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偉再喊新口号 “并購計劃”能否支撐貴州醇的小目标?

8月本是啤酒旺季,而最近貴州醇推出“并購計劃”則讓酒圈視野再度聚焦醬酒熱。關于該計劃,貴州醇董事長朱偉在社交媒體個人号表示主要目的就是進一步擴大産能,并提出貴州醇2025年産能目标是五萬噸。

此前,朱偉曾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貴州醇将在下半年開啟“并購模式”,隻并大企業,不并小企業。其中,朱偉明确回應“大企業”的标準,即釀酒産能不低于5000噸。

對此,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貴州醇想要收購稍所謂“大企業”并不簡單,首先需要成為省級龍頭,并且需要更強的資金支援。

欲掀并購潮

此次“并購計劃”出自酒業網紅朱偉之口,計劃内容也格外宏大且吸睛。既要在2025年奔赴五萬噸産能,也提出目标企業需滿足“大企業”和醬香酒企的嚴苛要求。

該計劃的釋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據朱偉披露,“并購計劃”釋出後,在23小時内469位網友給出了評論和建議。多數網友提到了各地不同酒企,以提供并購建議,甚至有網友極為調侃地推薦茅台、五糧液等“大企業”。但也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小小貴州醇,不被并購就不錯了”“螞蟻吃大象”等。

不過評論區出現的酒企來自全國各地,體量不一,甚為混亂。翌日,朱偉明确回應了“大企業”的标準,即釀酒産能不低于5000噸。

對此,界面記者緻電朱偉,但對方以不便透露過多資訊拒絕了采訪。

在朱丹蓬看來,朱偉“隻并大企業”的理念非常對。如果并購小企業,可能帶來的隻是一個包袱,而如果并購大企業,則會産生協同效應,達到強強聯合,将促進貴州醇的發展。

盡管收購大企業從一定程度上是對于企業發展起到有力助推,但業内人士指出,盡管有利于企業發展,但是對于目前的貴州醇以及朱偉而言,并非一件易事。無論是從資金層面,還是融合層面,均将面臨一定挑戰。

除了“隻并大企業”的豪言壯語,朱偉的并購計劃劍指醬酒版塊。對于網友提問并購濃香酒企還是醬香酒企,朱偉則是重要的話說三遍,反複強調“醬香,醬香,醬香”。

記者注意到,貴州醇的“并購計劃”并非突如其來。此前朱偉曾提出貴州醇的“小目标”, 2025年實作銷售額突破100億元、七八年實作市值2000億元。此外,貴州醇将以兩年為時間節點收購一家企業,同時三年籌備上市,計劃五年内完成。“千億市值”小目标出現後,“并購計劃”則如同必經之路般出現。

不過就如同當初的千億小目标一樣,此次計劃仍令人抱有疑問。部分業内人士認為,産能超5000噸的酒企在醬酒闆塊中屈指可數。其中,5000噸體量相當于武陵醬酒新擴産能,而貴州醇目前并不具有并購高産能、大體量酒企的實力,最終可能還是收購一些中小酒企。

做大做強夢

短短幾行字顯然無法解析“并購計劃”的全貌,雖然朱偉拒絕了記者的采訪,但通過朱偉在高曝光量下的種種發言,仍能理出一些“并購計劃”的背後原因。

朱偉在社交媒體個人号上披露貴州醇今年1-4月業績情況,預計淨利潤在1.5億-2億之間,接近去年全年。公開資料顯示,去年貴州醇實作利稅過億,銷售增長206%,實作扭虧。不過貴州醇的銷售資料始終不曾被披露,同時從現有業績情況看,貴州醇盡管一直在自我成長,卻難以跻身行業前列。尤其“千億小目标”正站在前方,“并購計劃”自然被提上了貴州醇日程。

此外,朱偉的“大企業”執念更多與産能聯系在一起,而産能又是朱偉眼中的醬酒首務。8月9日,朱偉在今日頭條個人号中表示: “關于貴州醇此次并購,目的很簡單:進一步擴大産能!貴州醇2025年産能目标是五萬噸,一方面立足于自建,一方面立足于收購。醬酒企業之間競争,得産能者得天下——産能低于兩萬噸的酒企,未來都沒什麼大前途。”

有趣的是,朱偉曾在今年5月時表示,貴州醇2025年目标是醬酒産能4萬噸,銷售突破100億。此外,根據公開消息,貴州醇今年已實作釀酒産能1.25萬噸,其中九成為醬酒。盡管産能現實跟夢想之間仍有距離,但“并購計劃”顯然讓朱偉充滿信心,把貴州醇的産能目标擡高了整整一萬噸。

産能無疑是醬酒的重要議題,不過醬酒發展也并不唯産能一條。今年春糖期間,有業内人士提到,目前醬酒正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但3-5年後進入下半場,市場競争更加激烈,進入品牌厮殺時代,獨幕喜劇牌會被淘汰,品牌開始規模集中更加明顯。

恐成南柯一夢

無論是千億目标,還是五萬産能,朱偉夢想中的貴州醇大有可為。但自身建設有限加上行業環境緊張,似乎對這項“并購計劃”并不友好。

在首次釋出該計劃的評論區下,衆多網友廣提建議,被點名的酒企分布四川、貴州、河南等多地,甚至有網友提問是否考慮東北地區的酒企。是以也有業内人士認為此次計劃與貴州醇的全國化布局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醇的确難以走出省外。界面記者在北京多家商超、餐館走訪中,貴州醇總是缺席。有經銷商表示,由于購買貴州醇的消費者太少,是以進貨上有所保留。

對于通過“并購計劃”實作全國化的觀點,朱丹蓬認為,貴州醇隻是一個區域型酒企,全國基本沒有太大可能性。整體來看,在中國白酒進入一個大分化的節點之後,一些區域型中小型企業要去做大做強、做精做透,而全國化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此外,貴州醇尋找并購企業也許又将面臨另一個尴尬處境。在白酒營銷專家晉育峰看來,在省級龍頭企業自身有上市機會的情況下,沒有必要被貴州醇并購,省内地方品牌的優勢也并不突出。從白酒行業整體看,大規模并購的空間也很有限。

據了解,目前白酒行業尤其是醬酒行業處于收購密集期。今年6月,衆興菌業、怡亞通、吉宏股份等多家資本紛紛“染醬”。在業内人士看來,白酒企業盈利能力強、現金流表現較好,同時目前醬酒熱持續,帶動更多企業加速布局醬酒。但目前白酒行業不斷集中頭部,中小酒企發展更加困難。

“說白了還是需要錢,有錢才能去談并購。但是所謂的大企業,貴州醇隻能去做省級龍頭,才有機會去并購它。比如讓貴州醇并購洋河、酒鬼酒,這些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朱丹蓬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