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陳俊傑
曙光股份(600303,SH)9月27日晚間宣布,拟收購關聯方持有的的S18(瑞麒 M1)及 S18D(瑞麒 X1)兩個車型的無動力車身資産。對于此舉,上市公司稱是為了加速推進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發展。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熱度很高,曙光股份這筆投資似乎并無不妥。
不過,瑞麒M1、瑞麒X1的首發上市時間均為2009年,無論是車身造型設計,還是生産工藝等,無疑都與當下的主流車型存在較大的差距。在此情況下,上市公司耗費巨額資金收購這樣的“過時”車型,也讓部分投資者感到疑慮。
<h2>拟收購“車殼子”發展電動乘用車</h2>
據曙光股份公告,公司拟受讓天津美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美亞)持有的奇瑞S18(瑞麒M1)及S18D(瑞麒 X1)車型的無動力車身資産。天津美亞為曙光股份控股股東華泰汽車集團全資子公司,為上市公司關聯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車身資産具體包括:瑞麒M1及瑞麒X1兩個車型固定資産共2138項,主要為專用于瑞麒 M1及瑞麒 X1的模具、夾具和檢具及現有狀态的瑞麒 X1焊裝專用裝置;瑞麒M1及瑞麒X1車型的無形資産,瑞麒M1車型的6項發明專利非獨占排他許可權、瑞麒M1車型3項實用新型專利非獨占排他許可權、瑞麒M1車型的5項外觀設計專利獨占許可權和瑞麒X1車型的4項發明專利非獨占排他許可權、瑞 X1車型的3項實用新型專利非獨占排他許可權、瑞麒 X1車型的7項外觀設計專利獨占許可權。
上述交易的技術轉讓價格以天津美亞從奇瑞汽車取得相關資産1.4億元為基礎,扣除折減費用770萬元,确定為1.32億元。
對于上述投資,曙光股份表示,公司拟緊随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國家戰略,延伸拓展新能源乘用車産品市場,并通過受讓先進成熟技術及自身不斷消化吸收自主研發,填補公司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空白;同時,公司将通過乘用車項目及時了解純電動乘用車的最新産品和技術發展動态,以加快公司産品結構轉型步伐,推進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按照計劃,曙光股份将開發生産純電動轎車及SUV。
<h2>投資者抱怨車型太舊</h2>
曙光股份的主營業務分為輕型車業務、商用車業務和車橋等汽車零配件業務三大闆塊。公司擁有“黃海客車”和“曙光車橋”兩大品牌。
近些年,曙光股份的整車銷量表現不佳。2017年~2020年,公司的整車銷量分别為2.11萬輛、1.56萬輛、7710輛、7892輛。今年上半年,曙光股份的皮卡産銷量同比大幅增長,但客車産品産銷量同比下降,銷售數量仍處于低位。
在定期報告中,曙光股份也不止一次表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客車及新能源車橋。
不過,在股吧裡,一些投資者仍提出了質疑,“啥意思?曙光股份花1.32億買個空殼公司?”、“買技術,轉型都可以,但你不能買淘汰技術吧?”、“11年前的車型”……
從上述言論來看,瑞麒 M1、瑞麒 X1車型和技術的老舊,成為投資者質疑的焦點。
回顧曆史, 奇瑞汽車于2009年宣布實行“多品牌戰略”,推出“瑞麒”與“威麟”面向高端的品牌。其中,瑞麒X1是該品牌的首款微型SUV車,上市時間為“2009年11月15日”。瑞麒M1曾被認為是瑞麒品牌瞄準中高端市場出擊的第一款進階精品小車,上市時間為“2009年4月20日”。2010年,奇瑞汽車還打造了瑞麒 M1車型的電動版本——瑞麒M1-EV,但市場反響平平。
從實際結果來看,瑞麒與威麟未能在市場上形成奇瑞汽車所期望的“高端影響力”。2012年,奇瑞汽車戰略結構調整,宣布逐漸停用瑞麒和威麟兩個子品牌。
根據曙光股份的公告來看,天津美亞在2017年同奇瑞汽車簽訂了《産權交易合同》及《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似乎正是通過這筆交易,天津美亞拿到了瑞麒 M1、瑞麒 X1車型的一些資産權利。
在天津美亞的手中,這些資産這些年似乎也未能發光發熱。而自身的新能源客車業務都比較低迷的曙光股份,是否能夠将這些資産盤活?還有待觀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