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才是真正的謀殺者

作者:和光讀書

臘月十五已經過去兩天了,我一直猶豫着這篇文章我要不要寫……

我六、七歲的時候好友萍的嫂子上吊自殺了,這在當時的村子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當時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村子裡誰家娶媳婦嫁姑娘就如同趕集那般熱鬧,後來誰家死了人也不例外門外占滿了面無表情的村裡人。不時的還會竊竊私語。

大清早人們剛剛吃完早飯的光景,一個消息在村子裡傳開了,萍的嫂子上吊了,不一會功夫她家的大門口已經被人們圍的水洩不通了,當然我也更不例外的去了。隻見萍的大哥慌裡慌張的跑着,露出難以言說的表情。隻聽旁邊的人說:昨晚兩口子打了一晚上仗,今天起早媳婦就去西山上吊了,可憐那個三歲的男娃了……往下再說啥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我早就知道萍的哥嫂整日吵架,或者兩人會大打出手,他們家幾乎沒有幾日的安甯,萍的嫂子也是很厲害的,被她哥哥打了就會去萍的媽媽家去鬧,有時娘家人也會來了一起去鬧。村子幾乎也是被他們的事弄得有了生氣似的,最少茶餘飯後有了談資。

因為小孩子對什麼事都不求甚解,隻是有了吃和玩的别的都不是大事了。偶爾會看到萍無精打采的出來,會說“我哥嫂又打仗了”……

直到出了這麼大的事,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萍的哥嫂結婚不長時間兩個人就出現了各種沖突,并且越演越烈的吵鬧更新為大打出手,其中萍的嫂子回去娘家好多次就是想離婚,“離婚”二字在當時無異于地震一般,誰家的孩子離婚了,這一家都被村子的人瞧不起,甚至小孩吵架都會說你家有離婚的如何如何……就這樣循環往複的吵着鬧着,直到有了一個男孩,可是生活并沒有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有一絲轉機,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萍的嫂子又一次回了娘家,可能娘家人也是實在不忍心看到女兒受這個苦了,同意了女兒起訴離婚。當時的婚姻法和現在一點也不一樣,隻要有一方不簽字,這婚是無論如何也離不成的。于是萍的父母堅決不支援兒子離婚。就這樣這個婚姻成了拉鋸戰,萍的嫂子也是在回去回來的路上折騰着……

有一次小兩口的戰争上升為兩個家庭的事,萍的爸爸被打的擡了回來,不管怎麼挨打萍的父母拒絕簽字讓兒子離婚。這一次萍的嫂子在娘家呆了幾個月,孩子都不管了,由萍的母親給帶着。

怎麼回來的我倒是忘了,隻是萍的嫂子回來就不愛說話了,甚至連笑都沒有了。日子就這樣不鹹不淡的過了一陣子,終于演變成自殺了。

這件事已經過去五十多年了,每年到了臘月十五這一天我就會不自然的想起萍的哥嫂,嫂子死後哥哥再也沒有結婚,自己帶大了兒子。沒到六十歲就得肝硬化去世了。這一樁婚姻終結了兩個人的幸福。到底誰是悲劇的推手,是萍的哥哥還是萍的父母,仔細想來他們也沒錯,隻是想維持這段婚姻而已。

面子有時是好事,能讓人努力向上,有時起反作用,毀了自己更毀了别人……

法治健全了,婚姻法适合所有的人了,婚姻自主的時代,要是萍的哥嫂還活着會咋樣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