌,全曲在穩健舒展的優美旋律進行中浸透着一種壯美。副歌部分大氣磅礴,與主歌前面部分民謠風格的曲調形成鮮明起伏,并推助歌曲達到高潮處。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麼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這一問一答形式的兩句,高度概括和有力升華了歌曲的主題和旋律,令人聽來不禁熱血沸騰,也為那些捐軀的英烈而熱淚盈眶。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以上兩首關于抗美援朝的經典紅歌,用音符為後輩們記載着那些有關硝煙與鮮血的故事,代代相傳,傳遞着不朽的革命精神。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為這兩首歌譜曲的劉熾,是我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年輕時畢業于延安魯藝學院,是音樂家冼星海的學生。劉熾一生創作大型作品70餘部,歌曲上千首,除了本文所講述的兩首,脍炙人口的作品還有很多,如《讓我們蕩起雙槳》(與喬羽合作)、《新疆好》,大合唱《祖國頌》、《大地頌》、《勞工大合唱》,歌劇《阿詩瑪》、《白毛女》等等。他作品數量之多、品質之高、流傳之久遠,實屬當代音樂家中所罕見。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劉熾創作的根深紮在民族音樂的土壤裡,以祖國、人民、家鄉、民族為永生創作主題,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點,其旋律隽永優美、氣勢磅礴、樸素深情,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是一位值得尊敬與懷念的偉大藝術家。

劉熾:兩部有關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背後是他更經典的兩首歌曲《上甘嶺》《英雄兒女》《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