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位明君,但也是位冷酷無情的皇帝,他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奪取了皇位。但在唐朝曆史上,有一位皇帝比李世民還要殘忍,此人不僅殺害了自己的兄長,還通過謀殺的手段,害死了自己的父皇。不過這位皇帝在曆史上知名度并不高,那麼此人到底是誰呢?
這位謀殺父皇的皇帝就是唐穆宗李恒!唐穆宗李恒是唐朝第12位皇帝,他的父親是唐憲宗,母親是懿安皇後郭氏,他的外公就是“醉打金枝”的主角郭暧。李恒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是嫡子,但唐憲宗卻不想讓他做太子。唐憲宗即位後,隻是冊封郭氏為貴妃,沒有封皇後。

史書上解釋說,“帝後庭多私愛,以後門族華盛,慮正位之後,不容嬖幸”。這種解釋非常牽強,因為即使冊封郭氏為貴妃,她也是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唐憲宗故意不冊封郭氏,這與當時郭家在朝中的勢力太大有關。是以唐憲宗最初立紀美人所生的長子李甯為太子,但是李甯英年早逝,是以儲位再度空虛。
立誰為新太子呢?當時朝中形成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按照次序立次子李恽,另一種認為該立第三子李恒。李恽的生母出身低微,而李恒算是嫡子,而且是郭子儀的外曾孫,自然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支援。最終唐憲宗立李恒為太子,但是這場争論為日後的宮廷慘劇埋下伏筆。
李恒雖然成為太子,但他的地位并不穩固,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其一,李恒的母親依然沒有被封為皇後。元和八年,“群臣累表請立德妃郭氏為皇後”,但唐憲宗“托以歲時禁忌,竟不許”;其二,支援李恒的官員被貶,支援李恽的官員晉升,這種情況發生在唐憲宗死前的一年多的時間。
元和十二年、元和十三年,曾經擔任太子侍讀的李逢吉、王涯被免去宰相的職務。而在元和十四年,與宦官吐突承璀關系密切的令狐楚等人擔任宰相,而吐突承璀是李恽的堅定支援者。當時的情況對李恒非常不利,朝中宰相、掌握部分禁軍的都是李恽一黨,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李恒及其黨羽反戈一擊。
元和十五年正月,唐憲宗暴死于宮中。與此同時,李恽、宦官吐突承璀等人被誅殺,宰相令狐楚、皇甫镈等人被免去職務,甚至被直接貶到海南島。唐穆宗李恒即位後,毫無作為,而且特别喜歡玩,“宴樂過多,畋遊無度”,結果導緻朝政敗壞,天下重新陷入動亂的局面。
唐穆宗的快樂生活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長慶二年十二月,他在打馬球的時候出現意外,突然得了暴病。一個多月後,年僅30歲唐穆宗死于宮中。唐穆宗死後二十多年,他的異母弟李忱即位,也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公布了父皇死亡的真相,“憲宗皇帝晏駕之夕,上(唐宣宗)雖幼,頗記其事,追恨光陵(指唐穆宗)商臣之酷”。
“商臣之酷”是個曆史典故,指的是楚穆王(名商臣)殺死自己的父王楚成王,奪取王位。唐宣宗的意思很明白,三哥李恒就是殺死父皇的主謀,他為此下诏,“罷公卿朝光陵及忌日行香”,同時懿安皇後郭氏暴死。
參考資料:1.《舊唐書》;2.《資治通鑒》;3.《東觀奏記》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衆号:縱橫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