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這句話用在矽谷公司Theranos身上真是再合适不過了。這公司成立于2003年,對外宣傳有先進醫療科技,其實敗絮其中,全靠坑蒙拐騙發展壯大。
在成立後的12年間,女老闆Holmes不僅忽悠了美國商界巨頭,軍隊老大,還把總統拜登和新聞集團老總默多克拉下了水。更可恨的是,她把沒有經過檢測和稽核的劣質驗血儀器用到了臨床診斷上,坑害了無數病人。
Holmes對内采取“大清洗”政策,趕走所有的良心員工。同時,又派自己的金牌律師對這些人威脅恐吓,讓他們閉嘴。有幾個員工勇敢地站出來做“吹哨人”,遭到了她瘋狂地打擊報複。可以說,Holmes壞事做盡,天理難容。
2015年底,在Holmes風光無限地完成了又一輪4億美元的融資後,在她成為衆多财經雜志的座上賓時,一篇《華爾街日報》的揭秘文章徹底擊碎了她的“喬布斯夢”。
這篇文章揭了Holmes的老底。首先,她承諾自己先進的驗血儀器可以做幾百種血液檢測。而實際上這些儀器隻能完成一小部分。其次,這些儀器的校準測驗是僞造的,而且血液樣本過度稀釋,根本不符合規範。文章對Theranos驗血的準确性提出了嚴重質疑,強調拿人命做“試錯”練習是極為可恥的。
這篇文章在投資界引起了一場大地震。各個财經雜志都轉引此文,追随《華爾街日報》。當初那些把Theranos和Holmes捧上天的雜志,比如《财富》、《福布斯》和《紐約客》之流,紛紛轉向,開始質疑批評。其實這些雜志也挺不要臉, Holmes出事前,它們都追着吹捧她,給她加冕封号;等她出事了,就立刻變臉,狠狠補刀。一句話,流量為王。
與此同時,這篇文章造成了矽谷的分裂。一部分投資Theranos的人為Holmes打抱不平,拼命辯護,而另一部分投資的人感到文章終于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為啥Holmes對自己的技術那麼保密?為啥她的董事會成員沒一個懂醫學的?問啥沒一個醫療領域的風投給她錢呢?
還有一部分人徹底傻了,不知道該信誰。Theranos自然全部否認,說文章在撒謊。可《華爾街日報》這麼有名,也不可能發表诽謗造謠的文章呀。
就在這時,又一件大事發生了。FDA最近對Theranos在矽谷總部和紐瓦克的實驗室進行了突擊檢查,結果發現部分驗血儀器不符合規範。FDA下令禁止這些儀器用于臨床和實驗。這個決定意味着,Holmes曾經吹噓的指尖采血技術無法再使用了。
禍不單行,另一個機構——美國醫療保險中心和醫療中心——也提出要對Theranos進行調查。原因也和公司的驗血技術不符合規範有關。
眼看自己精心編制的謊言被揭穿了,辛苦蓋起來的大樓要倒塌了,Holmes決定最後一搏。她接受CNBC的邀請,在電視上厚着臉皮為自己的公司辯護。她說了一段名言:當你想改變世界,就會遇到這種事。一開始别人覺得你瘋了,拼命打擊你,然後你忽然就改變了整個世界。也許她說得是喬布斯,感覺自己和偶像有相似的遭遇。其實兩者有雲泥之别。
煽情歸煽情,當主持人問她,《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到底是不是造謠,公司的儀器到底能不能準确驗血時,她開始兜圈子,不能給出直接的回答。在節目中最後,Holmes說公司決定撤回部分驗血儀器的審批,不讓FDA審了。其實,是FDA把這些儀器給禁了。但她說得好像是自己主動撤回的。
《華爾街日報》的記者當然知道真相。他早已經通過在FDA的熟人了解了情況。很快,第二篇揭秘Theranos的文章也發表了。這次引起的震動更大。Theranos很快發表聲明,說《華爾街日報》造假,自己絕不會罷休,要告上法庭。
但是公司的員工們受不了了。他們沒法想象自己的機關要和著名的《華爾街日報》打官司。但是Holmes不想認輸,決定要和仇人正面交鋒。她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采訪,和科技編輯面對面讨論文章提到的技術問題。
在訪談裡,她避重就輕,簡單地說FDA禁止的儀器是公司早期研發的,已經過時了,不用了。接着,她指責那些提供資訊的“吹哨人”和記者,說他們不明真相,歪曲事實。編輯問她為什麼有驗血結果不一緻的情況,她說這些都是個案,不能代表整體。
回到公司後,Holmes發表一篇長文,一一駁斥了記者在文章中的質疑。這篇長文企圖淡化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後,她又改組董事會,把所有老家夥請到一邊成立顧問委員會,由金牌律師Boies當主席。
Boies給《華爾街日報》發最後通牒,說要正式起訴,要求報社把所有和Theranos有關的郵件和檔案資料都轉給自己,以便日後作為證據。記者并沒有被吓住。他專心緻志的整理所有“吹哨人”提供的資訊,又接連發了4篇爆料文章。
在這些文章裡,記者指出美國藥店巨頭Walgreens早已經停止了要在全國擴張Theranos驗血中心的計劃,而美國零售巨頭Safeway也早就終止了與Theranos的合作。此外,Theranos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爆料文章前,試圖高價抛售股票。而且,其實驗室運作極為不規範,操作人員都沒有資質。
這些揭秘狠狠刺痛了Holmes。她找了一個大團隊籌謀劃策,開始反擊。按理說,她應該一一駁斥文章列出的各項内容。但這些都是事實,無法駁斥。是以她另辟蹊徑,選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方法。
她把記者說成是一個仇視女性的惡人。為了獲得公衆的同情,她決定宣布自己在斯坦福上大學時被性侵犯過。這簡直是荒唐至極,連顧問們都覺得太離譜了。最後,Holmes決定說自己是一個性别歧視的受害者。反正矽谷男性的數量和地位遠遠高于女性。Facebook的女CFO年薪千萬美元,還整天控訴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還寫了暢銷書。
與此同時,Holmes在斯坦福的導師,當初鼓勵她創業的化學教授,也過來助陣。他堅稱Theranos的技術無與倫比,超出了可以審批的極限。而Holmes是百年一遇的天才,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莫紮特、達芬奇等牛人媲美。我都忍不住想笑,這個所謂的“磚家叫獸”簡直腦子有病。
此時Holmes還在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她不僅獲得了暢銷雜志評選的“年度女性”的稱号,還和克林頓的女兒成了姐妹淘,經常出席他家的晚宴。要知道2006年希拉裡是總統熱門人選,Holmes和她女兒交好,意圖再明确不過了。
眼看Holmes拼命掙紮,負隅頑抗,大有起死回生之勢,另一件大事發生了。這件事有摧枯拉朽的力量,讓Holmes徹底成了“穿着新裝的皇後”。
其實,Theranos之是以能存在十幾年,能拿到各種合作項目,主要歸功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的認證。前文提過,Holmes一直強調所有裝置進行的抽血驗血,都屬于“實驗”,可以跳過FDA。她的公司隻需要獲得驗血許可證,由CMS頒發。
FDA雖然已經禁止Theranos的裝置進行驗血,但是對公司的影響不是傷筋動骨。本來,Holmes就沒想好好努力,獲得FDA認證。既然沒有得到,失去也不難過。
但是這一次,CMS也開始對Theranos進行了調查。因為有人實名揭發,說Theranos傷天害理,謀公衆财,害病人命。這封信引起了CMS的高度重視,3天之内就派人突襲Theranos進行檢查。任憑Holmes和律師們百般阻撓,拼命拖延,調查員還是發現了各種問題和違規操作。
Holmes承諾一定改,請調查員半年後再來。結果這次問題更多,而且連實驗員都受到威脅,不許說出真相。CMS給Theranos發出警告信,責令其10天内提出計劃,解決這些問題。這封信按理說應該公之于衆,但是Theranos以保護商業機密為由,就是不讓CMS公開。
《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多方走動,竟然拿到了這封信。信裡白紙黑字寫了Theranos的驗血裝置既不能正常工作,也不能完成所承諾的百種測驗。在這之後,又有另一封信,說這個公司有45項違規,但最終隻改了2項。CMS決定撤銷Theranos的營業資格,并禁止Holmes未來兩年從事與驗血有關的工作。這就相當于運動員禁賽兩年。
這兩封信在《華爾街日報》刊登後,Theranos終于老實了。如果說FDA的處罰還能搪塞過去,公司黑幕的爆料還能用謊言反駁,CMS的禁令就怎麼也掩蓋不了了。Holmes終于脫下了“喬布斯式“的黑毛衣,向公衆地承認錯誤,道歉檢讨了。
不過她可不想背黑鍋,而是把自己的印度老男友出賣了。很快,公司就發出了新聞,說這個印度老總管理不善,自己辭職了。其實,人是她解雇的。
可是,Holmes的倒黴運才剛剛開始。《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和CMS的禁令讓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開始對Theranos進行犯罪調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開始調查這個公司,認為其涉嫌欺詐。
那麼究竟是哪個英雄好漢向CMS告密的呢?答案竟然是喬治舒爾茨外孫以前在Theranos的同僚,那個柔弱的女生,被律師跟蹤吓得不敢出門的小職員。要不說兔子急了也咬人。這個女生雖然被威脅恐吓,但是最終怒了,實名舉報Theranos弄虛作假。這裡也奉勸大家,不要和内向腼腆的人過不去,說不定把人家惹急了,往你頭上扔個炸彈呢。
眼見着醜聞一個接着一個,股東們可受不了了。原來舊金山的那個風投公司最先發難,決定起訴Theranos欺詐,騙了自己一億美元。其他股東紛紛效仿,而有些人則選擇拿到更多股權以保證不起訴。至于金融大鳄默多克嘛,耄耋老頭心寬得很。他讓Holmes回購自己手裡的股票,每股隻賣一美元。為什麼呢?因為,這筆失敗的投資可以給他減稅不少,并不太吃虧。
Theranos繼續賠款道歉,和藥店巨頭Walgreen庭外和解。Walgreen這次可是吃了大虧,不僅花了幾億美元裝修藥店,為Theranos辦門診,還受到大量醫生和病人的投訴,名譽掃地。而連鎖超市巨頭Safeway看到Walgreen的處境,連連感歎脫身得早。要是原來的糊塗CEO 還在,可能自己也栽了大跟頭。
按理說Theranos這麼爛,應該沒有人再相信它了。但是天下就有這麼神奇的事。又有公司投資這個公司,金額為1億美元,前提條件是Theranos的産品品質必須達到預期。而Holmes也沒有低到塵埃裡,而是很快與一個開飯店的富二代訂婚了。就算臭名昭著,她也還是名人,而且生活富足。
至于她和那個印度老男友惹上的官司,也因為去年的新冠疫情而推遲。今年五月初,她出現在法庭上,已經懷有身孕。她的律師強調,矽谷的不良風氣在整個醜聞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Holmes之是以犯了這麼多錯,是被整個矽谷資本至上和‘fake it till you make it’這樣的文化所誤導。而法官貌似對Holmes比較寬容。總之,一切都充滿變數,到底結果怎樣還是未知。
比較有意思的是那個《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此人将整個事件寫書出版,在全世界大賣,轟動一時。到處有人請他演講,報酬頗豐。可惜《華爾街日報》有個規矩,在職記者不能進行有償演說。記者覺得這是自己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毅然辭職,心安理得地四處辦講座。我完全相信,他的書稿費和演講費遠超過在報社拿的工資。而他也表示還會繼續做新聞調查記者,當然是自己當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