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1950年3月,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軍,在大陸隻剩下最後一個據點——西昌。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主任胡宗南,收攏殘部3萬餘人,退守西昌,負隅頑抗。

3月12日,二野發起西昌戰役,15軍44師和62軍184師,南北對進,對西昌形成鐵鉗合圍。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北路184師,原屬第一野戰軍序列,是62軍主力師,前身是太嶽軍區第18軍分區部隊,參加了太原、扶眉、蘭州戰役。1949年12月初,62軍從甘肅岷縣出發,經過2個多月行軍,翻越秦嶺,于1950年2月到達四川雅安,轉隸二野建制。

3月12日,184師由雅安出發,翻越空氣稀薄的雪山,穿過罕無人迹的原始森林,撐竹筏強渡大渡河,連克漢源、石棉。26日,抵達越西、冕甯等地,進逼西昌。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184師上司,左起:副師長陳捷第、師副政委張希庸、師政治部副主任尹本禮、師政委梁文英、師參謀長徐振旺

同在3月12日,南路二野15軍44師,在師長向守志帶領下,從雲南曲靖出發,北上合圍西昌。26日晚,44師132團到達西昌附近的大石闆和川興堡。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44師師長向守志

26日深夜,西昌城内,依稀傳來了遠處隆隆的炮聲。23點,信誓旦旦要“固守西昌三個月”的胡宗南,腳底抹油,和西康省主席賀國光,分乘2架飛機,倉皇逃台。

23點半,已成驚弓之鳥的國民黨烏合之衆,樹倒猢狲散,放棄西昌城,猶如無頭的蒼蠅,亂作一團,向大涼山周邊四散潰逃。

27日淩晨5時,44師先鋒132團解放西昌,把紅旗插上大通門樓頭。為消滅棄城而逃的敵人,132團不顧疲勞,沒有在西昌城内停留,一路向北追擊,28日淩晨到達冕甯縣冕山鎮。

在冕山鎮一帶,132團并未遇到敵軍,因為西昌殘敵已在27日下午從此路過,逃往甘相營、雞窯溝一帶。

28日淩晨2點左右,132團決定大部分在西門外宿營,少部分進入冕山鎮内。

意外就在此時發生了!

原來,184師先鋒552團,以百多華裡的急行軍速度,從越西南下,與逃往甘相營、雞窯溝一帶的殘敵錯過,于27日天黑時,先期進入了冕山鎮。

冕山鎮是茶馬古道上川滇古道的一個要地,四面土城牆,高15米,東西兩道門。552團安排東門由1營1連警戒,西門由1營2連警戒。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因為按原計劃是3天後在西昌會師,雙方都沒有想到在這裡相遇。

132團的3個尖兵來到東門喊開城門,密碼答不上,被打死。

就這樣,一下子就打起來了。

守誠的552團,前身是山西平遙縣遊擊隊。

攻城的132團,前身是成立于河南輝縣的中野9縱第48團。

黑暗中雙方越打越猛。

132團團長納悶:“太邪門了,今晚辰這些敵人,咋個這門子經打呢?”

由于炮兵沒跟上,132團連續發起3次沖鋒。第3次終于攻上了城牆,雙方展開慘烈肉搏戰。

132團一個四川籍老兵被552團捉住,問他:“你們是胡宗南哪一部分?“這位老兵回答:”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要殺要剮,随便!”

趕緊找老鄉家的燈來照,發現帽子上戴着五角星,胸前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标記。再問他是哪一部分的,才得知是44師的。

552團趕緊停止射擊,派參謀出城門聯系。

大水沖了龍王廟,雙方指戰員哭成一團!

這次誤會戰,552團連指導員王立君等17人犧牲;132團傷亡40多人,其中有一名渡江英雄,在爆破城門時犧牲。

天亮後,雙方團首長見面,又是抱頭痛哭。

二野的說,當時想,淮海戰役都沒遇到這樣的硬仗,是啥子部隊?一野的說,我們想,在太原與閻錫山的衛隊拼刺刀,也沒這樣厲害,哪個想到是自家人啊!

雙方首長研究決定,132團傳回西昌,由552團繼續追趕逃跑的敵軍。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552團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到達越西縣甘響英村的山溝裡,全殲了胡宗南西南軍政公署長官部,俘虜2千5百餘人,繳獲金磚1千多箱,銀錠和銀元8百餘箱,戰馬1千2百餘匹。

特别是俘虜中還有30多名國民黨女兵、女眷,之前被大涼山地區的土司、頭人洗劫一空,剝光衣服鞋襪,一個個隻好用稻草、樹葉、破布遮蓋住自己的身體。

552團當即下令,每人捐出一件衣服,才給這些女兵、女眷穿上。

至4月5日,西昌戰役結束,殲滅國民黨軍1萬餘人。

剩餘的2萬國民黨殘部,逃到大涼山,被土司、頭人圍殲,被俘的國民黨潰兵和家眷,被鐵絲穿掌心連在一起,捉去當了娃子、女奴,結局比昔日敗走野人山還慘!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西昌戰役後,132團于1951年赴朝作戰,名揚上甘嶺戰役,回國後改編為空降勁旅。

552團于1952年改編為西南公安21團,後劃歸西昌軍分區。

至于發生冕山誤戰的原因,可能有3個:

1. 兩軍不期而遇。原定會師西昌,由于敵人棄城而逃,跑得太快,我軍追得太猛,意外在西昌北邊60多公裡的冕山鎮相遇,雙方都沒有心理準備,進而未及時聯系。

2. 地形複雜和深夜天黑,妨礙觀察。

3. 其他因素的巧合。

552團犧牲的17名烈士,當時被安葬在冕山鎮北。1953年2月,涼山州喜德縣成立,冕山鎮劃歸喜德縣管轄。1959年,因成昆鐵路的修建,喜德縣把在冕山戰鬥中犧牲的552團17名烈士,遷至烈士陵園。因銜接失誤,造成烈士姓名遺漏,成了一座失名烈士合葬墓。

一、二野兩個團發生誤戰,雙方抱頭痛哭:從來沒打過這樣的惡仗

2015年8月25日,王立君的兒子帶着家人,憑着烈士證上的記載,從太行山來到大涼山,一路輾轉,時隔65年後,來到失名烈士墓前,第一次進行了祭拜。

其他16位烈士的家鄉、親人身處何地,至今未知。

在冕山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