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代“江姐”赴華坪女高做公益 全場高唱《紅梅贊》

作者:MtimeTime.com
兩代“江姐”赴華坪女高做公益 全場高唱《紅梅贊》

張桂梅老師和學生在一起很快活 張學軍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紅岩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近日,這熟悉而又感人的歌聲回蕩在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進階中學的校園裡。著名歌唱家、空政第二代“江姐”飾演者孫少蘭和解放軍文工團女高音歌唱家、空政第五代“江姐”飾演者王莉,與“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老師以及全校師生一同唱響這首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紅梅贊》。

這是歌劇《江姐》劇組從北京前往麗江的一次公益行動,兩位“江姐”的扮演者以及原空政文工團著名歌唱家張原銘、原空政文工團舞蹈演員姜華一起組成藝術支教小分隊,以臨時任課老師的身份,用音樂、舞蹈和朗誦為孩子們帶去一堂生動鮮活的藝術教育課。

兩代“江姐”赴華坪女高做公益 全場高唱《紅梅贊》

左起王莉、張桂梅、孫少蘭 張學軍 攝

“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樣,小說《紅岩》和歌劇《江姐》是我心中的經典,我最愛唱的是《紅梅贊》。”張桂梅老師曾如此表達自己對“江姐”的愛與崇敬,在生活中她也是用一生去踐行着“江姐”的精神。前不久,由王莉主演的歌劇《江姐》在京首演,原本計劃邀請張桂梅老師來京觀看演出,但是繁忙的教學工作以及身體原因遺憾未能成行。演出前,王莉和孫少蘭兩代“江姐”的扮演者與張桂梅進行了一次視訊連線,過程中王莉感動得幾度眼中噙滿淚水,最後還給張桂梅深深鞠了一躬。那一刻,王莉心裡就産生了前往麗江和張桂梅老師見上一面的想法。

演出結束後,經過簡單籌備,王莉聯系曾經在歌劇《江姐》中同台演出的兩位老戰友——原空政文工團著名歌唱家張原銘、原空政文工團舞蹈演員姜華。三人一拍即合組成藝術支教小分隊前往雲南,與在當地的孫少蘭會合後,到麗江華坪女子進階中學,為孩子們面對面上一堂生動的藝術教育課。

知道兩位“江姐”到來,張桂梅老師早早地就守候在教學樓裡。王莉精心準備了一件禮物——1991年出版的歌劇《江姐》總譜,這是她珍藏的兩本之中的一本。而作為老朋友,孫少蘭也将一本歌劇《江姐》的簡譜送給張桂梅。

一輩子摯愛江姐的張桂梅老師,摩挲着厚厚的總譜愛不釋手。突然,她指着其中一個段落興奮地對兩位“江姐”說:“看這裡,這是《看長江》。”随後,樓道裡響起了熟悉的歌聲,“看長江,戰歌掀起千層浪。望山城,紅燈閃閃霧蒙蒙。”一段唱下來,孫少蘭不禁感慨,張桂梅比她記得都熟悉。兩人交談中,張桂梅回憶起當年在宣傳隊裡唱《江姐》的年代比孫少蘭還要早,孫少蘭笑說:“你也算是第一代‘江姐’了。”

在孩子們整齊的隊伍裡,二三十位“小江姐”一水兒的藍長裙、紅毛衣和白圍巾,這是歌劇《江姐》舞台上的标配。此刻,孫少蘭和王莉兩代“江姐”扮演者也已經換上了舞台江姐的裝扮,情緒激昂地為大家帶來一首《我為共産主義把青春貢獻》。這同樣是張桂梅老師非常喜歡并且熟悉的唱段,走到兩位“江姐”身邊,這位令人敬佩的人民教師跟着一起唱起了“春蠶到死絲不斷,留贈他人禦風寒,……為革命,不覺辛苦隻覺甜。”

一曲歌畢,王莉當着張桂梅老師和全校師生鄭重承諾,将來自己一定會把歌劇《江姐》搬到華坪女子高中舞台上,讓大家從頭看到尾。現場頓時爆發出一片掌聲和歡呼聲。随後,在兩代“江姐”和張桂梅老師的帶領下,全場師生共同高歌一曲《紅梅贊》。

在之後的藝術課堂上,張原銘一字一句地教孩子們吐字發音,如何掌握節奏醞釀情感,僅僅十幾分鐘,一首《蔔算子·詠梅》就被演繹得有滋有味。舞蹈家姜華則輔導這些幾乎沒有舞蹈基礎的女孩子們,掌握了基本的舞蹈要領和範式。

傳唱《江姐》經典唱段是此行的重要目的,孫少蘭老師把唱了一輩子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孩子們,一首《繡紅旗》,字斟句酌的講解指導,孩子們從不會甚至跑調很快就唱得有模有樣。

兩代“江姐”赴華坪女高做公益 全場高唱《紅梅贊》

張原銘(上圖)和姜華(下圖)為華坪女子進階中學的學生們授課 張學軍 攝

對于王莉而言,即将從部隊轉業走進高校講堂,這是意義特殊的一堂課,她作為“江姐”的傳承者将自己的心得體會傳給這群孩子手中,這是播撒藝術和希望的種子。疫情以來,王莉一直嘗試着進行網絡公益教學,她把這段時間積累下來的教學經驗一股腦的教給孩子們。

這趟藝術課時間雖然簡短,但是孩子們收獲甚多,幾位藝術家同樣收獲滿滿,大家感受到孩子們對藝術的渴望,更在現場深切體會到在這偏僻的校園裡,張桂梅老師和同僚們默默的堅守和奉獻。在依依不舍分别之時,幾位藝術家表示,這次的華坪之行隻是一個開始,未來會繼續在踐行“江姐”精神的路上馬不停蹄。(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