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作者:三晉視界之旅

[新春媒體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社群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虎年新春,山西陽城縣濩澤古城下,歌聲如潮,隻見一位老人用妝頂着一周歲重孫白禹諾滿臉笑容,踩着悠揚音符走在表演隊伍中,他就是陽城縣鳳城鎮南關社群杠樁故事傳承人——白接才。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白接才老人,今年75歲,他18歲那年,在父親白建珍的帶領下,開始學杠裝故事,并拜杠樁故事辦的最好,在陽城享有盛譽的成振漢、田國良、白建功老藝人為師,每逢趕廟會,師傅們扛樁表演,他始終寸步不離地跟着師傅們跑龍套,身上背的、手裡拿的不是水杯就是毛巾,緊緊尾随其後。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表演中,他注意觀察師傅們最精彩的一面,比如:誰的表情好,誰的步子輕松自如欣賞效果好,誰的動作滑稽幽默表演技能高,都成為他吸取精華的最好辦法。卸妝後讓忙給師傅遞水送毛巾,為師傅們解渴止乏,不時地為師傅們捶腰按背,回家後,他獨自一人扛起下樁在院内來回行走,仔細琢磨。幾十年過去了,他不僅練就一身真本領,而且還積極參加縣鄉村扛樁故事的表演。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白接才老人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婿,他很早就想讓他們學習杠樁故事,使杠樁故事能夠傳承發展。經過深思,他決定花點本錢讓内弟、連襟來促成此事。這天,他提前通知了兒子、女婿晚上到家議事,同時也通知了兩個内弟,一個連襟,晚上到家。然後到街上購買食材,并親自下廚,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夜幕降臨,他們如期而至。兒子白海亮、女婿栗團結看到長輩在此,不免心裡滴咕,難道是分家析産,帶着一腔疑雲,紛紛入座,酒過三巡,菜過三味,白接才步入正題,他說:今天請大家來,為什麼說請,是因為想讓你們幫我一個忙,想讓你們學習杠樁故事,我不想讓這個事在我手裡失傳,因而請你們幫幫傳承給下一代。心事重重的兒子、女婿聽了以後,心情一下子輕松了許多。此時兩個内弟驚訝地說:“這個事我不會,原來你擺的事鴻門宴啊?”白接才婉然一笑,連忙說:“什麼不會,是沒有練,熟能生巧,我不就是練出來了。隻要你們肯學,我來教,飯我來管,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學會。”幾句戲言後,他們欣然答應,打那以後,他們下午一下班,連家都不回,吃過晚飯後,他就在大院内,一起學習切磋杠樁故事的注意事項和表演技巧。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就這樣,他們利用晚上的空餘時間,連續三個月從不間斷,終于使兒子白海亮、女婿栗團結、兩個内弟王潤元、王國元,一個連襟靳天才,都能杠樁上街娴熟地表演了。由此可見老人白接才對扛樁故事的熱愛與追求,以及為培養傳承人所傾注的心血和汗水,是多麼令人欽佩!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扛樁鬧故事,亦稱上樁故事,俗稱頂樁或扮故事,是大陸民間舞蹈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群衆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文化。頂樁特别适宜于街頭廟會表演,為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必備節目。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山西省陽城縣南關村的扛樁鬧故事古稱“擡棍”,初成于明末,成熟于清初,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曆史。據說其起源于民間祭祀活動,每逢大旱,人們求雨過後将神像請上供桌,再擡着兩個扮作童男童女的兒童遊行,以示求雨祭神,即稱“擡棍”。久而久之,頂樁由“擡棍”變為扛在肩上赤腳行走,人們又把一些戲劇故事加到扛樁故事中,單純的求雨祭神活動被賦予人性化的成分,成為每年春節、元霄節、廟會等節日慶典不可或缺的民俗項目,扛樁鬧故事也被譽為“空中舞蹈”“無言的戲劇”。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扛樁鬧故事的傳承方式主要為家庭傳承,表演者往往是從小在樁上表演,成人後在樁下操作,并多為孩提時代的裝扮。頂樁道具由背架(即上樁和下樁組成)、叉杆、手錘、三腳等,以及戲劇行頭組成。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頂樁藝人頂着十歲左右的孩童,穿行頭、化戲妝,分組搭幫組成一組故事。表演内容主要是《楊家将》《嶽飛傳》《西遊記》等傳統劇目,頂樁表演者跟随伴奏娴熟地扭動着秧歌舞步,以難度極大的功力和技巧将樁上的故事人物演繹得灑脫自然,活靈活現。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表演扛樁故事時往往會有數百村民參與其中,人們用這種古老而獨特的方式祈福,希望日子越過越好。

[新春走基層]山西陽城縣鳳城鎮南關杠樁故事非遺傳承人——白接才

扛樁故事伴随着民間祭祀活動而發生、發展,又随着生産、生活的衍變以及活動空間的拓展不斷繁榮,在長期參加民間民俗活動形成的固定表演形式中,既保持獨特性,又加入創新成分,使其得以保護和傳承。

山西陽城縣南關村的“扛樁鬧故事”已于2009年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山晉融媒之聲:記者 關曉雲 通訊員 張引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