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作者:梧含

《倩女幽魂1》诠釋了一段刻入心魂的人鬼情緣,成為一代經典;《倩女幽魂2》搞笑之餘,映射了人間萬象;但我個人最喜歡的卻是這部收官之作。《倩女幽魂3:道道道》中,甯采臣變成十方,聶小倩變成小卓,燕赤霞已經更新換代,每個人都懷揣着一方辛酸事在這個世道上活着,他們無論或人或鬼,在這一部中都有了一個更加立體的形象。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對待愛情,金錢,生活,我們究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本文将從三個主角的次元分别對這部電影中導演想要傳達的主題思想進行分析。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h1>

導演為第一部電影賦予的主題是:愛情大于生命和自由。而這一部導演講了一個接近于世俗男女的普通故事。第一部的小倩為了愛情奮不顧身,人鬼情緣讓人們如癡如醉;這一部的小卓成為一個更加真實立體的人物,她化身從小寄人籬下看懂生活真相的“簡愛”:她不會為了男人去跟外婆作對,行事之間總會猶豫再三。

當十方建議小卓離開時,小卓答道:我已習慣了,我以前挨過苦,我甯願像目前,有一天過一天,也總比你們好,連明天去哪兒都不知道。我在這吃好,穿好…..。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人們感歎一代風流女鬼“堕落”了,做鬼竟然也要躲在舒适區裡。但小卓的選擇錯了嗎?

現代社會價值觀鼓勵人人都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區,但現實是舒适區和恐慌區隻有一線之隔。盲目跳出舒适區,多半是跳坑,很多人一大步就邁到了恐慌區,堅持不一會兒就要退回舒适區,極大消耗了毅力和自信。走出舒适區是需要資源和能力的,而資源和能力的積累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小卓利用外婆身邊這個舒适區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同時利用外婆的信任又不斷獲得機會跟十方和他的師傅接觸。事實證明小卓的選擇是正确的,哪怕後來被外婆發現,小卓也成為活到最後的角色。

是以,對待舒适區的最好辦法就是首先在舒适區裡精耕細作,擴大舒适區,最終将舒适區變成學習區。但是,最大的陷阱就是進入“恐慌區”的誘惑:在那裡,很多人将“奴隸道德”作為信仰。

齊澤克嘲諷中産階級的新宗教的時候說“如果有一天沒有長跑或者吃有機食物,中産階級就和中世紀的苦行僧進行了一次手淫一樣痛苦”。

如果脫離舒适區隻是為了脫離而脫離,那麼就變成了一種強迫性的焦慮行為,而這種焦慮行為會讓人成為情緒和道德的奴隸。小卓有多悲慘,隐藏在她淡定氣質下的焦慮就有多強烈。但小卓一直等待,到外婆和十方需要做最終決鬥的時刻,才被動卻從容地離開了舒适區。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h1>

對于“惡臭”的環境,小卓并不是磨平了自己所有的棱角,若削足适履,則沒有後面的小卓。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成長的過程是認識世界的過程,而适應環境是認識世界的最佳途徑。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小時候可能隻有5%,長大了或許到10%,到老了可能到20%,但始終是在管窺這個世界一角的狀态。對現實環境的“妥協”是在這個階段暫時放下自己的“假面人格”,去找到跟這個世界共振的可能。

這個過程長到可能要花幾千年的時間,長到甯采臣變十方,小倩變小卓。

對于環境的适應,心理學上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适應,行為适應,認知适應,人格适應。

感覺适應是面對陌生環境的最初的印象,跨越這個階段較容易;行為适應建立在對事物的掌控能力上,較強的解決問題和人際關系能力帶來行為上更快的适應,人在陌生環境中更有安全感;認知适應是指對于新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的評價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行為适應隻是代表有能力适應,但不代表意願強烈;人格适應是适應的最高層次,意味着從特質模式到行為傾向全部都很好的融入這個集體。

人最好的狀态是:完成前三個狀态的适應,而保持人格上的長時間不适應。

人本心理學派代言人羅傑斯說過,一個人的人格是動态的流動過程,比起房子,更像一條河流:河流的整體形态是穩定的,但河水卻是流動的,河内的狀态也随環境而變換。

在适應環境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持靈活的“流動性”,隻要不變成沼澤,我們就始終既能彙聚于海洋,也能淙淙于山澗。

行為和認知适應是能讓人更積極的去面對目前的狀況,也就是“既來之,則安之”,并為下一個新環境做好準備;而人格上的探尋常常是一生的任務,若是過早地将自己鎖定于一個特定的環境,我們在自身完善的道路上則不能長遠。

小卓處于一個行為和認知适應的狀态:但凡有勾引男人的任務,外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小卓,這代表了她的能力和意願;而在人格方面她不斷探尋:跟其它女鬼姐妹本質上的不融合,這正是人格上不适應的展現。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h1>

燕赤霞,一個一心想要行俠仗義的男子,因為看到了“老燕赤霞”因為空有理想卻沒錢晚年落得了悲慘的下場,于是下定決心要賺錢。

他的金錢觀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行俠仗義大于天,錢财乃身外之物;第二個階段:錢财大于天,一切不談金錢的合作都是耍流氓;第三個階段:不是所有夢想的實作都跟錢有關。這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

第一個階段的燕赤霞,并“不認識”金錢。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至少有兩樣東西,隻有擁有它的人才有資格說它不重要,一個是金錢,一個是學曆。“老燕赤霞”沒有擁有過金錢,一輩子也沒明白金錢對于自己的意義。直到他的孤老終死,讓“新燕赤霞”明白了一個道理:行俠仗義或重不重要是其次,錢一定很重要。錢是可以買來命的。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生命的确是有價的,但價格很貴。賭王何鴻燊最近去世,據港媒報道,在最後的一年裡,他住ICU的每日花費高達86萬元。換句話說,他拿天價換回了一整年的生命。

老燕赤霞一輩子“不認識”金錢,自然也沒有用錢救命的機會。

第二個階段的燕赤霞,拼命賺錢。

杜月笙說: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

然而想要錢,就要放下面子賺。羅永浩直播帶貨被群嘲,卻是實實在在的“明智”。在直播時,羅永浩說錯了産品的名字,立刻起身給觀衆鞠了深深的一躬,并調侃道:“希望你們看到我秃了的頭皮後,原諒我的老年癡呆”。“明智”的原因是這場三小時的直播帶來了超過1500萬的銷售額。

燕赤霞也懂這個道理。為了賺錢,他殺人,他被和尚嘲笑,他爬到臭水溝隻為幾個銅闆。這種搞笑與誇張的表現方式,觀衆捧腹之餘,也看着燕赤霞迷離的眼神不禁有些心酸。

比拉下面子賺錢更讓人憐惜的是面子沒了,錢也沒賺到。燕赤霞到最後兩手空空。原因是:道家對于賺錢的主張是君子愛财,取之有道,而作為道士的燕赤霞卻違背了這兩點。燕赤霞進入了一個賺快錢的跑道。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賺快錢,快錢好賺的背後一定有隻多不少的坑。

第三個階段的燕赤霞,放棄了,失望了,夢想卻也成真了。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金錢本身是中性的,不會主動去做壞事和善事。但是金錢自帶的流量和影響力卻成為了人們行善和作惡的驅動器。

燕赤霞沒有再去觸碰雷區和底線,本來想從小和尚身上發一筆财的他卻沒有如願,心理上的受挫讓他在賺錢的路上“原地踏步”。

行将放棄之餘,導演給了燕赤霞應有的結局,他成就了自己最初的夢想,行俠仗義:在黑山老妖的除害他有着絕大多數的功勞。

<h1 class="pgc-h-arrow-right">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h1>

毛姆說:金錢好比第六感官,沒了它,就别想讓其餘的五種感官發揮作用。。。他們不知道貧窮會使你變得多麼卑賤。它使你蒙受沒完沒了的羞辱。。。。

燕赤霞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光宗耀祖,而僅僅是為了想要有機會實作自己的理想。大多數人的目标亦是如此:他們想要詩和遠方,但是第一步仍然是先有面包。道家出世,儒家入世。年輕時的我們要做一個儒家人,先争取到一個跟錢相處的機會。當我們擁有金錢,而後再決定是采取道家還是儒家的态度對待金錢。

《道德經》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道家看來,财富非一人一家可私有,财富隻有進入社會公益事業之中,才能周流無窮。有了金錢的你,有資格選擇像道士燕赤霞一樣去實作自己的夢想,亦可以選擇抱緊面包不放棄。

羅伯特-清崎說:人人都都想要自由,但是在沒有實作真的财務自由之前,你是無法體會到自由的真谛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h1>

十方是一個有能力愛小卓,幫師傅,最後普度衆生的小和尚。“窄門思想”成就了他,讓他首先有能力愛自己,再有餘力愛别人。

窄門思維源自《聖經》,耶稣對衆人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換句話說,寬門是前期選擇做簡單的事情,但是後期會擠滿了競争者;窄門是前期選擇做很困難的事情,雖艱難但後期會更加容易。

對于十方來說,他選擇的就是窄門。十方選擇的門不是去往天堂的門,而是“普度衆生”的和尚門。門是窄的,窄在修行路上多的是的寂寞和不安。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十方作為一個小和尚,他寂寞,否則就不會在小卓勾引的時候不斷念經,以防破戒;十方也有自己的不安:他出了家,當了和尚,每天過着有一搭沒一搭的生活。

松浦彌太郎在《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中告訴大家,人生有兩件事情不能不去愛,就是我們的“不安”和“寂寞”。

寂寞不安中過活,十方卻是電影裡面最“自洽”的一個人。首先,他是最合格的和尚:不吃葷;不近女色;吟誦佛經。相比之下,燕赤霞和小卓自己的生活都沒有搞定:燕赤霞掙紮于金錢中卻不得,小卓掙紮于生計中;小和尚卻永遠是那個樂觀的小和尚。窄門思維的人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門窄,是以每天快樂,但他們常常被世人當做傻子。

《倩女幽魂3》:當小倩采臣成為小卓十方,愛情露出了生活的底色01 小卓:舒适區裡磨平棱角,精耕細作,不隻為了做一個“平凡的女鬼”舒适區是用來擴大的,學習區是用來呆着的,恐慌區是用來避免的。行為和認知上的适應環境是成長,人格上的适應是堕落02 燕赤霞:金錢觀的改變,是出世和入世的差別,也象征着苟且與遠方的彙聚燕赤霞的金錢觀改變的三個階段,是完整的,也是不可逆的在賺錢的道路上,先做儒家,而後道家03 十方:窄門思維成就自己:愛自己,然後有餘力愛别人04 結語

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就是一隻大烏龜,20多年來隻知道爬呀爬呀,不被所謂的“風口”左右,隻“傻傻”走自己的路。20年後,這個傻子已經成為了5G技術的世界上司者,承擔起了中國技術革命的大任。

當你選擇的路很難,很苦,很累,恭喜你選擇了做一個“傻子”,傻人的傻福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莊子說:獨有之人,是謂至貴。十方最終做成了大事。在師傅的幫助下化身金佛,成為了除掉黑山老妖路上的最終一擊。

<h1 class="pgc-h-arrow-right">04 結語</h1>

第一部的鬼想做人,第三部的鬼隻想當鬼,這是對世道的諷刺;第一部燕赤霞馳騁肝膽,第三部卻沉迷金錢,這是對現實的無奈;第一部甯采臣為情人願犧牲性命,第三部十方有了更多的次元,這是導演主題的升華。三部《倩女幽魂》皆為經典,我唯此部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