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如今已然成了一種現象,無論春夏秋冬,抑或刮風下雨,即使不是節假日,你依然能夠碰到随處可見的各式人等的釣魚人(前提是你所在的地方有資源,緣木求魚的飄過),而釣魚裝備更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
據媒體報告,當今我國垂釣愛好者已經接近一億。這至少反映了兩個側面:其一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其二環境治理真的卓有成效。
或許你曾經說過“姜太公穩坐釣魚台”,或許你也知道“獨釣寒江雪”的雅緻,這些都說明垂釣這項運動古已有之,非今人之獨好。
最近浏覽頭條,看了一些關于釣魚殺生的争論,莫衷一是、各執一詞。
殺生乃佛教五誡之一:嗜酒、偷盜、邪淫、殺生、妄語。所謂佛教原意即為佛陀的教誨,是佛祖開悟之後教導世人修身養性的行為準則。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産業,就此打住。關于五誡還有個小故事是這樣的:有人嗜酒,路過他宅見财生意,遂入室偷竊,遇美婦卧榻,色心頓起,怕醜事敗露,于是殺之滅口,至公家辦案,百般假話。據此可知殺生特指殺人。後世傳教之人推而廣之,泛指一切生物,與我佛慈悲似有偏差:難不成古人茹毛飲血亦是罪過?
見過放生的場景:一群善男信女圍着擺放在地上的各種放生之物,誦經念佛。偶爾有往外蹦的,亦被踢回一堆之中,需待儀式完畢。與供桌上的祭品幾無差别,不過是道具罷了。
黑魚(各地叫法不一,兇猛肉食性魚類)是最常見的放生魚種之一。據媒體科普成年黑魚一天要吃掉相當于自身重量的其它小魚,包括小黑魚。
放生合法與否姑且不論,至少要明白一點鹹水湖是養不了談水魚的。
釣魚是否殺生,見仁見智,在此我更想說的是:與其關心食物鍊上的其它物種,不如更加關注自己的族類,“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建設和諧社會,需要每個人的不懈努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