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作者:大局觀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論從人口損失還是物質損失,都是戰争創傷最嚴重的國家。根據戰後蘇聯的官方統計資料,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軍方戰損人員高達3000多萬,平民傷亡也有2000多萬人,而實際情況還遠超于此。要知道,當時整個蘇聯人口則在1.94億,也就是說,二戰令蘇聯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全境人口,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直到現在,二戰帶來的創傷依然存在,蘇聯解體後的遺留國家人口結構至今仍然是女多男少。

而在所有蘇聯衛國戰争中,最慘烈的戰鬥發生在斯大林格勒,這裡既不是首都莫斯科,也不是經濟中心聖彼得堡,為何雙方在這裡展開反複争奪,付出慘重代價堪稱二戰之首?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一、斯大林格勒會戰如何打響

就在蘇德之前爆發戰争的前半年裡,德國會進攻東線蘇聯的企圖已經十分明顯,當時隻是西線戰場遲遲沒有打完,是以希特勒不想分兵,冒着東西同時開戰的風險而已。但是蘇聯高層盲目自信,認為當時蘇聯本土遼闊,重工業興旺發達,戰略武器充足,是以堅持認為德國不可能會跳過英國先攻打自己。

是以蘇聯沒有進行備戰,而是将大量武器都存放在離國境線不遠的地方。然而德國的閃擊戰太過高效,如同利刃一樣切入毫無防備的蘇聯腹地,是以戰争初期蘇聯陷入戰略被動的局面,很多軍隊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敵人吃掉,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

之後德軍已經近逼莫斯科,俄羅斯地理範圍雖然廣大,但蘇軍已經無路可退,後面就是莫斯科。被逼入絕境的蘇聯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和意志力,加上俄羅斯冬季的極端酷寒,給德軍造成重大損失。然而蘇軍判斷錯誤,誤以為戰場形勢已經逆轉,盲目發動進攻,哈爾科夫一戰中近二十萬的蘇軍部隊轉眼間煙消雲散。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之後1942年德軍按照希特勒的方針,拟定了俄羅斯南線的夏季作戰方案。其中,占領斯大林格勒其實并不是主要目的,他們真正的戰略目标是占領高加索地區的油田和掌控該區域的運輸線。斯大林格勒其實是一個大型工業區,流經其中的伏爾加河是連結蘇聯中心區域即行政區和高加索地區即礦産即能源補給區的戰略交通要道。

之前德軍打的莫斯科戰役讓希特勒意識到,如果想要攻占冬季如此嚴寒的蘇聯,就必須先能擷取高加索地區的油氣資源,否則一旦陷入俄羅斯漫長而嚴酷的冬季,所有的占領地都要被嚴寒的氣候收割,德軍無法在此常駐。是以,他們必須占領并控制這座城市,才能控制四周的交通網絡,這樣才能在未來獲得戰場的主動權。

8月,德軍前線部隊推進到了斯大林格勒附近,如果這個地區被德軍控制,那麼無論是前方的戰略補給還是後方的國家經濟都會受到重創,因為當時蘇聯最終要的産油區巴庫石油的主要運輸線路就在這兒。而且,斯大林格勒一旦淪陷,德軍就能破壞伏爾加河上的要道,直接切斷蘇聯中央區和中亞烏拉爾山的聯系。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而德軍當時還在為蘇德南部戰場取得的勝利而慶祝,他們從根本上忽略了斯大林格勒所能遭遇的阻力,認為這裡還将和之前的戰場一樣輕松。主力軍決定轉而攻打高加索地區,但他們十厘清楚斯大林格勒戰略要地的意義。而對蘇聯人來說,斯大林格勒這個名字是當時蘇聯最高領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無論是斯大林還是其他團結在他周圍的軍官統帥,根本不能容忍它落于德軍之手。是以,雙方在此擺開陣勢,都準備在此決戰。

蘇聯在此部下了先前調配到頓河轉彎處的三支軍隊,之後陣線上還布下了8和21兩支空軍,之後的7月下旬,又補充了第28、38、57軍,以及伏爾加艦隊控制水上交通要道。蘇聯方面,對此戰役下達的任務不是對德軍進行阻擊或消滅,而是拖慢他們進攻的勢頭,不能令高加索地區的産油工業區落入敵手。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1942年7月17日,蘇聯第62和64軍的先遣部隊與德國第六先鋒師,突然在基爾河與齊姆拉河交界處遭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蘇聯紅軍奮戰六個晝夜,終于以血肉的代價,緩沖了德軍攻勢。德軍在頓河發現對陣的不再是驚慌失措的紅軍,而是一群裝備精良沉着冷靜的戰士,他們知道終于碰上硬茬了。

二、雙方對戰屍橫遍野

7月23日,希特勒在納粹指揮部給前線釋出指令,要求其中一支集團軍,進攻伏爾加河以及高加索地區,進而摧毀蘇聯設定在斯大林格勒的部隊,破壞伏爾加河上的運輸線,最終兵鋒直指阿斯特拉罕地區。而另外一支擁有41個師的強大集團軍,去摧毀蘇軍在頓河以南的力量和軍事布防,進而切斷鐵路運輸線。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看起來其實德軍的預想十分嚴密,在切斷水上和陸路交通後,隻要死守住高加索,不讓石油流出,就能在資源消耗中逐漸吸幹蘇軍的元氣。是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同時吸引了蘇軍和德軍中的最強力量,德軍在戰鬥打響之初隻向戰場投入了第六軍,一周後就增派了第四裝甲部隊。大家都知道裝甲部隊的快速突進是兩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殺手锏,可以看出,他們為了奪取斯大林格勒,已經不計代價。

然而德軍的部隊向此集結,而蘇軍不甘落後,然而在德軍優勢兵力強攻下,蘇軍隻得暫避風頭,退守斯大林格勒城區防守。1942年8月下旬,德國空軍故技重施,對城區進行了高密度的轟炸攻擊,僅僅一天,他們一共出動兩千多架次的飛機對該城進行完全覆寫。蘇聯空軍和地面高射炮等裝置擊落一百二十餘架飛機,但是整個城市沉浸在火海中,大火熄滅後成為廢墟,四萬平民在這場災難中喪生。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更可怕的是,該區建有蘇聯的備用油庫,因為被炮彈擊中,導緻連着伏爾加河的建築和地面都被流淌着的石油點着,火焰淌過,地面盡成焦土,根本無法救援。而與此同時,德國空軍的轟炸還未停止,蘇聯空軍和軍機因為在戰争初期被德軍閃擊戰摧毀,空軍數量無法與德軍相抗衡,是以戰鬥中火力不足。

一直到8月中旬,德軍一直都在進攻,推進速度雖然不快,但是一直都在前行。蘇軍都是在層層防守,但是又被層層剝開。随着德國坦克出現在拖拉機廠,形勢陡然一變,蘇軍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但是,盡管斯大林格勒近在咫尺,德軍就是沒能突破這座城市的防線。

德軍終于忍耐不住,不但對軍隊進行整編,還從後方調來後備軍力,将第四空軍基地移到了伏爾加河邊,這樣便于德軍近距離每天輪番對斯大林格勒及周邊地區發動空襲。8月中旬後,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要塞發起反攻,從8月15日延續直至三個月後,希特勒一共損失了三百五十多輛坦克和四百架飛機,八萬多名士兵及軍官,但是卻依然沒能踏入城市一步。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雖然蘇軍之後又增加了一個守衛軍,但是德軍空中力量實在太過強大,9月13日後,德軍開始進攻主城,十多天之後占領了市中心,從東北和西南方向開始包圍整個城市。當天蘇聯認命第62軍指揮官朱可夫為中将,接到認命後的中将從陣線指揮部直接穿越伏爾加河到達對岸,搶在德軍之前占領了102高地,并将這裡作為指揮部,占領了先機。

當時的斯大林格勒,形勢十分嚴峻。在德軍如此密集的炮火和空襲後,城市已經成為廢墟,所有的工廠和醫院等設施已被摧毀,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即使沒死,也在忍饑挨餓,缺乏基本的生存資料。但是所有能動的人幾乎都選擇與城市共存亡,拼到最後一刻,當時的一句悲壯口号是,“俄羅斯是偉大的,也無路可退!”是以,有的戰士在負傷後選擇與敵軍同歸于盡,如蘇聯飛行員少校澤姆良斯基,他開着被敵人擊中後尾翼燃燒的飛機,将自己化成一枚炮彈,直接撞向了敵人的坦克。

9月12日,希特勒在會議上要求德軍盡快攻占斯大林格勒。于是,原本進攻高加索地區的軍隊開始向斯大林格勒進發,第二天開始進攻市中心。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朱可夫看到形勢危急,向廢墟中的斯大林格勒緊急調撥了一支近衛軍部隊,他們剛下渡口直接開打,城中的戰鬥形勢頓時為之一變。這就是曆史上最慘烈的巷戰之一,據親曆戰争的蘇軍戰士回憶說,每間房子都是戰場,有時我們攻占了廚房,但還在和敵人争奪客廳。我們之前在伏爾加河右邊用了輕型反坦克炮,其他炮彈都打到左邊,結果當德軍真正進攻時,卻發現炮彈已經打光了。

朱可夫說,廢墟中的斯大林格勒變成一座堡壘,守衛者人數不斷減少。這場戰争中,剛剛投入戰場的士兵平均生存時間隻有24小時,而軍官的生存期通常也隻有三天,幾乎是又一個凡爾登絞肉機。雙方軍隊在13日到26日期間不斷爆發争奪工廠及城鎮的戰鬥,幾乎到處都是屍體。

之是以蘇聯采取了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主要還是為了消除德軍的戰術優勢,因為德軍的戰鬥屬于聯合作戰,通常由空中飛機、地面部隊和炮兵等等一起配合,隻有與敵方近距離接觸,近身肉搏,德軍才不會出動諸如飛機和遠端炮彈這樣的重型武器,然而這樣就意味着與敵人面對面,刀對刀的對決。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三、蘇聯反攻血腥勝利

三個月的血腥戰鬥一直沒有停止,11月初,德軍火力終于推進到伏爾加河岸,攻占了整個城市大部分地區,并将城中蘇軍分隔成兩塊。之後的伏爾加河水上出現冰凍,蘇聯已經無法通過水運将補給送到城中駐守軍隊。

但是紅色十月及其他武器工廠中的戰鬥為全世界所知,雙方槍戰的同時,勞工們一旁繼續維修生産,甚至直接在戰場前線開工,旁邊是呼嘯着的子彈。這些被檢修完畢的坦克,幾乎從生産線一下線就開上了戰場,根本來不及噴塗油漆,有的甚至連瞄準鏡等配件都沒裝好。

1942年的光棍節,德軍用5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發起正面強攻,雙方為了争奪每一座房屋甚至一堵牆壁反複沖鋒,各自傷亡慘重。德軍部隊疲憊不堪,成了強弩之末,第二天被迫停止進攻開始整修,而蘇軍第62集團軍的兩個師分别少了近四分之三的兵力,其人力損失超過德軍。

9月底蘇聯已經開始準備反攻,并向着斯大林格勒的方向秘密集結部隊。到11月中旬時,一共來了110多萬人共計143個師,調來一萬五千多門大炮,坦克和飛機分别有一千多架。朱可夫是想将德軍鎖在城中,然後逐漸從外部包圍市區。斯大林準許該計劃,并且将之命名為天王星行動。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11月20日後,第51、57、64集團軍自南部反攻,突破德軍第四集團軍防線,這邊羅馬尼亞人的騎兵被全殲。據說當紅軍反攻消息傳到德國總部後,陸軍參謀長蔡茨勒曾力勸希特勒将所有兵力撤出斯大林格勒,以此來保護德軍實力。然而空軍司令戈林向希特勒保證,可以通過空投的方式保障第六集團軍的補給。然而事實證明信念和承諾在事實面前一無所用,最終空投變成了空頭,德軍每天隻有300噸的運輸上線,根本無法滿足700噸每天的軍用需求。

在惡劣天氣和紅軍防空部隊的強大火力下,空投計劃慘敗,據記載,德軍隻得到了一成的物資,整個集團軍開始直面斷糧風險。11月21日,希特勒認命曼施坦因元帥擔任司令,還要求他奪回已經失去的陣地。曼施坦因認為,德軍需要向南突圍,然而30日希特勒演講中宣布,德軍不會撤退。

12月12日,曼施坦因絕望的發起反攻,德軍第四裝甲集團軍為先鋒,在16日突破蘇聯紅軍在阿克塞河上的防線。然而曼施坦因卻發現自己已經快被紅軍包圍了,于是他決定向南突圍,但是保盧斯不敢私下撤退,于是用燃料不足拒絕突圍,他放棄了最後的機會。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12月27日,蘇軍發起攻擊,将第四裝甲集團擊退,曼施坦因冬季風暴計劃宣告失敗。當時氣溫突然下降到攝氏零下四十多度,伏爾加河面冰層已經能夠承載交通工具,是以蘇聯軍隊得到了充足的補給,而被包圍的德軍空中通道并不暢通,已經陷入絕境。

德軍第六集團軍的糧食分發已經低于維持生命的最低标準,炮兵彈藥也開始匮乏,所有醫藥和燃料都已用完,上千人罹患傷寒和痢疾,徹底失去了戰鬥力,凍傷的人數更多,每天都有非戰争因素造成的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中級軍官都開始勸說保盧斯突圍,但是他不敢背負違抗希勒特指令的罪名,依然選擇繼續堅守。之後在蔡茨勒的竭力勸說下,希特勒終于同意撤兵。

1943年初,蘇軍又發動新一輪攻勢,将德軍的第六集團軍與主力徹底切割開來,這支孤軍徹底陷入絕地。1月8日,蘇軍向保盧斯發出最後投降通牒。保盧斯緻電希特勒,然而對方駁回他投降的一切可能,德軍開始從外向内全面收縮。

1943年1月22日,蘇軍終于攻占了之前德軍的航空港——古門拉克機場,空中補給完全中斷,然而德軍在此時仍然頑強抵抗,于是這裡再次爆發了更加激烈的巷戰。保盧斯向斯大林報告,再次請求允許投降,然而希特勒答複說,要求他堅持戰鬥到最後一人,不允許投降。到30日,希特勒授予盧布斯陸軍元帥的職位,激勵他繼續戰鬥。保盧斯意識到希特勒此舉就是讓他自殺,因為德國曆史上從未有過元帥投降被俘。

斯大林格勒戰役到底有多慘烈?一個滿編師投進去,三天就沒了

保盧斯發電報對希特勒說,自己将堅守崗位,直至戰鬥到一兵一卒。然而當紅軍攻陷司令部時,保盧斯即刻投降。據統計,投降的功績有九萬多名戰俘,但是其中很多人已經嚴重營養不良,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強制勞動,大多數人最終死于過度勞累,最終戰後隻有不到六千人回到了祖國。還有多位進階軍官被直接送往莫斯科,被蘇聯用于政治宣傳,保盧斯和他們一起發表了反希特勒宣言,這對德軍士氣是一次更嚴重的打擊。

盡管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方是蘇聯,但是紅軍的損失卻遠遠高于德軍,這是一場鮮血淋漓的對決,失去了戰場主動權的德軍一步步走向衰亡,而這次過後,斯大林格勒戰役被永遠寫在二戰史冊上,成為二戰中力量形勢逆轉的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