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伟再喊新口号 “并购计划”能否支撑贵州醇的小目标?

作者:酒死了

8月本是啤酒旺季,而最近贵州醇推出“并购计划”则让酒圈视野再度聚焦酱酒热。关于该计划,贵州醇董事长朱伟在社交媒体个人号表示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扩大产能,并提出贵州醇2025年产能目标是五万吨。

此前,朱伟曾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贵州醇将在下半年开启“并购模式”,只并大企业,不并小企业。其中,朱伟明确回应“大企业”的标准,即酿酒产能不低于5000吨。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贵州醇想要收购稍所谓“大企业”并不简单,首先需要成为省级龙头,并且需要更强的资金支持。

欲掀并购潮

此次“并购计划”出自酒业网红朱伟之口,计划内容也格外宏大且吸睛。既要在2025年奔赴五万吨产能,也提出目标企业需满足“大企业”和酱香酒企的严苛要求。

该计划的发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据朱伟披露,“并购计划”发布后,在23小时内469位网友给出了评论和建议。多数网友提到了各地不同酒企,以提供并购建议,甚至有网友极为调侃地推荐茅台、五粮液等“大企业”。但也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小小贵州醇,不被并购就不错了”“蚂蚁吃大象”等。

不过评论区出现的酒企来自全国各地,体量不一,甚为混乱。翌日,朱伟明确回应了“大企业”的标准,即酿酒产能不低于5000吨。

对此,界面记者致电朱伟,但对方以不便透露过多信息拒绝了采访。

在朱丹蓬看来,朱伟“只并大企业”的理念非常对。如果并购小企业,可能带来的只是一个包袱,而如果并购大企业,则会产生协同效应,达到强强联合,将促进贵州醇的发展。

尽管收购大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企业发展起到有力助推,但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是对于目前的贵州醇以及朱伟而言,并非一件易事。无论是从资金层面,还是融合层面,均将面临一定挑战。

除了“只并大企业”的豪言壮语,朱伟的并购计划剑指酱酒版块。对于网友提问并购浓香酒企还是酱香酒企,朱伟则是重要的话说三遍,反复强调“酱香,酱香,酱香”。

记者注意到,贵州醇的“并购计划”并非突如其来。此前朱伟曾提出贵州醇的“小目标”, 2025年实现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七八年实现市值2000亿元。此外,贵州醇将以两年为时间节点收购一家企业,同时三年筹备上市,计划五年内完成。“千亿市值”小目标出现后,“并购计划”则如同必经之路般出现。

不过就如同当初的千亿小目标一样,此次计划仍令人抱有疑问。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产能超5000吨的酒企在酱酒板块中屈指可数。其中,5000吨体量相当于武陵酱酒新扩产能,而贵州醇目前并不具有并购高产能、大体量酒企的实力,最终可能还是收购一些中小酒企。

做大做强梦

短短几行字显然无法解析“并购计划”的全貌,虽然朱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但通过朱伟在高曝光量下的种种发言,仍能理出一些“并购计划”的背后原因。

朱伟在社交媒体个人号上披露贵州醇今年1-4月业绩情况,预计净利润在1.5亿-2亿之间,接近去年全年。公开数据显示,去年贵州醇实现利税过亿,销售增长206%,实现扭亏。不过贵州醇的销售数据始终不曾被披露,同时从现有业绩情况看,贵州醇尽管一直在自我成长,却难以跻身行业前列。尤其“千亿小目标”正站在前方,“并购计划”自然被提上了贵州醇日程。

此外,朱伟的“大企业”执念更多与产能联系在一起,而产能又是朱伟眼中的酱酒首务。8月9日,朱伟在今日头条个人号中表示: “关于贵州醇此次并购,目的很简单:进一步扩大产能!贵州醇2025年产能目标是五万吨,一方面立足于自建,一方面立足于收购。酱酒企业之间竞争,得产能者得天下——产能低于两万吨的酒企,未来都没什么大前途。”

有趣的是,朱伟曾在今年5月时表示,贵州醇2025年目标是酱酒产能4万吨,销售突破100亿。此外,根据公开消息,贵州醇今年已实现酿酒产能1.25万吨,其中九成为酱酒。尽管产能现实跟梦想之间仍有距离,但“并购计划”显然让朱伟充满信心,把贵州醇的产能目标抬高了整整一万吨。

产能无疑是酱酒的重要议题,不过酱酒发展也并不唯产能一条。今年春糖期间,有业内人士提到,目前酱酒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3-5年后进入下半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进入品牌厮杀时代,小品牌会被淘汰,品牌开始规模集中更加明显。

恐成南柯一梦

无论是千亿目标,还是五万产能,朱伟梦想中的贵州醇大有可为。但自身建设有限加上行业环境紧张,似乎对这项“并购计划”并不友好。

在首次发布该计划的评论区下,众多网友广提建议,被点名的酒企分布四川、贵州、河南等多地,甚至有网友提问是否考虑东北地区的酒企。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计划与贵州醇的全国化布局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醇的确难以走出省外。界面记者在北京多家商超、餐馆走访中,贵州醇总是缺席。有经销商表示,由于购买贵州醇的消费者太少,因此进货上有所保留。

对于通过“并购计划”实现全国化的观点,朱丹蓬认为,贵州醇只是一个区域型酒企,全国基本没有太大可能性。整体来看,在中国白酒进入一个大分化的节点之后,一些区域型中小型企业要去做大做强、做精做透,而全国化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此外,贵州醇寻找并购企业也许又将面临另一个尴尬处境。在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看来,在省级龙头企业自身有上市机会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被贵州醇并购,省内地方品牌的优势也并不突出。从白酒行业整体看,大规模并购的空间也很有限。

据了解,目前白酒行业尤其是酱酒行业处于收购密集期。今年6月,众兴菌业、怡亚通、吉宏股份等多家资本纷纷“染酱”。在业内人士看来,白酒企业盈利能力强、现金流表现较好,同时目前酱酒热持续,带动更多企业加速布局酱酒。但目前白酒行业不断集中头部,中小酒企发展更加困难。

“说白了还是需要钱,有钱才能去谈并购。但是所谓的大企业,贵州醇只能去做省级龙头,才有机会去并购它。比如让贵州醇并购洋河、酒鬼酒,这些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朱丹蓬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