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裡的富貴使我相信:生活是屬于自己每個人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餘華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五日
看完整本書,嗟歎之餘,想不懂微風吹過,樹下傾訴内心的富貴到底在堅持什麼,經曆葳蕤前半生,一頭牛也能知足的陪伴餘生。
死亡太過卑微
富貴身邊人物的死亡,就像落葉,聽任季節墜落卻也摻雜人性擺弄。
富貴的父親走了。
喜歡背着手穿一身黑顔色衣服的徐老爺子,在富貴輸掉家财之後,離開了以為能埋下祖輩和自己的窩,留着斯斯的一口氣,倒在了糞缸子上。
這是富貴豪賭催的,也是徐家兩個敗家子共同鑄就的“業績”。
富貴的母親走了。
富貴在自己洗心革面的扭捏中,帶着家珍僅存的1個大洋,去城裡找大夫。身上的驕橫玩氣未去,和小孩的娛樂中,卷入誤會,與人争執中,被路過的連長抓去做了拉大炮的。等藥未歸的母親也就悻悻離場。
人物使然,自己喜歡玩耍的天性帶來的必然。
富貴的兒子有慶走了。
有慶最愛的兩頭羊,在時代召喚下,割舍離開了。叽叽喳喳的年紀,帶着質樸的奉獻精神,為了春生媳婦捐血,醫護人員的無知促使變成了塵埃的犧牲品。
家珍最後一句:有慶的死也不能全怪春生。
在心裡春生已經踏過了門檻。
富貴的女兒鳳霞走了。
生産帶來的大出血,因為當時背景,好的醫生還在牛棚,剩下的激情小兵,不知所措地選擇了小,也就随着生下了苦根。
富貴的孫子苦根走了。
餓得吃了半鍋豆子,撐死了~
看遍後再看,再回味,你說是天災,哪個又沒人禍。
看過電影開頭的對這兩個字的題名印象深刻,如果留意,其實書籍的珍藏版也是類似風格。

電影開頭名字
小說的封面風格如下,
小說的封面
這本書的封面像口夢魇,黑漆漆的,記錄和包含着富貴的一生。
風吹過來,雲淡淡退出,太陽慢慢的騰到半空,舒展出半個田野,田野裡一頭牛,一個瘦成竹竿的老人,犁下地不深,随着皮鞭抽響,緩緩的耕着長方形的白地,幹煸的土地被翻出黑灰色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