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應該是2000之後,2004年之前寫的。具體時間已經,記不清了,也沒有必要搞清楚,不重要。
現在看來,很多東西變了;很多東西,依然。
很多事情是沒法說的,比如“野人”,說少了,說不清楚。說多了,人家說你炒作;《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唐副師座言:年輕人,想好了再說,話多了,就說不清楚了……那就什麼也别說了吧。本文曾,收入拙著《我難忘的N個隐秘之地》(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還是原文存在此,照片也懶得找更多了,當時給編輯的就這些。全放于此。
時光荏苒,沒必要多羅嗦這些吧……手機時代,野人和老虎,沒準哪天就會嗒然獻身,一點也不奇怪。
時光是把殺豬刀,一切總歸原形畢露,一切總要水落石出,不管你在不在意。
視訊加載中...

2021年冬,我們在神農架例行巡山。幾個老人了,媒體和年輕人除了鍵盤爽,似乎沒人真願意到山裡。
在神農架找“野人”
·稅曉潔 圖/文
鄂西北大山深處的“華中屋脊”神農架,因相傳神農氏曾在此搭架上山采藥嘗百草而得名。這個地區擁有陸生脊椎動物336種,鳥類200餘種,兩栖爬行動物30餘種,昆蟲27目,約占全國昆蟲種類的81.8%。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有金絲猴、金錢豹、華南虎、白鹳、金雕、大鲵、拉步甲等40種,另外還發現了白熊、白麂、白猴、白蛇等白化型動物。神農架現已知的高等維管束植物有2419種。神農架按其地理位置和生态條件,可劃分為三個不同垂直森林植物帶:海拔800-1500之間為亞熱帶性常綠闊葉林混交林帶(800米以下為栽培植被);海拔1500-2600米之間為暖溫帶性落葉、闊葉、針葉林帶;海拔2600米以上的為寒溫帶性常綠針葉林帶。
傳說中,神農架有“野人”存在,這給這一地區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1、 最初,關于所謂“野人”,我傾向于認為是扯淡。
我居住的城市——汽車城十堰,離以“野人”頻繁“出沒”而聞名的神農架隻有幾個小時的車程,現在的神農架林區大部分地盤在原來的區劃上就屬于這個城市。在很多朋友眼裡,我屬于那種所謂熱愛探險,對稀奇古怪的事物永遠好奇的怪人,學生時代及以前以後,坐汽車的不算,騎自行車我就曾兩次橫穿神農架。但是,關于“野人”,那時我傾向于認為是扯淡,心裡嘀咕:老說有什麼“野人”,有本事你抓一個活的來我看看呀!一則因為多次的神農架來往穿梭,并沒有發現使我驚奇的事情,探聽到的有關的“野人”傳說,總衆說紛纭,每每使人覺得荒誕不經;二則就是人都容易犯的通病在作怪,遙遠的才是神秘的美好的,身邊的反而覺得沒什麼,所謂“家花沒有野花香”。是以當中國珍奇動植物綜合科學考察隊來到時,我其實心裡很不以為然。隻是當時我身為記者,又剛走完漢江不久,憑職業好奇和對野外生活的向往,堅決要求采訪。
這支隊伍來頭很大,新聞上吵得轟轟烈烈,連大名鼎鼎的唐師曾唐老鴨都來了,随隊記者從《人民日報》、新華社、CCTV、《中國青年報》到《北京晚報》,也清一色全來自北京。我去找隊長王方辰,他表示非常為難,說名額實在太有限了,地方的基本不予考慮。好在我當時直接受市裡的宣傳部長上司,部長又十分開明得幫我作工作,幾經周折,我終于有幸作為地方記者加入。至此,我才開始擯棄個人成見,要求自己平心靜氣地、仔細而系統地觀照野人:
“野人”這個話題弄得人類不得安甯已經很久了,現在仍被列為世界四大科學謎之一。人類雖然已經有了幾千年輝煌文明,已經可以使宇宙飛船上天探索廣渺宇宙了,但對于自身的起源,其實更多的仍是惶惑。夜深人靜時,想想,我們人其實還真得很可憐。
人是從哪裡來的?——“人是猴子變的”,如今的國小生們都會這樣說了,但究竟是不是這回事呢?是怎麼變的呢?我的幾位對進化論有過研究的朋友說:進化論其實還缺少幾個環節,串不起來。“野人”問題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有可能連起這幾個環節。科學的态度是不能憑空論證,科學推論需要在充分的事實根據的基礎上進行。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地球上目前可能殘存的少量活化石“野人”進行研究,是了解人類進化問題的捷徑。到底有沒有野人,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同理,到底有沒有“野人”?有還是沒有,都應該有充分地使我們自己能夠說服自己的證據。
——這次考察及以後的種種使同意當時的考察隊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植物考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方辰先生的觀點:對傳說中的“野人”存在與否,不宜匆忙下結論,而是要通過實地考察尋求确鑿的科學證據,才能得出在正确的結果。——與媒體的轟轟烈烈相反,王隊長當時的言語其實很低調:這次綜合生态考察不是單獨的對該地區流傳的大型直立行走的奇異動物(當地稱之為“野人”的特殊動物)的追蹤,重要的是要了解在神農架有無“野人”的生存條件,也就是說是進行“野人”存在的可能性研究。
……也可以說從那次考察後,我才從一個懷疑派有了正常的看待“野人”問題的心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