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内蒙古:“四力”八方馳援邊城額濟納 齊心戰“疫”
中新網阿拉善10月31日電 題:内蒙古:“四力”八方馳援邊城額濟納齊心戰“疫”
作者 胡永鳳
自10月18日額濟納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地處大漠、邊陲、僅有3.2萬戶籍人口的小城經曆“大考”,缺醫護人員、缺志願者、缺裝置、缺藥品。
疫情就是指令!各方力量紛紛馳援。一時間,“四力”(醫、警、軍、民)從四面八方齊來支援。

圖為内蒙古軍區奔赴千裡給額濟納運送物資。 楊新宇 攝
各路醫療隊率先前來
在這場戰“疫”的賽道上,醫護人員率先前來。10月18日、19日、20日三天國家醫療隊首批15人、内蒙古首批84人最早到達。
27日,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山西)緊急調派由96人組成的醫療隊、13輛方艙醫療車和相關醫療裝置順利抵達額濟納旗,為額濟納旗群衆的日常醫療服務提供支援。該醫療隊曾在武漢抗疫53天,榮獲“山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
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産科曹濤介紹,額濟納旗蒙醫醫院沒有婦産科、兒科,疫情開始後國家救援隊專門配備婦科、兒科醫生。28日,一名臍帶繞頸胎兒成功分娩。
不僅有外地的醫療隊前來救援,本地甚至是基層的醫療隊也緊急前來。
曾代表阿拉善支援過“湖北疫情”的阿拉善蒙醫醫院護士薩日娜關鍵時刻再次挺身而出,她憑借之前戰疫中積累的經驗,助力額濟納疫情防控工作。
阿拉善孿井灘四位“90後”衛生院女護士18日連續乘坐15個小時客車支援額濟納旗,穿着防護服通宵為當地群眾和滞留遊客做核酸檢測。
東風航天城也派出11人組成的醫療支援分隊,并帶來一批物資。
圖為内蒙古軍區官兵解除安裝防疫物資。 楊新宇 攝
各方警察助陣“胡楊城”
“緊急調警去阿拉善支援,四點半統一從市局出發,去多久不确定,五分鐘後,告訴市局名單。”26日下午,標頭市警察局直屬一分局政治辦女民警石琳接到指令,低頭看了下表15點20分。她不知道和兄弟們怎麼商量,但出乎意料的是,說明情況後,大家紛紛請戰。
27日,標頭市警察局直屬偵查一分局王曉斌和49名戰友在驅車12小時後抵達額濟納旗。
白天穿着全套防護服的他們與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260名前來支援的警察一樣,隻有一個名字--警察。
“每天簡單吃完早餐,我們便穿戴好全套防護裝備,匆匆奔赴額濟納旗分管區域。遵照上級部署,我與其他同志負責第一班崗,向未知的危險沖鋒。路上,滿眼都是榆樹、胡楊樹金黃色的美景,正是觀賞的季節,感歎美景的同時,衆人的心思卻在如何保證完成任務上。”王曉斌回想起這幾天的任務感慨道。
圖為91歲退休老人為額濟納旗抗疫捐款5000元。 阿拉善日報 供圖
親人解放軍也來了
28日,内蒙古軍區的車隊滿載6台軍車約80萬元的防疫、防寒和生活保障物資一路向西。“除了當晚在烏拉特後旗休整外,一直在連續行駛。抵達額濟納旗後沒有任何休息,就開始與當地政府和從業人員交接物資、組織解除安裝。為了防疫安全,返程中不得有任何停留,返程連續行車1200公裡,直到傳回呼和浩特的隔離觀察點。”返程後正在隔離的軍區保障局助理員張騰如是說道。
在這個過程中,疲憊是最大的“敵人”,是對生理和意志極大的考驗。但通過對講機唱軍歌、講故事,互相鼓勵,不少戰士塗抹風油精保持清醒,最終堅持下來,安全、圓滿、順利地完成了這次任務。
張騰說:“我們車隊懸挂着醒目的‘内蒙古軍區馳援額濟納旗醫療物資’的橫幅,每次走到高速收費站或檢查點,一些交警和參與防疫的榮民都會向車隊敬禮,途經的私家車車主還搖下車窗對我們豎起大拇指,對我們說:辛苦了!到達額濟納旗後,當地政府和人民群衆無不對我們表示了感謝,他們對我們說,軍民一家親,感謝子弟兵!”
圖為標頭市警察局直屬偵查一分局隊員正在為隊友在防護服上寫上隊友的名字。 王曉斌 攝
社會各界在行動
10月21日以來,額濟納旗、阿拉善盟、内蒙古紅十字會不間斷地收到來自群眾、企業的捐助。截止到29日額濟納旗紅十字會共接收社會各界愛心捐款2942筆,累計2681.74萬元。
據額濟納旗當地媒體報道,一位91歲額濟納旗退休老人劉金德,30日把一個裝得滿滿的5000元錢紅色信封轉交給志願者。“我年紀大了,不能到一線,就為國家捐點吧。”
額濟納不孤單,正如標頭警察局王曉斌在接受采訪時所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有醫療、警察、部隊和社會群眾的援助,一定能戰勝疫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