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立昊洋
“助力全市中國小開展法治宣傳活動是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為青少年普及法治知識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方法之一。”近日,《法治日報》記者在陝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采訪時,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庭長唐潔告訴記者,西安中院與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教育局曾于2020年11月聯合舉辦“西安市中學生法治知識大賽”,來自西安各區縣的30支參賽隊伍近300名選手就憲法、民法典以及十四運等熱點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展開比賽。
“同時,在審判實踐中,我們堅持探索适合涉青少年審判的特色制度,堅持為無力委托辯護人的未成年被告人指定法律援助律師,并進行圓桌審判、引入心理矯正等,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唐潔說。
守護心靈
“我今天特意請假陪媽媽來向劉法官當面表示感謝,謝謝劉法官給了我和媽媽心靈的慰藉,讓我不再害怕。”未成年人惠某的話語感動了身旁人。
2020年10月,惠某的父親意外去世後,其母親與祖父母及其他親屬因遺産繼承發生争吵,未成年人審判庭法官劉溪從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出發,多次主持調解工作,向其親屬多方釋法明理,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意見。
正在讀初一的惠某将自己用心寫好的一封感謝信交給劉溪,說感謝法官讓她在無助的紛争中感受到了關愛與力量。
“祖國的花朵離不開法治的陽光雨露,對我們來說可能隻是一個簡單的案子,但裁判結果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是以我們在審案過程中要始終從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依法給予未成年人優先保護。”劉溪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西安中院在庭審涉未成年人案件過程中,考慮到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在嚴格落實法律法規中關于未成年人案件專門程式規定的同時,探索了适合涉少審判的特色制度,完善庭前社會調查,強化庭審中法庭教育,做好審判後延伸教育,正确處理打擊與挽救的關系。
自西安中院未成年人審判庭2014年獨立建制以來,共審理各類涉未成年人案件2000餘件,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西安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陝西省好青年集體獎”等榮譽。
持續幫教
未成年人雒某某因與他人發生沖突,一時氣憤持刀将人捅死。雒某某的母親數年前已離家出走,幼年時其父嗜酒且脾氣暴躁,經常酒後打他。雒某某因不堪忍受,在國小五年級時即離家出走,數年來一直在西安周邊流浪,夜宿街頭或網吧,靠好心人接濟或小偷小摸為生。
案件偵辦過程中,雒某某通過DNA檢測才與其父确認身份,其父不願配合處理案件。在向雒某某送達起訴書時,因雒某某無法定代理人,承辦法官為其申請了法律援助律師。
主審法官在查清案件基本事實後,形成了專門社會調查報告,并在庭審中對被告人雒某某進行了法庭教育,教導其任何情況下應當用合法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切不可以身試法。
宣判前,雒某某在看守所無人探望、沒有換洗衣物,辦案法官收集了與其身材相仿的男式衣物送給他。宣判時,法官繼續進行法庭教育,教導其好好學習、好好改造,不要自我放棄。雒某某表示感謝法官們的關心和教育,一定好好服刑、認真改造。
“像這樣的案子我們每年都會遇到很多,大多數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經曆、生活環境都比較複雜,缺少監護人關愛與照顧。是以,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判中,法官除了嚴格落實關于未成年人案件專門程式的規定外,特别注重對其進行法庭教育與判後幫教工作。”唐潔介紹。
目前,未成年人審判庭還設立了專門圓桌審判法庭,與傳統審判人員、公訴人與被告人對立不同,圓桌審判拉近了三者的距離,最大限度地減輕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懼和抵觸心理。
花樣普法
“現在宣布開庭……”随着一聲清脆的法槌響,西安市灞橋區東城三小“紅領巾法學院”的國小生們拉開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動。
12名學生分别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被告人、法定代理人、法警等角色,整個庭審過程嚴謹規範,有較強的法治教育和示範作用。西安中院未成年人審判庭還堅持開展普法宣傳,運用贈送普法教材、助力青少年法治競賽、“憲法宣傳周”等形式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從小樹立法治觀念。
據了解,西安中院未成年人審判庭每年都會開展不同主題的法治宣講活動,已累計在全市幼稚園、國小、初高中開展法治宣講40餘場。今年以來,赴交大附中開展“民法典進校園”主題宣講,做客“秦風熱線”欄目普及預防校園欺淩,與西安市關工委聯合開展鄠邑區幼兒教師技能及法律知識教育訓練等一系列活動,助力多所學校開展“紅領巾法學院”的建立。
“未成年人保護是一個社會問題,應當家庭、學校、全社會共同努力。對未成年人犯罪,我們始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但是更堅決展現‘寬容包容不縱容’;對嚴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我們始終堅持零容忍,堅決依法從嚴從重懲處,為未成年人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成長環境。”唐潔表示。
來源: 法治日報——法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