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文化上深受中國影響,但在越南人的史書裡, 越南曆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越南的民族英雄,往往是抗中英雄。越南人為何對中國如此愛恨交織?
“越南”意為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象郡包括今日廣西東南和越南北、中部,越南方面将此視作中國侵略越南的開端。實際上,當時的隻有一些吃着香蕉的原始人,根本就沒有出現國家。

秦始皇死後,“最早的南下幹部”,南海郡龍川令趙佗自立為王,建立了“南越國”。厚顔無恥的越南人偏偏說“南越國”是他們的。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攻滅“南越國”,他們将其為第一次亡國。
東漢初(公元40年),光武帝行使主權,向越南(交趾)地區征稅。引發了當地部落首領對此不滿。這一年,征側、征貳起兵反抗。他們一度擊敗了漢朝駐軍,取得六十五座城,征側亦自立為王。
劉秀派伏波将軍馬援南下平亂,經過三年時間,這場叛亂被平定。征氏姐妹被俘斬首,“傳首洛陽”( 《後漢書》)。但越南人為了粉飾,傳說征氏姐妹堅貞不屈,投江自盡。征氏姐妹被尊為女神,每年陰曆二月六日民間都會舉行盛大紀念活動。越南史書中評價該暴亂為民族意識覺醒的開端。
事實上,東漢時期的越南并非獨立國家,而是版圖内的交趾郡。是以
馬援鎮壓的是國家内部的叛亂。此後,交趾先後發生多次起事,三國時期有趙夫人,南北朝時期有李贲,隋朝有李佛子,其性質均與二征起事相同。
但越南的曆史教育中,卻将這些事件解釋為對北方漢族王朝的“擴張政策、同化陰謀和狡猾統治手段”的抵制,是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鬥争。
公元939年,正值中國的五代十國時期。交趾人吳權擊敗嶺南的南漢軍,進而稱王。968年,丁部領稱帝,國号為“大瞿越”,越南這才完成了獨立建國。
972 年,丁部領遣使宋朝,請求冊封。趙匡胤于是封他做了“交趾郡王”。越南從此成為中國的藩屬。1009年,李公蘊開創越南李朝,他雄心勃勃,不但先後迫使占城、高棉、寮國納貢稱臣,還趁着宋遼、宋夏交兵,無暇南顧之際,多次“深入宋境,焚其倉而還”。
公元1069年,王安石推行變法。李朝乘宋廷内部人心浮動,以王安石變法害民為由,出動了十萬大軍,侵占欽、廉、邕三州,“盡屠五萬八千餘人,并欽、廉二州,死亡者幾十萬人”。邕州知州蘇緘自知不敵,阖家36人先後自焚。城破後,李常傑下令将城中5萬餘百姓全部屠殺。但越南的曆史書上聲稱攻宋“出于自衛”,是“先發制人”。 他們盛贊李常傑是“把天才的戰略與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結合的傑出的軍事家”。
1076年3月,宋神宗派郭逵率30萬大軍征讨越南。大軍打到其首都升龍附近時,李常傑提出議和,宋軍最終退出越南,雙方恢複宗藩關系。
元初,忽必烈曾三次發動攻越戰争。1257年第一次蒙越戰争中,蒙古軍一度占據了升龍府,陳朝太師陳守度堅持抵抗,蒙古軍不得不撤出越南,越南也向蒙古稱臣。
三十年後,蒙元以以征伐占城為,提兵南下。陳朝以陳國峻為統帥迎戰。他命士兵在臂膀上墨刺“殺鞑”二字,以示與蒙古人血戰到底。元軍雖然人數衆多,但水土不服,糧草不濟,很快失敗。此後,蒙古人再次對越南用兵,依舊沒有征服小小越南。
明朝永樂年間,越南權臣胡季犛篡位,取代陳朝,建立胡朝。陳朝遺臣向朱棣哭訴,朱棣以“吊爾民之困苦,複陳氏之宗祀”為名,出兵越南。滅掉胡朝之後,明軍将領找到一群越南遺臣,自稱甘願 “内附”,永樂皇帝順水推舟,将這塊獨立五百年的中華故土納入版圖。當然,在越南的史書中,這是第二次亡國。
但派往越南的官吏大多無心治理地方,引發當地群眾強烈不滿。1418年,黎利起兵反明,自稱“平定王”。很快,他的麾下集中起一批不滿現狀的人。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放棄越南。黎利建立後黎朝,被尊為民族英雄。
1778年,清朝乾隆年間,越南發生内部叛亂,越南國王黎維祁奔逃廣西請求宗主國庇護。
乾隆于是派孫士毅南下平叛。拿下升龍府,歡慶春節的清軍,沒有防備阮文惠的偷襲,導緻損失慘重。1790年,阮文惠親自到避暑山莊為乾隆祝壽。得到面子的乾隆轉而冊封阮氏為安南國王。
回國之後,阮氏卻聲稱中國已為滿清胡虜竊據,詩書禮儀,正在大越。毫不例外的,阮文惠也被尊為民族英雄。
1858年,法國入侵越南。1874年,南越成為法國的殖民地。1882年,法越簽訂《順化條約》,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3年後,法國占領越南,中越宗藩關系徹底結束。但中越兩國的愛恨情仇并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