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黨案是明初的四大案之一,也是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的又一次大規模屠殺功勳大将的事件。關于這件事情的起因,曆來主流觀點是認為,藍玉自身的驕傲放縱,以及朱元璋為太子朱标鋪平道路是其主因所在,但事實上在這件事情的背後,有一個人是不可忽視的,他就是後來的永樂皇帝朱棣。

朱棣在這起排除異己的政治鬥争中,雖然不是台前的操刀者,而是幕後的磨刀者。
早在朱元璋在世的時候,朱棣早就暴露出自身觊觎皇位的狼子野心。尤其是在高僧姚廣孝入住燕王府之後,其行迹逐漸不軌,時時屏人語。
而這一切都被太子朱标所倚重的心腹大臣藍玉所洞察到。他是太子妃的舅父,自然會時時刻刻地站在太子這一邊。這也就是說,朱棣和朱标、藍玉之間存在着不可調和的沖突。
但在朱元璋沒駕崩之前,朱棣始終把自己的野心隐藏得很好,韬光養晦、不露聲色,在太子朱标面前甚為恭謹,對于其他的兄弟也是十分謙卑。
在朱棣就藩北平的頭幾年,北邊的軍務都是由其嶽父徐達來主持,徐達病逝之後,頂替而來的是大将軍馮勝和藍玉。這兩人同朱棣之間都算不得是同一個戰壕的盟友,朱棣自然心裡會想着将他們除之而後快!
洪武二十年,馮勝征讨蒙元大獲全勝之後,突然有人告發他私藏良馬,惹得朱元璋勃然大怒,當即下令,收掉他的大将軍印,從此以後馮勝手中不再掌握大軍了,後來又因為同其女婿周王朱橚私會,而導緻謠言四起,直接被朱元璋賜死。
雖然史書沒有直接說明告發者是誰,但從誰是獲利者的角度來思考,很有可能是朱棣一直在背後搞鬼!
至于藍玉,在洪武二十年被拜為大将軍之後,曾經用良馬去向朱棣獻媚,但卻被反受一擊,兩人從此嫌隙更生。藍玉偷偷告訴太子朱标稱燕王陰有不臣之心。
但很快太子朱标就病逝,朱棣趁機前往京城,對朱元璋說諸公侯驕恣不法,恐有尾大不掉之患。朱元璋就此又起了猜忌諸位功臣的心。
而當時藍玉又因為功勞大,而驕縱不法。起初朱元璋念其同太子朱标關系不錯,是以隻是責怪了一番而已。
可不久後,就有人告發藍玉造反,最終其被朱元璋下令捕殺,自公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達一萬五千多人。這背後也很大機率就是朱棣在搞鬼,他利用朱元璋猜忌功臣的心理,不斷地在旁邊鼓動着,最終導緻了這場慘案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