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陝西人,我不羨慕繁華古老的上海和北京,我更愛陝西!
現在很多人對于陝西的認識僅僅隻停留在省會西安,因為近幾年很多年輕人都知道西安是著名的網紅城市。殊不知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在這塊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一代代三秦兒女、辛勤耕耘,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文明成果。陝西為中華文明的創立和發展譜寫了重要的篇章。5000年前,陝西姬水流域的黃帝部落和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在沖突中走向融合,逐漸形成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體——華夏族,開啟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曆史。而上古時期,陝西為雍州和梁州所在。
古代更是先後有西周、秦、漢、唐等14個政權在陝西建都。陝西除了人們熟知的絲綢之路起點、大地原點三原、大雁灘、兵馬俑、乾陵等等,當然還有各種數不盡的美食!《古史考》一書中曾這樣記載“神農叫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意思是神農告訴當時的群眾以谷物作為食物,将其放在石頭上加熱以後食用。這也叫石烹法。
這種古老的食物制作方法直到現在依然在廣泛流傳和使用,就拿陝西有名的“石頭餅”來說。石頭餅是陝西和山西比較有名的特色的小吃。這種石頭餅大多在中秋節大量制作食用。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石頭塊加熱,然後把和好的面餅放在上面制熟,這種方法主要利用石頭傳熱和散熱慢,而且布熱均勻的特點,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這樣做出來的餅特别酥脆。
而今天我要分享給大家的就是一道關于石頭餅的創意美食“石頭餅煸鱿魚”,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詳細的制作步驟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石頭餅煸鱿魚——附帶完整的鱿魚宰殺過程】——特點:營養豐富、焦香酥脆、做法簡單</h1>
【主料】:石頭餅适量、新鮮鱿魚2條
【配料】:綠線椒2個、小米椒2個、大蔥一段、生姜1小塊、花椒10粒左右、幹辣椒适量、澱粉1勺
【調料】:鹽、料酒、黃酒、豆瓣醬、白砂糖、香油、雞粉、白芝麻、花椒粉、白胡椒粉
——【開始制作之“處理鱿魚”】——
(1)處理鱿魚的内髒,把鱿魚須連同頭先用刀一起切下來放在一旁,然後用剪子把鱿魚的身子剪開,就成了一大片,這時候就會看見裡面很多的内髒,用手把内髒掏幹淨,背上還會有一根長長的軟骨,抽出來即可。
tips:有些人在處理鱿魚的時候,可能會是抓住鱿魚的腦袋,然後順帶就把内髒帶出來了,這種方法也可行,但是對于新手來說不太好操作,不小心還會把内髒撕扯裂,到時候可能不好清理。
(2)處理鱿魚的頭,先擠出鱿魚的牙齒,這個應該不難。最主要的就是去除眼睛,因為眼睛裡有很多黑色的墨汁,是以需要用剪刀先剪開鱿魚頭,眼睛容易破,是以要小心一點,如果墨汁濺到衣服上,是很難清洗幹淨的,是以建議在水中操作。
(3)處理鱿魚須上的小吸盤,鱿魚須的小吸盤上都有一個類似于塑膠圈的東西,要每個鱿魚須裡的都擠出來。因為吸盤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髒東西,是以建議清理掉吧!
(4)去掉由于身上的黑皮,它是鱿魚的保護膜,這層皮比較有韌性,烹饪不好的話可能會不好嚼。是以建議還是去掉吧!
tips:鱿魚皮比較難撕下來,尤其是經過冷凍的,這裡教你們一個撕鱿魚皮簡單的方法:把鱿魚放入加白醋的水中浸泡三分鐘,然後再放入清水盆裡,從鱿魚的一側切一刀,很輕松的就可以把鱿魚皮撕下來了。
以上就是處理鱿魚的全部過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開始制作之“正式烹饪步驟”】——
(5)鱿魚須切成段,腦袋切成塊,鱿魚的身子切成寬一點的絲,然後放在清水裡抓洗幹淨,多清洗兩遍,因為鱿魚本身的味道還是很腥氣的。
(6)鱿魚清洗幹淨後接下來就是焯水,起鍋坐水,倒入一勺料酒,水開後倒入鱿魚,等到鱿魚打卷即可撈出。
tips:為什麼這次先放的料酒,原因就是讓料酒和水同時加熱,能揮發出酒的香氣。
(7)焯過水的鱿魚控幹水分放在碗裡,或者用廚房吸水紙吸幹水分,這樣腌制的更入味。
(8)鱿魚放在碗裡,加入一勺黃酒(料酒)、半勺鹽、半勺胡椒粉、一勺澱粉攪拌均勻,腌制5分鐘。
(9)綠線椒和小米椒斜刀切段,蔥切成粒、姜切絲、幹辣椒切段,石頭餅掰成塊,全部放在碗裡備用。
(10)鍋中放油,油溫五成熱的時候下入鱿魚,炸到表皮變色,即可撈出控油,不宜炸的時間太長,否則太硬,失去鱿魚的口感。
(11)鍋留底油,小火下入蔥姜、綠線椒、小米椒、幹辣椒段、花椒粒炒出香味,然後加入一勺豆瓣醬,炒出紅油。
(12)然後把鱿魚和石頭餅一同倒進鍋内,翻炒均勻後加入适量雞粉、花椒粉、白砂糖和白芝麻,翻炒均勻後在出鍋前淋入一點香油即可。
鱿魚Q彈有嚼勁,石頭餅鹹香酥脆,香濃味美别有一番風味。愛吃鱿魚的朋友,不妨試一下這種做法哦!
<h1 class="pgc-h-arrow-right">巧廚心語</h1>
喜歡吃滑嫩一點的鱿魚,也可以省去炸的這一步。如果沒有石頭餅,也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代替,例如大米鍋巴,又會是另外一種味覺體驗。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果您有不懂得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