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作者:华语乐谈

今年是中国抗美援朝70周年。这场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战争,弘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坚强力量与革命精神。70年来,我们从来不曾忘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勇烈士们,并通过许许多多的文艺作品,向他们致敬。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近日,有很多关于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正争相上映,如#金刚川#、《最可爱的人》、《英雄连》、《保家卫国》等。而在此之前,我们记忆中,也有过不少关于这段历史的经典影像。

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最为经典的莫过于以下两部: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上甘岭》</h1>

《上甘岭》上映于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雄儿女》</h1>

《英雄儿女》上映于1964年,同样出品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影片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拍摄,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它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其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鼓励下坚持战斗,最终在养父王复标讲述后,得知王文清就是她和王成的亲生父亲而在战场实现团圆的故事。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在所有抗美援朝的战争电影中,这两部电影无疑是影响最广的;哪怕在所有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其经典性也毋庸置疑。从50年代到80年代,估计那时候没几个人没看过这两部电影。

但是,比这两部电影影响更广泛和久远的,却是这两部电影中的两首插曲:

一首是《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另一首是《英雄儿女》中的插曲《英雄赞歌》。

这两首歌相信不用多说吧。前几天我还在网上做过一个小小的“TOP3红歌排行榜”,我把《我的祖国》放在红歌TOP1的位置。从网友的留言反馈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认可的。另外,此次新电影《金刚川》由谭维维演唱的主题曲,正是沿袭《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这同样是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典名篇。

而这两首歌的作者,皆来自同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刘炽。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我的祖国》</h1>

在电影《上甘岭》片尾,连队指导员在牺牲之前,回想起了自己家乡的片片麦田,他让女卫生员王兰唱一首《我的祖国》给自己听。正是这首歌,将全片推上了情感的最高潮,亦是全片的精华所在。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王兰清亮的歌声,将所有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与家乡的思念,以及保家卫国的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深情而酣畅的歌声中,指导员幸福地闭上了眼。

关于歌曲创作

为了创作这首插曲,沙蒙与林衫等电影主创人员,先写了一版歌词:

祖国啊,我的母亲!

您的儿女,离开了您温暖的怀抱,

战斗在朝鲜战场上。

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然后他们拿着这首《我的祖国》,请作曲家刘炽来谱曲。可是刘炽看了很久,说没法写,这歌词没旋律感。他向沙蒙推荐了作词家乔羽。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于是,沙蒙向乔羽发出邀请。当时电影已经差不多拍完了,就等米下锅,拍最后唱歌的那几分钟了。

乔羽临危受命,他想突破以往同类歌曲的路子,写点不一样的。某一天他脑海中浮现出初见长江的印象,触发了灵感,并一气呵成写成了《一条大河》。沙蒙问他为何不直接写“万里长江”?乔羽说,听到歌曲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不一定是长江,所以不必道明是哪一条河。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刘炽对乔羽的歌词很认可。为了作曲,他把自己关进房间,足不出户,并在门上贴上“刘炽死了”的纸条,谢绝一切来访,一心闭门创作。他反复倾听和研究了之前10年内老百姓最喜欢的10首歌曲,最终受一首《卢沟问答》的启发,写出了歌曲的第一句旋律,接下来就顺利地完全了整个作品的谱曲。

《我的祖国》随着电影推出并广为传唱,歌曲中浓烈的家国情怀和优美动听的曲调,让每个人都爱上了它。60多年了,歌曲一直传唱至今,并备受推崇。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堪称完美,远比一般的红歌更有意境,更具感染力。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雄赞歌》</h1>

电影《英雄儿女》拍完后,电影主创人员找到作词人公木,给他看了电影片段,邀请他写一首《英雄赞歌》。公木之前就写过一首诗叫《烈士赞》,跟要求比较契合。于是他就在这首诗的基础上,一夜完成了歌词的创作。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因为《我的祖国》的成功,电影主创人员再次邀请刘炽出手为《英雄赞歌》谱曲。刘炽看了公木的歌词后,却没有动手写,而是若无其事地和别人打扑克去了。打到中途,刘炽突然叫了一声,把牌一丢,跑回家,关上门,开始创作《英雄赞歌》。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创作,完美交出了《英雄赞歌》的曲谱。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跟写《我的祖国》一样,看来每首伟大的作品背后,刘炽都有一个近乎“怪异”的创作过程。

《英雄赞歌》是一首礼赞以王成为代表的千千万万革命英雄的颂歌,全曲在稳健舒展的优美旋律进行中浸透着一种壮美。副歌部分大气磅礴,与主歌前面部分民谣风格的曲调形成鲜明起伏,并推助歌曲达到高潮处。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这一问一答形式的两句,高度概括和有力升华了歌曲的主题和旋律,令人听来不禁热血沸腾,也为那些捐躯的英烈而热泪盈眶。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以上两首关于抗美援朝的经典红歌,用音符为后辈们记载着那些有关硝烟与鲜血的故事,代代相传,传递着不朽的革命精神。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为这两首歌谱曲的刘炽,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年轻时毕业于延安鲁艺学院,是音乐家冼星海的学生。刘炽一生创作大型作品70余部,歌曲上千首,除了本文所讲述的两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很多,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与乔羽合作)、《新疆好》,大合唱《祖国颂》、《大地颂》、《工人大合唱》,歌剧《阿诗玛》、《白毛女》等等。他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流传之久远,实属当代音乐家中所罕见。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刘炽创作的根深扎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以祖国、人民、家乡、民族为永生创作主题,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其旋律隽永优美、气势磅礴、朴素深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是一位值得尊敬与怀念的伟大艺术家。

刘炽:两部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背后是他更经典的两首歌曲《上甘岭》《英雄儿女》《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