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宗南的副手,帶領10萬餘人起義,93歲時入黨96歲去世

胡宗南是黃埔一期的畢業生,号稱:“天子門生第一人”,是蔣介石的心腹将領,在解放戰争中,胡宗南擔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手握幾十萬大軍,成為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胡宗南的副手,帶領10萬餘人起義,93歲時入黨96歲去世

1950年,胡宗南被解放軍打的逃往台灣,他手下的兵團司令也各有結局,其中值得一說的是胡宗南的副手裴昌會,他曾擔任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兼任第5和第7兵團司令,是胡宗南的副手。

裴昌會是山東濰坊人,他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受愛國思想教育,立志實業救國,後來投筆從戎,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8期,畢業後配置設定到孫傳芳的部隊,後來轉入國民黨軍隊。

從這個經曆來看,裴昌會是雜牌軍将領,不是黃埔學生也不是蔣介石的同鄉,注定無緣成為嫡系将領,不過裴昌會有真本事,在抗戰之中,1936年,他率領第47師增援河北涿縣。

當時的情況時,友軍防守節節失利,日軍利用先進的武器裝備,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裴昌會率部頑強抵抗,在接防的陣地上堅守了7天7夜,并沖破了敵人的封鎖線,儲存了自己。

值得一說的是,在抗戰期間,裴昌會與八路軍的關系一直不錯,1940年7月,裴昌會被晉升為第9軍軍長,根據指令,他部由太原轉進到王屋山和太行山一帶,在那裡他和八路軍配合打擊日寇。

胡宗南的副手,帶領10萬餘人起義,93歲時入黨96歲去世

雙方一直友好相處了2年,期間陳赓和裴昌會的關系很不錯,當時由于敵後戰鬥嚴峻,八路軍的小分隊有時候會到第9軍的防區停留,裴昌會下令熱情招待八路軍戰士,并為其補充彈藥。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民族大義面前,裴昌會是能夠放下派系争執的,這也為後來他的起義埋下了伏筆,令人遺憾的是,裴昌會在外抗戰顧不上家人,他的親人有7人被日寇殺害,僅二兒子脫險。

抗戰勝利之後,裴昌會被裹挾參與了解放戰争,1948年4月,他先後參與了阻擊解放軍南下的壺梯山等戰役,戰鬥中裴昌會損兵折将,不斷向四川後退,到了寶雞時,他遇到一個友人。

他的這個友人叫李希三,是共産黨員,在好友的開解之下,裴昌會放開顧慮,決定率領手下的10萬餘将士起義,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機會,裴昌會的起義時間一直延後到1949年12月23日。

這天他在四川德陽率部起義,裴昌會先後擔任川北工業廳廳長、西南紡織局局長等職,起義後的裴昌會一直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加入共産黨,這個心願一直到他93歲時才如願以償。

胡宗南的副手,帶領10萬餘人起義,93歲時入黨96歲去世

晚年的裴昌會由于年紀太大,已經不再從事具體的上司工作,在他入黨的3年後,1992年2月23日,96歲的裴昌會在重慶病逝,享年96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