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作者/蘇露鋒《從朝臣到廠衛》

編輯/劉靜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提出“厚黑學”的近代學者李宗吾,在《心理與力學》一書中指出: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即類似力與距離成正比,感情也與距離成正比。也就是說,以自己為中心,離得最近的人最受信任;距離漸遠,受信任程度也随之遞減。李宗吾是用實體學規律來說明人的心理現象。在筆者看來,這也是對古代專制政治的生動而形象的闡釋。

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常常對皇權構成威脅。皇帝總喜歡用身邊的秘書班子來架空宰相,臨時班子時間長了就演變成了正式的宰相。皇帝又不信任了,又開始用自己的親信組成新班子取而代之。如果皇帝覺得朝臣外官都不可信呢?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獨攬大權,幹脆廢除了宰相制度。朝廷本來有一套正式的監察系統,中央有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地方有按察使。但朱元璋覺得都靠不住,便在私人衛隊的基礎上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負責偵察各級官員的言行舉止,“廠衛”制度由此發端。“廠衛”是明代特務機構的統稱,還包括後來的東廠、西廠和内廠。

錦衣衛之下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本衛刑名,北鎮撫司專治诏獄,可以直接奉诏行事,不必經過外廷法司的法津手續,甚至本衛長官也不得幹預。朱元璋把功臣殺得差不多、穩固統治之後,便解除了錦衣衛的典诏獄權,大小案件都由法司管理。明成祖朱棣雖是靠推翻父親的接班人建文帝而上台的,但依然用得着父親發明的統治工具,于是錦衣衛恢複了權勢,繼續做皇帝的耳目,擔負獵犬和屠夫的雙重任務。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錦衣衛雖親近,但在編制上到底是外官,朱棣仍是不放心。再說時間一久,錦衣衛的權力日益增長,這在皇帝看來又是一個威脅,必須要另換一批新的特務來代替。朱棣當初起事時,曾利用建文帝左右的太監打探消息,即位以後,以為這些太監忠心可靠,特設一個東廠,由心腹太監執掌,職權是“緝訪謀逆妖言大逆等”,偵察、誣陷、屠殺、制造冤獄,無所不為。除皇帝外,任何人都在它的監控之中,包括錦衣衛在内。

西廠由明憲宗朱見深設立,起因是“妖狐夜出”。一個道士以符術和太監勾結,私入内宮,事發被殺。朱見深厭惡此事,急于知道外面情況,雖有東廠他還覺得不夠。于是便叫太監汪直帶人化裝出外偵察。偵察了将近一年,外人竟都不知道。朱見深非常歡喜,就索性大規模搞起來,設立了西廠,由汪直執掌。西廠所偵察的範圍,不僅限于京師。各地王府邊鎮,以及南北河道重要地方,甚至各省府州縣,都有西廠的特務。西廠所領的特務人數,比東廠多到一倍,權勢超出東廠之上。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内廠又叫内行廠,是明武宗朱厚照所設。專制政治發展到最厲害之時,統治者不但對臣民不放心,對自己的特務也不會完全信任,往往另外用一批特務來監視這一批特務。内廠就是這種特務之特務的機關,東廠、西廠、錦衣衛都在它監察之中,其行為比東西兩廠更為酷烈。内廠在其頭目劉瑾伏誅時被廢。後來萬曆初年設立、由太監馮保執掌的特務機構也叫内廠。

明朝四大特務機構除錦衣衛外,其餘都由太監執掌。存在時間長短不一,但其設立大體上遵循這樣的規律:皇帝覺得原來的特務機構不可靠時,便由更加親信的人設立新的特務機構。由外朝到内廷,從衛隊到太監,最高偵緝權始終由皇帝親信掌握,于是就構成了一條從外到内的統治工具鍊條:朝臣→錦衣衛→東廠→西廠→内廠。層層緝伺,層層作惡,人人自疑,人人自危,造成了政治恐怖。

(本文出自于《華聲·觀察》雜志)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人生百味257:從朝臣到廠衛

作者簡介:蘇露鋒,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湖南省委宣傳部期刊審讀專家,長沙和文化研究會會長。有作品刊于《改革内參》卷首社論,多次入選《中國雜文年選》《中國雜文精選》,文章被《上司文萃》《雜文月刊》《雜文選刊》《月讀》《特别文摘》《政府法制》《大家文摘報》《廣州文摘報》等報刊轉載60餘篇/次。多次獲得湖南新聞獎一等獎。曾獲中國報業書法展三等獎。

編輯/劉靜、呂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