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俄羅斯網站描繪的法赫理紮德遇刺過程示意圖(部分細節與最新說法有出入)
法赫裡紮德座車遭襲後的景象
2020年對伊朗來說充滿磨難。1月3日,革命衛隊名将蘇萊曼尼被美軍飛彈炸死。11月27日,伊朗“國寶級”核科學家法赫裡紮德又被暗殺,尤其他死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近郊,震撼力可想而知。美國中東研究所專家瓦坦卡說:“以這樣的(暗殺)速度,伊朗政權中無人能躲過浩劫。”這話有些誇張,但反映了一個問題,伊朗安全内衛系統能否信任?該國要人是否擁有可靠的“全金屬外殼”? 缺的是“組織配屬”伊朗要人安保主要由政府情報安全部和革命衛隊保衛部負責,尤其像蘇萊曼尼、法赫裡紮德等軍事系統的要員,基本是保衛部貼身保護。從全球範圍内的暗殺手段看,不外乎近身刺殺和槍殺、自殺式炸彈、投毒、狙擊、生化武器、無人化武器,要人安保必備的傳統硬體是防彈裝備,包括防彈車、防彈衣、防刺背心、防毒面具、夜視器材、無線電偵聽裝置等,近些年新增的高技術硬體有反狙擊系統、骨導耳機、數字化通信裝置、反無人機系統、反炸彈電子幹擾器(EJAB)等。伊朗雖然長期受到西方制裁,但這些安保裝備大都能自己生産或從國際市場上買到,因為它們并非什麼敏感裝備。 防彈車和防彈衣是有防護等級的。對防彈車來說,低等級能防小口徑手槍彈,中等級能防護大口徑手槍彈,高等級可以防護7.62×54R或7.62×51毫米大威力槍彈。1995年8月,乘坐伏爾加轎車的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遭炸彈襲擊,面部被彈片劃傷,德國政府向其贈送奔馳600防彈轎車。1998年2月9日夜,謝瓦爾德納澤乘奔馳車回家,途中遭到20多名殺手開槍掃射和手榴彈襲擊,但謝瓦爾德納澤毫發無損,可見這輛奔馳600轎車達到高等級防護标準。 再看法赫裡紮德乘坐的日産天籁250XV轎車,防護等級就很低了,屬于簡單的改裝型号。在暗殺現場,被毀轎車的風擋玻璃是防彈的,子彈命中後沒能擊穿,但該車左側前車門玻璃和左後側玻璃卻完全碎裂,顯然沒用防彈玻璃。該車車身、後方玻璃都很完好,可見暗殺者未采取密集射擊,而是精準的短促射擊。伊朗旗幟電視台稱,法赫裡紮德及其保镖一度以為車輛故障,于是将車靠在路邊,之後兩人下車,結果遭到後續槍擊身亡。這種說法沖突重重,若無前面槍彈射擊,轎車不可能減速或停下,讓法赫裡紮德等人覺得轎車出毛病。但風擋上那麼明顯的彈痕,誰會傻到認為這是轎車出問題?至于伊朗官方報告說兩人下車後遭到射殺,那應該倒在地上,可照片卻顯示他們雙雙死在後排座位。此外,現場照片顯示地面上鮮血并不多,也不符合下車遭射殺的情況。反觀專車左後側車窗玻璃碎裂,暗示緻命的子彈由此射入,這才符合伊朗官方所說的子彈擊中法赫裡紮德三次,兩次在側面,一次在背部的情況。可以大膽推測,法赫裡紮德所乘轎車不是高等級防彈轎車,防不住大口徑子彈。 再說防彈衣,美國通常将防護等級分為六級,其中帶防護插闆的IIIA級防彈衣能夠防護數十米距離上射來的北約7.62×51毫米大威力槍彈,IV級防彈衣可以防護7.62×51毫米狙擊槍彈和穿甲彈。而法赫裡紮德和保镖連普通軟質防彈衣都沒穿。伊朗官方強調此次暗殺現場未見任何暗殺人員,而是躲在不知什麼地方的暗殺人員通過手機遙控操作嵌入人工智能技術的遙控機槍完成的,可伊朗安全部門卻未給法赫裡紮德車隊配備類似EJAB這樣的電子幹擾裝置去幹擾、阻斷周圍的手機信号。不可否認,伊朗在要人安保方面缺的不是裝備,而是正确的思路,正如以色列《新消息報》記者伯格曼形容的,“該有的編制、武器、訓練、情報,他們可能都齊備,但協調組織起來是另一回事。” 軟體實力不足2009年至今,光伊朗本土就發生10起以上針對核科學家、飛彈專家的暗殺以及數起襲擊要害設施、偷竊機密資料的事件,凸顯了伊朗安全内衛體制急需改進。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教授托馬斯·朱諾稱,暗殺和反暗殺的較量首先是情報。對暗殺來說,有了準确的情報,才能制定出周全計劃,同樣對于反暗殺來說,有了準确的情報,就能提前預警,進而采取正确的應變。 情報搜集是一項長期的、細緻的工作,而且牽涉的部門、機構和人員非常多。對暗殺者而言,僅靠衛星、飛機、網絡來搜集影像、語音等技術情報遠遠不夠,因為無法根據技術情報來判斷目标人物的性格特點、行事風格,一旦目标人物采取電磁靜默等措施,技術情報便無法判明。是以,人力情報就成為技術情報的重要補充,甚至在很多時候是關鍵手段。人力情報的一大來源就是收買、策反對方人員,因為在敵國内部搞暗殺,目标人物的各種資訊,行動所需的機動工具、裝備,特勞工員進入敵國隐藏待命、行動、撤離等等,都需要敵國内部人員配合。否則,貿然派遣特工風險極大,即使僥幸成功,特工也可能難以全身而退。 對于反暗殺來說,就要搜集可能進行暗殺活動的對象有哪些、部門和人員組成、訓練特點、行事風格、裝備性能等情報,同時還要對各類通信進行搜集、分析,從中發現蛛絲馬迹。在内部,要具備對電磁信号、網絡進行有效管控的能力,對要人的周邊人群進行嚴格甄選,配備合理的防禦裝備和安保人員。其中,反滲透是極端重要的工作,隻有内部防控嚴密,才能切斷對方的人力情報來源和行動配合人員。當對方發現無機可乘,自然也無法展開暗殺。然而,從已發生的暗殺事件來看,伊朗内部已被滲透得不像樣子。 伯格曼指出,伊朗安保不力的根源是資源調配不科學,尤其革命衛隊地位過于突出,忽視安保工作的專業性,而革命衛隊保衛部又很少同伊朗政府的情報安全部、警察部門合作,相反這些部門彼此争搶預算、封鎖各自的情報,進一步削弱了伊朗本就不強的安保能力。 蘇萊曼尼和法赫裡紮德都是伊朗重量級人物,他們的遇害對國家造成強烈震動。伊朗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容忍情報部門低效運轉,必然會進行較大改組,否則類似事件還會出現。不僅如此,接連出現的要人被殺,伊朗群眾心中對安保部門的怨氣也越來越大。如果改革不到位,接下來若再發生類似暗殺,就不僅僅是損失要人的事情,還可能引發群眾強烈不滿,産生社會動蕩。(石宏)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