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夢想,或許這個夢想即使用盡一生的力氣都無法實作,但并不妨礙我們依然充滿着激情,望着夢想的方向。

夢想就像登山,當我們遠離塵嚣,忘卻一切,往上爬着實作自我超越的時候,那種光輝與榮耀也緊緊籠罩着自己,指引着前進的方向。
六年前,我在電影院陪爺爺看了一場3D電影,雖然這部電影的3D效果相對于其他大片來講,并不好,但對爺爺來講,卻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這部電影名叫《絕命海拔》,故事源自于1996年兩支探險隊攀登珠峰的事件,在這場登山事件中,他們遭遇了特大風暴,導緻八名隊員喪身。看到驚險鏡頭時,爺爺一直在說,完了,完了,他們撐不住了,完了,完了,他們回不去了……
沒想到的是,一年後,爺爺同樣因為一場安全事故,永遠地離開了我!
正因如此,六年後的我,仍然時時記起那部電影,記起那個看電影的人,與此同時,也對登山運動加深了了解,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是有一個疑問,有人放着好好的陸地不走,為什麼非要去爬那座充滿着危險的大山呢?
岩羊創始人羅日格西曾告訴了答案:
“因為不斷攀登命運險峰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1999年的阿壩三奧雪山下,站着一位16歲的牧羊少年,康巴漢子羅日格西,因為給一支前往奧太娜的探險隊當了次向導和背夫,進而接觸到戶外。并對其喜愛地一發不可收拾,這也讓他萌生了創辦一支岩羊戶外探險隊的夢想。
英國天文學家普羅克特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
正是這次巧妙的探險之旅,讓羅日格西擁有了神聖的夢想,原來人生并非僅僅挖蟲草,養牦牛那麼枯燥,還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随後便是艱難地組建團隊的過程:
2000年,牧羊少年推出了三奧雪山的第一條最佳戶外線——“巴谷多神山”。
2001年,牧羊少年迎來了第一批客人,随後他又聯合彭初、東作、安根等,成立三奧“雪山馬幫”。
從2001到2008年,是他們快速發展的幾年,不僅團隊更加強大,迎接了很多來自南韓和日本的遊客。他們還開創了更多的攀登雪山路線,把商業攀登服務擴充到5000米、6000米、7000米,他們的口号是:
“讓更多攀登者站在雪山之巅!”
2012年,岩羊戶外正式成立,曾經的牧羊少年也終于組建了一支中國登山探險隊。以後的幾年,在羅日格西的帶領下,岩羊的紀錄不斷重新整理,開創了更多的攀登路線。
2019年一部攀登珠峰的新電影《攀登者》上映,跟《絕命海拔》很像,後來了解到,這部片的高山技術就是岩羊戶外指導的。
……
一個團隊的壯大,确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多方位因素都齊全,才能獲得暫時的成功。之是以用了“暫時”這兩個字,是因為,任何一場意外,都會把大家打回原地,甚至喪失生命。
在化工廠工作十多年的我(楊角風),再加上身邊的親人也曾經遇到過安全事故,故對這一塊深有感觸!
同樣,安全對于戶外運動的重要性來講更不用說,羅日格西曾經講過,每一次登山都是一次探險:
“登山探險不是單兵作戰,而是一場集體的協作,其中一個環節掉鍊子,就可能讓整個活動出現重大問題。”
保障安全的一項重要前提,就是在于團隊的合作,而團隊協作最關鍵的一點,便是交流!
可以用于交流的工具很多,手機、對講機、無線電、微信、QQ等,但一旦涉及團隊交流問題,這些方式的弊端也就顯現出來。
其實化工廠的管理跟登山運動有很多相同點,在工作和生活中,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難點和苦點,關鍵是怎麼辦?
在任何一家化工廠,安全管理都是重中之重,是放在一切工作開展的最前端!
但管好安全絕非一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它需要人人參與,每個崗位,每個動作都要參與進來,溝通協作,才能實作這一暫時安全的目标。
上個月,甘肅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裡越野賽舉行,就是因為溝通協作出了問題。導緻異常狀況發生時,未能及時作出調整,也未能及時傳達到每個人身上,進而付出了多人傷亡的慘重代價。
同樣,岩羊戶外要想進一步發展,單靠之前的溝通協作方法,已經十分吃力。這一點,羅日格西非常清楚,這也是這麼多年來,他們這支登山隊保持零事故的原因所在。
但安全工作沒有盡頭,永遠不能用沒有問題幾個字來評價,因為所有的安全都是暫時的!
過去登山,依靠的是經驗,依靠的是責任心,但這種管理方法,無疑是落後的。為此,羅日格西也很傷腦筋,也曾經引進了一些管理精英,但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消除隐患。
直到後來岩羊戶外加入了一位新的合夥人——小黑,小黑是誰,這裡就不多解釋了。作為法國探險公司HUWANS的高層,曾經征服過多座雪山的戶外運動大牛,毅然回國加入了岩羊戶外,并開啟了岩羊野奢徒步露營線路及更新版登山線路。
當然,跟随小黑一起加入到岩羊戶外的,還有飛書,以及它所帶來的“協作奇迹”!
飛書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或者叫使用到的工具是什麼呢?
這個工具叫OKR,是用來解決目标聚焦和執行效率的工具,不僅針對探險隊有用,對于普通工廠的勞工來講,同樣适用。
比如員工工作主動性弱,工作效率低,精力分散,還有部門之間各自為政,以及工作條件和環境快速變化來不及調整等。
回到文章開頭我提到的那部電影《絕命海拔》,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那麼這次攀登珠峰中,為什麼會出現多名隊員遇難的事情發生?
說到底就是安全協作這裡出了問題,安全是首要目标,要想達成這一目标就需要三項執行步驟:
第一個步驟,計調團隊要做好客人出發前裝備檢查提醒、身體健康資訊采集等;第二個步驟,則是協作團隊做好裝備的比對,避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比如雪崩、滑墜等;第三個步驟,則是後勤團隊準備物料運輸方案、及時比對運輸物資、保障客人衣食住行等。
這一套流程記錄下來很麻煩,若是運用OKR管理方法,則就簡單得多了。這樣的話,不管你是在大學營,還是在攀登的路上,都可以保持個人目标與組織一緻,不至于出現異常狀況。
也就是說,通過飛書,人人都可以領取到自己的任務,還能看到别人的任務,進而更加認識到自己對于整個團隊的重要性。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才是22年的時間#康巴漢子用OKR登山零事故#的原因所在。
因為,隻有安全還在,夢想才能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