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廠衛制度,皇權保障的基礎

明代的衆多創新制度當中,我最佩服朱元璋的就是就是他和他的兒子所創立的廠衛制度,廠衛制度指的是朱元璋為了監視群臣所創立的特務機構,其實朱元璋時代明代的廠衛制度并不完善,隻有一個錦衣衛,作為皇帝監視臣民的機構。他對朱元璋保障自己的權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明初胡惟庸、藍玉等亂臣賊子的落馬和錦衣衛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廠衛制度,皇權保障的基礎

飛魚服

還記得大學士宋濂的故事嗎?宋濂請客朱元璋能準确地說出他吃了什麼、請了誰,座次表都是什麼,把我們這位大明第一大才子吓得直冒冷汗。錦衣衛在明朝一直是神秘的存在,身着飛魚服、來去如蹤。錦衣衛作為皇帝的耳目,充分發揮了耳目的作用,對于打擊明代官員的A錢受賄,違法犯罪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錦衣衛後期也成了濫殺無辜、陷害忠良的爪牙,因為錦衣衛後期受制于另一個機構了。

廠衛制度,皇權保障的基礎

大明錦衣衛

這個機構就是東廠,如果錦衣衛是皇帝的爪牙,那麼東廠就是控制爪牙的幕後大手。東廠全稱東緝事廠。自東廠成立之時其首領就是宦官,是以我說明代宦官是皇帝的乖寶寶。東廠的首領東廠掌印太監,是僅次于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二号人物。中國曆史上,掌權的太監大多都是心理變态的人物。東廠自其成立以來,出現了曹吉祥、魏忠賢等臭名昭著的太監,東廠直接聽命于皇帝,不受司法機關幹擾,他給大明司法獨立性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是東廠的存在讓皇權更加不受幹擾,讓本來就不怎麼勤快的大明皇帝們,更加肆無忌憚得把朝政“皆委托于閹宦”。大家的眼中,東廠存在最大的目的就是陷害忠良、排除異己,實際上他幹的事大多也是這樣。

廠衛制度,皇權保障的基礎

明代宦官

說完了東廠,我們再說另一個機構,西緝事廠,也就是西廠。與東廠相比,西廠存在的時間較短,它隻存在與明憲宗成化年間、明武宗正德年間。明代出現了李子龍案件(據傳這貨是唐朝皇室後裔,一直想複辟),在這個案件中,太監汪直立下大功,憲宗非常滿意,後來成立了西廠,汪直任掌印太監。後來由于西廠勢力太大,威脅到了憲宗,憲宗震驚之餘下令裁撤西廠。本來以為西廠的命運到了盡頭,可是明武宗時,這個貪玩皇帝下令恢複了西廠,受劉瑾節制,五年後劉瑾倒台,武宗如夢方醒,下令裁撤西廠。西廠從成立到撤銷,前後不到10年便消失在了曆史的滾滾洪流當中,而它的死對頭東廠,一直持續到了明朝滅亡。

廠衛制度,皇權保障的基礎

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西場,無論其權力有多大,永遠都隻受命于皇帝,他們的命運完全皆是皇帝一句話,東廠、西廠、錦衣衛是曆史的必然産物,也是皇權加強的必然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