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作者:文史風雲

1948年,作為地下黨員的江竹筠被捕入獄。入獄後,敵軍為了從她口中得到共産黨的秘密情報,對她進行了嚴刑拷打。面對非人的折磨,江竹筠身上早已傷痕累累,鮮血直流,但她依舊守口如瓶,不願透露出任何消息。最後,敵軍認為她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便将她殘忍殺害。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在入獄的生活中,江竹筠知道自己難逃一死,是以她以竹簽為筆,在監獄裡寫下她最後的遺書。在遺書中,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彭雲在長大後能夠和自己一樣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這是她對兒子最後的要求,也是最後的期望。

長大後的彭雲長期和家人居住在美國,直到暮年才回到國内,曾經還有許多人以為他已經把國家給遺忘了。但無論真相是否如此,彭雲終究還是沒有完成母親的遺願。

作為烈士之子,他為什麼直到暮年才回到國内?難道他還有什麼難言之隐嗎?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1939年,飽腹詩書的江竹筠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為一名地下黨員。随後的幾年間,江竹筠秉承着堅決服從黨組織指令的原則,一直兢兢業業。

1947年初,重慶發生學生抗暴運動,江竹筠被安排到重慶一起參與這場暴動。為了更好地隐蔽江竹筠的身份,組織派遣共産黨員彭詠梧來到重慶,以夫妻的名義配合江竹筠的工作。但不幸的是彭詠梧在後面一起暴亂中英勇就義,聽到這個消息的江竹筠悲痛欲絕,但她還是毅然決然的帶着同伴的意志繼續戰鬥。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1948年6月14日,甫志高背叛共産黨,他将江竹筠的身份透露給敵軍,江竹筠是以被捕入獄。在監獄中,江竹筠受盡了酷刑,遍體鱗傷,但她還是咬緊牙齒,死都不向敵人屈服。獄中所有人都被江竹筠的氣概所感動,都稱呼她為“江姐”。

敵軍見在江姐身上得不到有用的資訊,便下定決心要殺了她。而江姐也知道這次自己難逃一死,于是她以竹簽做筆,在監獄中寫下了她最後的遺書。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遺書上寫着這樣一段話:“我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獄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兩年坐牢的決心,現在時局變化的情況,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們在牢裡也不白坐,我們一直是不斷地在學習……我們到底還是虎口裡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話,雲兒(指江竹筠、彭詠梧兩烈士的孩子彭雲)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産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孩子們決不要驕(嬌)養,粗服淡飯足矣……”

這份遺書帶着她對黨的熱愛,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她的遺志,繼續為黨的未來作出奉獻。

1949年11月14日,敵軍把江姐秘密押解到歌樂山殘忍殺害,年僅29歲的江姐英勇就義。江姐犧牲後,她的獨子彭雲正式成為孤兒,在貧困的日子中艱難成長。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1980年,學業有成的彭雲和他的易小治到美國留學,并雙雙獲得碩博學位。随後他們就在美國定居了下來,他們的孩子在25歲的時候也考取了碩士學位。由于長久生活在美國,許多國人都認為他們已經遺忘了自己的祖國。

曾經有記者問過他這個問題,他毅然決然的說道:“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中國烈士的後代”。

但當記者問出後面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卻沉默了。

因為記者問他那麼久以來,為什麼不回祖國?對于這個簡單的問題,彭雲的内心的确十分複雜。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彭雲知道自己母親的遺囑是讓自己為國付出,貢獻自己。但是他一心專研計算機,想要在計算機方面有所表現時再回國,為國效力。現在,他已經有了自己傑出的作品,但是他自己卻已經老得力不從心了。沉默了許久的彭雲面對記者的提問隻能回答出兩個字:“老了”。

1955年,彭雲帶着家人終于重新踏上了中國大陸。彭雲回到自貢,來到烈士陵園,因為他的母親在這裡。望着母親的雕像,他久久說不出話來,有許多話湧上心頭卻難以開口。離開前,彭雲在母親墓前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永遠緬懷母親江竹筠”。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回到自貢,市長親切地對他表示問候,他也表示自己願意為自貢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彭雲的心裡一直裝着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但他卻無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作為烈士的兒子,他的身上有着烈士的血脈,他也一直深深牢記着自己的使命。對于祖國,他更加有歸屬感,親切感,因為這是他的母親用生命守護的祖國。

最終,彭雲的兒子彭壯壯受彭雲的影響,舍棄了美國的優越生活,回到祖國,在他祖母工作過的地方,繼續完成着他父親沒有做完的工作。

烈士江姐的兒子定居美國,記者問他為何不回國,他怎樣回答?堅貞不屈,英勇就義學業有成踏上歸途小結

江竹筠的意志崇高而偉大,她無畏犧牲,堅忍不拔的精神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身為中國人,她盡到了自己應盡的義務。她把一生奉獻給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在她短暫的人生裡,卻做出了許多意義非凡的事。

正因為有如江竹筠一樣的偉大的英雄,中華民族才能在戰争中一步步崛起,才能在艱難險阻下一次又一次地戰勝敵人。在新中國成立的今天,我們應該警記他們的付出,把他們的事迹流傳到中國大大小小的角落。

我們應該把他們的事迹寫入課本,讓一代又一代的祖國花朵明白他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靠着革命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讓他們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未來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可以自豪的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隻因自己是中國人,是黨和先輩們意志的繼承人,更是中國未來的新主人,頂梁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