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作者:海景電影和電視

村裡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若在以往,看熱鬧的鄰居都能把現場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各種傳統儀式都要一絲不苟挨個做完,整個過程下來,感覺那才是對逝者的尊敬,怪不得有村裡老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太不講究了,辦白事确實是節約了金錢,但少了人情味兒。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這樣既不利于傳統習俗的延續,也營造不出悲傷的氣氛,更不利于年輕後代家族歸屬感氛圍的營造,葬禮場面熱鬧,并不代表是鋪張浪費,延續傳統不代表守舊,相反那些為了面子花錢請大樂隊、大擺宴席的人才是真正的鋪張浪費。

之是以造成這種現象,并不是年輕一代不尊重傳統所緻,而是我們正處在一個時代的轉折點上,進而迫使一些傳統的事物作出改變。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一、觀念的轉變</h1>

如今的農村,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人們接觸的新事物多了,也就開闊了眼界,大家一緻認為,于其将老人後事辦得隆重,倒不如趁老人健在的時候多吃一口東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将金錢花在老人身上,而不是在老人去世後,花大錢去營造兒女孝順的氣氛。

農村人觀念轉變最典型之處是,以往農村老人去世,下葬均是請村裡的鄰居擡棺,兩班擡棺人都要30多口,個個均是年富力強的年輕人。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如今下葬基本上都用車拉,這若在以往,用車拉老人下葬是會被人罵大不孝的,然而,現在人們都默默接受了,即便想雇人擡棺,想在村裡找到那麼多擡棺人,也是一件無法完成的難事兒,雇請專業擡棺團隊價格又貴得難以接受,是以,又經濟又快捷的棺車就成了大家的首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二、生活方式的轉變</h1>

如今的農村,主要分為兩個群體,一是外出打拼的群體,二是在家留守的群體。

遇到村裡有老人去世,如果不是特别近的直系親屬,在外打勞工員一般是不會回來參加葬禮的,大家認為,這是時代造就的無奈,了解萬歲,而後托人随上禮金,這個事情就算過去了。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對于那些留守在家的群體,如今老年人的業餘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無論是出門跳廣場舞,還是待在家裡看精彩電視節目、抱着手機刷短視訊,又或者照顧年幼的孫子,總之,現如今農村精神生活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匮乏,那時候村裡舉辦紅白喜事,哪怕吹個唢呐,周圍都能擠滿看熱鬧的人們。

在農村舉辦葬禮,曾經流行花大價錢雇請樂隊,結果呢,台下觀衆寥寥,台上表演的尴尬,東家錢花得也尴尬,既然沒人看,幹嘛還要花錢雇樂隊呢?随便找個唢呐班吹吹打打就行了。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h1>

在農村,舉辦一個葬禮,至少需要三天時間,按照以往慣例,但凡幫忙的人手,都是本村的親戚鄰居(互幫互助),那時候在村裡幫人就是幫己,加上一日三餐頓頓大魚大肉、煙酒管夠,被請到的幫忙人即便再忙,也是要抽出時間前來捧場的。

而現如今的年輕人,在外一天平均收入都在300元左右,也就是說,耽誤别人三天時間,就可能讓别人少掙千元的收入,在缺錢的時代,大家過得都不容易,即便有人願意回來幫忙,東家也是于心不忍。

農村老人去世,葬禮場面冷清,節省了金錢,少了人情味兒一、觀念的轉變二、生活方式的轉變三、現實主義改變傳統

是以,在很多農村地區,無論舉辦紅白喜事,需要鄰裡幫忙的事情越來越少了,因為那些吃喝服務的活兒,全都由專業的餐飲服務團隊給大包大攬了。

以上三點變化,也就造成了農村老人葬禮(包括喜事)的冷清,其實,說節約了金錢,還是有些不妥,處處雇人,錢不一定少花,但人情味兒淡了,這确實是鐵一般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