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論壇現場 葛銘銳 攝
中新網麗水10月22日電(範宇斌 葛銘銳)22日,全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論壇在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舉行,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正式釋出全國首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報告。
雲和木玩産品展示 葛銘銳 攝
“随着脫貧攻堅、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部署實施,中國山區縣城鎮基礎設施得到完善,産業發展逐漸蓬勃興旺,但依舊面臨城鎮規模較小、城鎮聯系不夠緊密、建設管理水準較低、城鎮化動力不足等諸多挑戰。”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邱愛軍說。
雲和城市規劃沙盤 葛銘銳 攝
據邱愛軍介紹,中國山區面積占總面積近70%,山區縣數量衆多。進入新發展階段,如何走出一條符合山區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高品質發展之路,不僅對撬動山區縣跨越式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提高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品質、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實作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
“山區面積占縣域總面積比重超60%、坡度6度以下面積占縣域面積比重低于50%、縣城駐地及周邊3千米區域高差大于100米,是我們此次确定的山區縣劃定标準。”在全國首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報告釋出環節,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城市戰略部主任榮西武說。
雲和梯田 葛銘銳 攝
根據上述标準,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在全國範圍内劃定661個山區縣作為課題研究對象,并建構出一套針對全國、浙江、雲和3個層面的山區縣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數名額體系。
其中,全國層面體系由6項一級名額和18項二級名額構成,一級名額包括人口分布集聚度、資源利用集約度、産業發展适宜度、基礎設施支撐度、公共服務可及度和縣域治理精細度。
“集聚發展是山區縣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即把有限的稀缺資源集中投入到發展潛力大、規模經濟和投資效益明顯的區位。”據榮西武介紹,目前中國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可分為“小縣大城”模式和“縣城+重點鎮”2種典型模式。
長汀沙灘 葛銘銳 攝
以此次論壇的東道主浙江為例,目前該省26個需要加快發展的山區縣大多遵循上述2種新型城鎮化模式,雲和縣則是“小縣大城”的“先行者”。
“2001年以來,雲和一以貫之實施‘小縣大城’發展戰略,地區生産總值從2000年的8.01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86.99億元;城鎮化率從30.8%提升至73.1%,遠超全國平均水準。”雲和縣委書記葉伯軍說,該縣還打造了産品總量占全國56%、全世界40%的木玩産業,被冠以“中國木制玩具之鄉”等稱号。
論壇現場,浙江雲和、湖北興山、貴州凱裡、四川邛崃相關代表還在論壇上就山區縣域新型城鎮化工作進行經驗分享、交流。(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