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曲中有山河?中外青年探索國歌往事

作者:南方周末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一段洪厚的男低音響起,仿佛歌唱者就在耳邊。但是,一段段昏黃并閃爍着白點的畫面,又表明聲音來自一個久遠的年代。

當得到這段由唱片灌錄的視訊時,土庫曼斯坦姑娘克麗絲·格裡戈良(Kristina Grigoryan)異常激動。在2021年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上海行”項目的支援下,克麗絲帶上錄影機開始了一場尋找中國國歌往事的探索之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前夕,由克麗絲導演的動畫短片《新中國之歌》火了起來。時隔80多年,又一次将《義勇軍進行曲》及其誕生的故事推向世界。

<h3>“這支歌叫做‘起來’ ”</h3>

那是1940年夏天的一個夜晚,美國紐約羅易桑露天音樂廣場上,現場六七千名觀衆翹首以待。

“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國歌曲獻給正在戰鬥的中國人民,這支歌叫做‘起來’!”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Paul Robeson)先是用中文演唱了一遍《義勇軍進行曲》。

全場掌聲雷動,觀衆紛紛要求他再唱一遍。于是,羅伯遜又用英文唱了一遍《義勇軍進行曲》。散場後,衆人一邊哼唱着“前進!前進!前進進!”一邊走回家。

那一夜之後,《義勇軍進行曲》開始在美國的進步人士群體中傳唱。1941年,更名為《起來》的英文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開始在紐約等地發行。

一次偶然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活動外方指導老師奧黛·阿瓦迪亞(Odet Abadia)看到了錄制于1940年的紐約音樂會影像。

奧黛在中國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時間,這也是她第二次參與“看中國”活動。她立刻将這段“國歌往事”推薦給了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田洪敏、克麗絲。

克麗絲來自土庫曼斯坦,正在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讀二年級,她活潑開朗,喜歡拍攝、旅遊、探索中國各地的文化名勝。當時,克麗絲、田洪敏這對跨國學姐學妹正為拍攝一部建黨百年的影像作品而興奮和忐忑不安。

“這個選題很宏大,我們不知應當以怎樣的方式去呈現‘國歌’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為了更好地拍攝《新中國之歌》,克麗絲和田洪敏走訪聶耳故居、聶耳音樂廣場、百代小樓、田漢廣場以及國歌博物館等地,用錄影機還原那段消逝的歲月。

曲中有山河?中外青年探索國歌往事

動畫短片《新中國之歌》攝制現場

她們還搜集了十餘萬字的文字資料,修複了幾千張老圖檔。最後,她們決定以定格動畫這樣一個靈活有趣的方式創作短片《新中國之歌》。

從“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到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新中國之歌》不僅講述了中國國歌誕生的曆史往事,還生動還原了《義勇軍進行曲》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故事。

<h3>“一種連接配接自由人民的紐帶”</h3>

“在拍攝過程中,我對中國的曆史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對一名外國人來說,我算是‘半個’曆史專家了。”克麗絲表示,音樂由語言傳唱卻可以跨越語言、種族和國界。

得到指導老師奧黛·阿瓦迪亞提供的保羅·羅伯遜演唱《義勇軍進行曲》的線索後,克麗絲與田洪敏又将探索的目光瞄準了大洋彼岸。

那是1940年夏天,時年31歲的愛國音樂家劉良模赴美宣傳抗戰。在紐約,他結識了有“世界歌王”之稱的保羅·羅伯遜。

“我們黑人和中國人民同樣是被壓迫的民族,我們要向堅決抗日的中國人民緻敬。我要學會幾首中國歌;我要把中國人民的歌曲唱給全美國和全世界的人聽。”羅伯遜向劉良模問起中國抗戰狀況後說。

1937年7月,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争後,遠在大洋彼岸的保羅·羅伯遜注視着中國局勢,他也在不同的集會上公開聲讨日本的侵華戰争。

與劉良模相識後,羅伯遜開始跟着他一字一句的學唱中國歌曲,包括當時已在中國廣為傳唱的《義勇軍進行曲》。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後,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力量。羅伯遜與劉良模組織的“華僑青年歌唱隊”,以歌唱、演講等多種形式介紹中國人民正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抗日戰争。同年由羅伯遜主唱的《義勇軍進行曲》等多部中國抗戰歌曲錄制出版。

這套唱片共3張,收錄了《鳳陽花鼓》《大路歌》《到敵人後方去》等6首中國歌曲, 唱片封面以長城牆磚圖案為背景,印有抗戰時期中國士兵和兒童的形象。這套唱片統一命名為《起來》,副标題為英文,意為“新中國之歌”。

曲中有山河?中外青年探索國歌往事

1941年,唱片《起來》在美國發行

時隔80年後,這套唱片的英文副标題又被克麗絲和田洪敏為新攝制的動畫短片命名,以此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呼吸、共命運”的峥嵘歲月。

從工廠工廠中的房間、餐館酒吧到田間農場,《義勇軍進行曲》等中國抗戰歌曲開始在美國廣為傳唱。

“中國已經從新的群衆傳唱運動中發現了反抗敵人的力量源泉。”宋慶齡在唱片的扉頁上寫道,“我很高興得知保羅·羅伯遜将一些最好的歌曲翻唱給美國人,這是我國所有人民發出的聲音……願我們的老民謠和融合東西方音樂形式的新歌曲成為另一種連接配接自由人民的紐帶。”

保羅·羅伯遜等人将唱片發行部分收益,捐贈給了宋慶齡擔任主席的“保衛中國同盟”,用于支援中國抗戰。

<h3>“紙短情長”背後曆史遺憾</h3>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活動外方指導老師奧黛·阿瓦迪亞頗為驚訝地說,“身邊的很多中國朋友卻并不了解它。”

在攝制完成《新中國之歌》時,克麗絲與她的中國夥伴田洪敏也恨“紙短情長”——受紀錄片時長等因素的限制,未能完整地講述保羅·羅伯遜與中國國歌的故事。

不過,随着動畫短片《新中國之歌》在海内外熱播,中外青年已開始攜手探索國歌往事,共同追溯那段生死與共的峥嵘歲月:聶耳、田漢、保羅·羅伯遜等已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平台上的熱詞。

羅伯遜的父親是從奈及利亞被販賣到美國南方種植園的黑奴。南北戰争期間,老羅伯遜逃離了奴隸種植園,參加了南北戰争,進入大學讀書并在畢業後成為一名牧師。

曲中有山河?中外青年探索國歌往事

保羅·羅伯遜

種族主義在美國曆史上總是揮之不去。少年時,羅伯遜依靠專業球賽和劇場演唱的收入,支付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費并于1923年取得法律學位,但由于強烈的種族區隔,羅伯遜無法在律師界施展抱負,隻好繼續在劇院表演謀生。

羅伯遜一生投身反對法西斯主義、追求少數族裔平等權利的事業。他曾被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授予勳章,也曾獲得過蘇聯政府頒發的斯大林和平獎。

羅伯遜不遺餘力地支援中國抗戰,與中國有着更深的情感淵源。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立即緻電毛澤東主席,“我們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因為它是争取世界和平與人類自由的一個偉大力量。”

“前進!前進!(March On! March On)”,發完電報後,羅伯遜高興地與朋友在大街上唱起《義勇軍進行曲》,并開始準備他的中國之行。

但麥卡錫主義甚嚣塵上,1950年,他就被取消了出國護照,還被美國各大劇院列入禁演名單,風雲一時的羅伯遜逐漸消失在公共空間中,直到1976年1月不幸離世。

羅伯遜一生未能踏上中國的土地,卻一直期待着他的中國之行。1958年4月,羅伯遜在《緻中國人民的一封信》中寫道,“我盼望着有一天能夠來到你們的國土向你們表示我的敬意,但願這一天快點到來。”

<h3>穿透時光的力量</h3>

“羅伯遜的故事值得世界銘記。”做出拍攝《新中國之歌》的決定之後,克麗絲也覺得極富挑戰,“影片涉及國歌的曆史,難以進行實地拍攝,甚至影像資料都很少,更多的是圖像和文字。”

與指導老師奧黛、制片人田洪敏商量後,克麗絲決定用動畫短片的形式展現《新中國之歌》,并轉變叙述地視角,将鏡頭從聶耳、田漢轉移到劉良模、保羅等人身上,進而突出《義勇軍進行曲》的國際影響力。

裁剪、聚焦、拍攝、檢查,克麗絲帶領攝制團隊用大量的照片和動畫圖案,一幀幀地讓曆史資料動了起來。

2021年9月26日的展映式上,《新中國之歌》壓軸出場,克麗絲和田洪敏緊張、忐忑又欣喜。她們擔心,盡管定格動畫能夠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但是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曲中有山河?中外青年探索國歌往事

動畫短片《新中國之歌》海報

“如果播放器出現問題,畫面可能會卡住。”制片人田洪敏甚至還擔心播放器出現技術故障。

首映式上,《新中國之歌》赢得了業界專家的好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所副所長朱新梅指出,通過挖掘一段不為人知的中國國歌國際傳播的故事,這部短片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兩國民間友好交往,将對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音樂與畫面、曆史與現實、清新與厚重,交織彙成一曲激蕩人心的旋律。”作為“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組委會委員,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執行院長蔣為民認為,《新中國之歌》全片以定格動畫技術的獨特呈現方式,重構了靜态文獻資料,重制了這首著名歌曲在當年電影中、在中華大地上,以及流傳到美國之後的不同演唱版本。

新穎活潑的形式也獲得中外廣大青少年網友的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李政認為,短片《新中國之歌》在網絡上廣泛傳播,也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中國國歌背後蘊含的精神力量。加拿大網友安德魯表示,短片用頗具創意的方式為外國觀衆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曆史的新角度,既有趣又生動。

新中國成立72周年之際,《新中國之歌》将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上海大學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深圳雅文教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正式公開展映。

南方周末記者 于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