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整體業績上漲20%以上
0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四大藥商半年報釋出</h1>
截止目前,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九州通四大藥商已釋出2021年半年報,營收情況來看均有所上漲。
國藥控股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内,國控實作營業收入220.75億元,同比增長25.92%;歸母淨利潤7.66億 元,同比增長23.56%。從業績情況來看,其恢複并趕超2019年的同期水準,基本擺脫了疫情及政策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
華潤醫藥
華潤醫藥業務覆寫醫藥工業、醫藥分銷、醫藥零售三大闆塊。報告期内,華潤總收入同比增長28.1%至1,144.9億港元,淨利潤40.9億港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分銷闆塊實作分部收益963億港元,同比增長27.2%;零售業務實作分部收入36億港元,同比增長20.1%。
上海醫藥
上海醫藥主營業務覆寫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2021年上半年,上藥實作營業收入1,052.37 億元,同比增長20.73%,歸母淨利潤35.68億元,同比上升46.05%。其中,醫藥商業實作收入926.35億元,同比增長22.71%,淨利潤貢獻利潤13.33億元,同比增長23.86%;
九州通
報告期内,九州通實作營業收入619.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70%;淨利潤22.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05%(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21.7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55%)。
總的來看,随着2021年醫藥市場的複蘇,各家的營收情況都有20%-30%的上漲。此外,随着帶量采購的常态化推進,各家都采取了一定的轉型政策,加強外部合作;而處方外流及分級診療政策加速推進也讓四大藥商對于院外零售市場的重視度提升,今年上半年也均有布局。
02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積極承接集采工作</h1>
據公司釋出的2021年半年報,國藥控股在北京地區醫藥商業中規模優勢明顯,已經實作北京地區二、三級醫院的 100%覆寫,并覆寫超過 5000 家的基層醫療機構。随着醫療改革的深入,市場剛性需求持續提升,國藥在北京地區的醫療直銷業務穩定發展。
公司半年報稱,二三級醫院直銷受國談降價、帶量采購降價等影響較大,國控主要通過做好帶量采購及國談産品配送争取工作,以搶占品種銷售市場機會。這一規劃效果明顯,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内國控相關業務闆塊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呈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長 41.32%。
在積極争取集采配送工作機會之餘,國控開始着手利潤更高的創新藥業務。半年報顯示,國藥正積極探索營銷服務模式創新轉型,持續關注重點廠家創新藥、特效藥準入情況。報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國控華鴻與全新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引入抗惡性良性腫瘤創新品種。
此外,國藥控股在麻精藥品和血液制品市場上占據明顯優勢。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麻精藥品管道依然保持龍頭地位,市場佔有率穩定在70%以上,業務覆寫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報告期内銷售額同比增長 25.79%。
半年報顯示,雖然醫藥分銷占國藥控股95%以上份額,但公司已經開始注重全産業鍊布局,今年5月新設工業發展部,相關業務報告期内銷售額同比增長16.12%,淨利潤同比增長 6.04%。
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華潤醫藥分銷網絡已覆寫至全國28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客戶數量近11萬家,其中包括二、三級醫院8,771家,基層醫療機構客戶近6萬家。
目前,華潤醫藥擁有分銷業務擁有物流中心171個,在北京和上海設有物流總倉;具備全國溫控藥品的存儲配送能力,借助自主開發的智能物流平台ILP,整合WMS、TMS、冷鍊系統等,實作業務資料回報與訂單傳輸,可以滿足疫苗商品、血液類制品及特殊要求溫控産品的全程管理。同時,華潤醫藥在物流平台的數字化建設方面展開專項項目,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整合物流資源,并為廠商及委托方提供數字化、可視化的三方物流服務。
面對帶量采購,華潤亦積極參與帶量采購的藥品配送,半年報顯示,華潤目前已與多家産品已認證一緻性評價的醫藥企業達成合作。
對外合作方面,華潤集團也在加強進口品種的引進,報告期間内與羅氏等多家跨國藥企建立戰略合作,獲得多個重磅産品的全國總經銷權、戰略經銷權與進口代理。此外,本集團還與大鵬、三井開展跨境電商合作,不斷推動國際業務發展。
上海醫藥半年報稱,上藥擁有直接網絡覆寫全國 24 個省市、集約化和資訊化程度較高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同時通過工商業一體化的共享與互惠模式,服務自有制藥業務推廣。
和國控以及華潤相似的,上海醫藥也積極尋求創新藥方面的合作機會。報告期内,上海醫藥成功新獲武田、諾和諾德等供應商的多個重磅品種的進口總代資格。此外,上海醫藥旗下的上藥控股作為百時美施貴寶新獲批上市的免疫惡性良性腫瘤藥物“逸沃”在中國境内唯一進口商,與廠家針對免疫惡性良性腫瘤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此外上海醫藥還達成了與德琪醫藥的合作,為對方提供臨床試驗支援、保稅進口、全國分銷、供應鍊優化以及創新增值服務,加速德琪醫藥新産品的商業化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上海醫藥還通過合資合作方式進入疫苗生産領域,報告期内相關業務闆塊實作銷售收入22.84 億元,同比增長 4.93%。上海醫藥認為,目前二類疫苗銷量主要還是受到疫情防控的一定影響,但未來仍具有較好的發展空間,公司下一步将進一步将産業鍊從進口分銷延伸至生産與研發,搶抓機遇戰略布局疫苗領域。此外,上海醫藥作為領投方參股的創新疫苗研發公司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已啟動全球多中心的 III 期臨床試驗。
随着國家集采的推出,九州通也積極參與。第四批集采中,公司在29個省份取得315個配送權,其中省獨配送權14個,第五批集采在28個省份取得315個配送權,其中省獨配送權7個。
此外,報告顯示,2016 年 9 月,九州通參股投資愛美客,2020 年 9 月,愛美客順利完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闆挂牌上市,上市後市場表現良好。2021上半年,九州通下屬企業九州通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主力華熙生物醫美業務落地。“愛美客”與“華熙生物”共同成為九州通合作夥伴,推動公司醫美業務的發展。
03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3">發力零售市場</h1>
除積極應對帶量采購之外,在處方外流和分級診療的推進下,四大藥商也不約而同的加強院外零售市場的布局,投入DTP藥房、數字化藥房。
在零售這一塊,國藥基礎深厚,半年報顯示,公司零售直銷業務已經覆寫全國 500 強連鎖和衆多單體藥店,直接管道覆寫超3萬家門店,管道延伸共覆寫超過8萬家門店,報告期内相關領域銷售額同比增長8.26%。
政策利好零售市場,國藥股份正積極推進零售終端的開發與覆寫,同時加大銷售網絡的拓展力度,根據市場情況尋求拓展零售合作項目。為推進零售市場戰略布局,國藥積極推動專業化藥房開辦工作,預計年内将正式營運。
2021年上半年,華潤醫藥零售業務實作分部收入36億港元,同比增長20.1%。零售闆塊業務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高值藥品直送業務業務收入增速較快,華潤醫藥的的DTP業務2021年上半年實作收益約人民币2,096百萬元,同比增長約21.3%。
報告期間内,華潤醫藥打造了DTP背景一體化營運和藥學服務平台,完善輸注中心建設模闆,同時,對零售門店持續加強經營規劃和标準化管控,完善零售業務ERP系統覆寫,并積極拓展優化DTP等專業藥店布局。報告期間,華潤醫藥還在江蘇落地中醫養生等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的藥診康綜合體。截至2021年6月30日,華潤醫藥共有846家自營零售藥房,其中DTP專業藥店總數已達203家,覆寫中國89個城市。
除推進專業化藥房的業務外,華潤的另一發展重點是發揮工業品規+商業區域化組合優勢,利用華潤醫藥工業在OTC領域的産品品規優勢,助力拓展終端市場。此外,華潤醫藥為拓展零售業務場景,還在積極開網際網路業務。報告期間内,B2B線上平台「潤藥商城」交易額達人民币138億元,較同期增長24%。同時,華潤醫藥還在為終端客戶提供B2C、O2O營運、供應鍊金融、虛拟聯合庫等服務,截至本期末已有近1,000家社會藥店試用華潤代營運服務。
上藥在零售闆塊也早有積累,報告顯示,上海醫藥擁有國内領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藥品零售業務,覆寫全國16個省區市的2,000多家品牌零售連鎖藥房。
上藥雲健康是上海醫藥孵化的“網際網路+”醫藥商業科技平台,主要以 “DTP 專業藥房”和“網際網路+服務”為基礎發展創新藥、普慢藥提供服務。今年1月,上藥雲健康完成10.33億元B 輪融資,計劃在下半年抓住政策機遇,為旗下全國“益藥·藥房”全力争取“雙通道”資質。
九州通公告稱,公司目前零售業務占比較小,但公司未來将利用已有的供應鍊優勢,通過批零一體化模式及線上線下相結合,賦能公司零售業務,拓展公司數字化零售。
在零售闆塊,九州通于今年1月推出萬店聯盟計劃,依托供應鍊與客戶資源優勢,通過品牌授權的加盟模式,整合集團終端、采購、電商等資源賦能終端藥店。公告稱,這一計劃預計在3年内實作3萬家以上聯盟藥店加盟。截至目前,“萬店聯盟”項目簽約門店已達3237家,至今年年底之前争取超過5000家。此外,九州通還大力拓展 DTP 藥房、 醫院藥房等專業藥房業務。截至期末,已投入營運 2 家 DTP 藥房、2 家重症慢病醫保店、9 家醫 院藥店、11 家院邊店。
醫藥電商闆塊,九州通自主研發推出了智藥通App,報告期内智藥通平台有效供應商為 2328 家,有效覆寫下遊終端客戶14.43萬家。2021年上半年,九州通 B2B 電商業務銷售規模達 81.78 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升至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