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鬼狐大師——蒲松齡</h1>

插畫師嘯林山人作品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是郭沫若評價蒲松齡的話。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山東淄博人。
他是個窮困潦倒的鄉村教師,年少時,便熱衷記述奇聞異事,寫作狐鬼故事。
“喜人談鬼,雅愛搜神”,他利用閑暇時光,寫出了——《聊齋志異》。
可是這本火爆的“奇書”并沒有帶給他一分錢的收益。
(那時候的文人出書是要自掏腰包的,他根本印不起,隻是朋友之間傳抄一下,小範圍的傳播。)
他寫了那麼多千嬌百媚的花妖狐魅,可是跟他最親近的卻是——“窮鬼”。
蒲松齡人到中年曾寫過一篇《日中飯》,四個孩子為了一鍋稀飯剩下的稠稠都要争搶,這足以證明生活之艱辛。
他本想靠科舉改變現狀,哪知除了少年時考上秀才外,餘下的幾十年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一直學而優不仕,在科舉考試和貧窮的道路上掙紮鬥争了幾十年,蒲松齡想要鹹魚翻身,卻始終未果……
青鳳
于是他化身為《聊齋志異》中的窮酸書生,在冷清的郊外、在深夜的書齋、在荒涼的古寺……遇到了他的嬰甯、青鳳、聶小倩……
他筆下的花妖狐媚化身為人,既體貼入微、善解人意,又愛憎分明、熱情似火。
時隔幾百年,這位“鬼狐大師”的影響力并沒有随着歲月的流逝而失去光輝,相反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些奇詭浪漫的鬼狐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通天老狐——袁枚</h1>
蒲松齡過世一年後,袁枚便出生了。
袁枚老爺子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随園老人”是他晚年自己起的号。
他是浙江省杭州人,是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文學批評家和美食家。
他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
23歲就考中了進士,當了幾年知縣之後,他覺着當官沒意思,就辭官了。
用他的話說:
不作高官,非無福命隻緣懶;
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
随園與女弟子們
退隐之後,他用三百兩銀子,買下了曹雪芹祖上的私家園林(《紅樓夢》大觀園的原型),并改名——随園。
從此,他的生活變得極為潇灑,将“食色性也”發揮到了極緻。
首先他有錢——
袁枚多年以來,以地主、文人、出版商、教師等多重身份,取得多種收益,積攢了不少資财。
其次他很閑——
應該說,這是随園老人辭官之後十分讓人羨慕的一種優勢。
再次他有個好身體——
直到八十歲,這老爺子仍然擁有充沛的體力、腳力和精力。
袁枚的女弟子們
于是乎,他一邊讀書寫作,一邊廣收女弟子;
還要琢磨怎麼把全世界的美食、美女、美男子全都搜羅到他的随園裡(沒錯兒,他不僅好女色,還好男色);
同時還得花大精力研究怪力亂神。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
老袁頭兒曰:“你不說我說,就叫《子不語》,氣不氣,氣不氣……”
《子不語》中盡是一些冤鬼索命、厲鬼為祟的離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陰差等各種神鬼形象随處可見,描繪了一個奇異的鬼怪世界。
他悠哉悠哉地活到了八十二歲, 臨終時說道“千秋萬世,必有知我者”。
如此種種,也難怪清朝文學家洪亮吉稱其為——“通天老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僵屍教父——紀曉岚</h1>
在袁枚8歲的時候,在河北獻縣降生了另一位鬼怪達人——紀昀,紀曉岚。
他與袁枚被俗稱為“北紀南袁”。
一提起紀曉岚,人們很容易想到《鐵齒銅牙紀曉岚》中的“紀大煙袋”。
張國立老師飾演的紀曉岚
正是如此,我們很難想象,這樣一位學富五車的耿直才子,居然也是一個談鬼說狐的好色之徒。
關于他的好色,太過驚世駭俗,且多是野史記載,這裡不多贅言。(不過他确實娶了7個媳婦兒。)
在此主要聊聊為何稱他為——“僵屍教父”。
人們了解僵屍這種鬼怪主要是受香港影視的影響。
林正英僵屍系列
然而關于僵屍最早的文學記載,是袁枚的《子不語》與紀曉岚的《閱微草堂筆記》。(“四大僵屍始祖”之類的隻是現代網文作者的杜撰。)
《閱微草堂筆記》曾寫到:
一位名叫胡宮山的武林高手,能用一支煙筒打敗七八位江洋大盜,但他一輩子都不敢一人獨睡。
原來他年少時,曾經夜宿古寺,結果遇上了僵屍。當時他拼盡全力撕打,但那僵屍卻好似銅皮鐵骨,打上去就如同打中木石一般。
他隻得逃上樹頂,還好那僵屍不能爬樹,隻能圍着大樹團團轉。
到天明雞叫的時候,僵屍方才抱住樹木不動。
随後胡宮山從樹上下來,才看清僵屍的真面目——遍體生白毛,雙目通紅,指甲如鐵勾,獠牙外露。
類似記載僵屍的故事還有很多。
由于紀昀與袁枚年紀相仿,他們寫書的年代也接近,是以二人都可以稱為——“僵屍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