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王趣聞之我是你爸爸1.1 元順帝是宋恭帝的兒子1.2 永樂帝是元順帝的兒子2.3 明宣宗是建文帝的兒子

在曆史上,皇帝喜當爹的機率很小,但是喜歡傳說皇帝喜當爹的故事卻很多。在中國曆史上,就有宋恭帝、元順帝、建文帝這三位皇帝,被當代人或者後人以傳聞的形式被“喜當爹”。

元順帝是宋恭帝的兒子;永樂帝是元順帝的兒子;明宣宗是建文帝的兒子。

以上三個互相認兒子的謠言,不是來源于現代故事會的編造,而是來自于古人言之鑿鑿的“記載”。

<h1 class="pgc-h-arrow-right">1.1 元順帝是宋恭帝的兒子</h1>

宋恭帝就是南宋的末代皇帝之一趙顯,投降之後受封瀛國公,之後在西藏出家為僧,成為了薩迦派祖師之一的“合尊法寶”,最後因為元英宗的猜忌,于至治三年被賜死于河西。

據正統十三年進士黃溥的筆記《閑中今古錄》記載,宋恭帝趙顯的妻子十分美貌,元明宗和世㻋一見驚豔,于是納為己有,沒想到那個時候趙顯的妻子已經懷孕了,所生下的兒子就是好的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昔宋幼主顯之妻有娠,元明宗見貌美悅之,乃生順帝也。)

那麼這種傳說是不是來源于黃溥的胡編亂造呢?并不是。

帝王趣聞之我是你爸爸1.1 元順帝是宋恭帝的兒子1.2 永樂帝是元順帝的兒子2.3 明宣宗是建文帝的兒子

元順帝

謠言也是有淵源的,數十年前,在大明初代九大塞王之一甯王朱權的《通鑒博論》中,就有關于“元順帝為宋恭帝之子”言之鑿鑿的記載,隻不過和《閑中今古錄》稍有不同。《通鑒博論》記載元順帝本身就為宋恭帝趙顯之妻所生的兒子,出生之時黑夜中綻放光明,于是元明宗就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來撫養。在最後,甯王朱權還借着“國人”的口發表了一番感慨:

國人謂曰帝本宋裔,以報元之滅宋。天道好還,理固然也。

<h1 class="pgc-h-arrow-right">1.2 永樂帝是元順帝的兒子</h1>

按照《蒙古黃金史》中的記載,當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倉皇北逃之時,其妃子來自弘吉喇忒部落的哈吞躲避在甕中,但依舊被明軍抓獲,獻給了朱元璋。當時的哈吞已經懷孕三月,于是她向上天祈禱:請讓我的孩子到十三月的時候再出生。她的祈禱起到了作用,果然在懷孕十三個月之後誕下一子,這就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

這種明太祖喜當爹、朱棣為蒙古後裔的傳說,在蒙古地區廣為流傳。已故的蒙古史專家田清波司铎,19世紀初期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地區搜集資料時發現了兩件1907年抄錄的蒙古手稿。手稿大标題以漢文譯出則為“大明永樂皇帝如何建造北京城”,小标題為“元太子”、“真太子”,其中“元太子”即指燕王朱棣,“真太子”指建文帝朱允炆。

帝王趣聞之我是你爸爸1.1 元順帝是宋恭帝的兒子1.2 永樂帝是元順帝的兒子2.3 明宣宗是建文帝的兒子

永樂帝

同樣的記載,在明清時代的漢族史料中比比皆是,這位來自弘吉喇忒部的元順帝妃子哈吞就是所謂的蒙古族的“碽妃”。

在清初史學家朱彜尊的《靜志居詩話·卷十三》“沈元華條”中,“碽妃”的記載表示,雖然永樂帝常說自己是馬皇後的四子,但按明代《南京太常寺志》記載,在祭祀之中,馬皇後南向立,其它妃子站在在東邊,唯有碽妃站在西邊。朱彜尊本着史學家的嚴謹,孤例不證,本來認為這種事情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後來他讀到了沈大理《南都奉先殿紀事》之後,才發現這種“碽妃生永樂”的說法,并非孤證。沈大理即沈玄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作為大理寺卿,他來拜谒南都奉先殿并作詩描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詩中細緻的描寫了他在奉先殿的所見:

衆妃位東序,一妃獨在西。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齊。一見異千聞,《實錄》安可稽?

也就是說奉先殿中果然如《南京太常寺志》記載的一樣,隻有碽妃獨立西邊。他借着感歎:眼見方能為實,即使《實錄》上面的記載,也不一定正确。

當然,永樂帝是不是碽妃之子,這個是可以讨論的。但是所謂的是元順帝遺腹子,則完全不需要讨論,因為時間點壓根對不上。這也隻是一個謠言。

<h1 class="pgc-h-arrow-right">2.3 明宣宗是建文帝的兒子</h1>

按照明朝梁億的《傳信錄》的記載,我大明的宣宗皇帝實際上為建文帝的兒子。當初南京城破,宣宗皇帝朱瞻基才兩三歲,被宮内的一個老宮女所收養。有一天,這個老宮女讓年幼的宣宗匍匐于地,向永樂皇帝求食。見此場景,永樂皇帝大為感慨,表示:這個天下本來就是你父親建文皇帝,現在你還小,不能繼承皇位。你且等待幾年,這個天下遲早是你的。

帝王趣聞之我是你爸爸1.1 元順帝是宋恭帝的兒子1.2 永樂帝是元順帝的兒子2.3 明宣宗是建文帝的兒子

明宣宗

于是後來,永樂傳位仁宗,仁宗傳位宣宗,天下又回到了朱元璋嫡長子這一脈的手中。

其實,從朱棣對建文帝正兒八經的後代朱文圭的殘酷手段就能發現,這段記載完全是天方夜譚。

這種說法也被編入了《建文朝野彙編》的“傳疑”卷中。對于這種說法,《四庫全書》編纂者非常不屑:

蓋雜采野史傳聞之說……謂宣宗為惠帝之子,尤無忌憚矣。

“喜當爹”雖然荒誕不羁,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宋恭帝、元順帝,還是建文帝,都是曆史上的悲劇帝王。人民群衆往往同情失敗者,是以以一種傳說的方式,讓他們成為“獲勝者”的直系父輩,完成經典的阿Q式精神勝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