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一處地下建築及陶俑,它位于秦始皇陵園東側一公裡處,故被稱為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文物震驚了世界,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迹"。根據目前的資料可知,兵馬俑共出土了七千餘件陶俑武士、一百餘乘戰車、四百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兵馬俑作為秦始皇的殉葬品而存在,讓人奇怪的是以“暴君”稱著的秦始皇為何用武士陶俑殉葬,而不采用活人殉葬?

人殉制度在人類曆史上有着悠久的曆史,有數千年之久。最開始,人類社會生産力低下,養不活許多的人,是以青壯年死後,有老幼之人自殺以殉,以減少氏族的生存壓力。後來這種傳統不斷的演變,變成了貴族死後,奴隸或者近侍自殺陪葬,此時人殉的意義不是為了族群更好地生活下去,而是彰顯身份的手段。主人或者國君死後,仆人或者臣子自殺殉葬,此時人殉的意義變成了表達忠于主人或者國君的方式。
人殉與人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内都是同時存在的,人祭就是拿活人去祭祀天地鬼神或者祖先。古代人們十分迷信,大小事宜都要祭祀天地鬼神與祖先,以求神靈與祖宗的保佑。祭祀神靈與祖先,除了宣讀祭文外,最重要的是準備祭品,牛、羊、豬、犬、人、五谷都是重要的祭品,而人是最貴重的祭品。越是重要的祭祀活動,用于祭祀的人就越多,商朝就是因為從諸侯國抓人用于祭祀神靈、祖先過于頻繁,才導緻諸侯群起反叛的。
拿人做祭品在周朝建立後基本絕迹了,一則因為周朝推廣農耕需要更多的人種地,二則周朝的文化不允許拿人祭祀天地神靈、祖先。不過人殉制度還是被保留了下來,畢竟一種制度的消亡總是需要過程的。秦人作為商朝望族,保留的人殉制度更加完善,儀式也更加頻繁,加上秦人長期與西戎雜居相處,風俗跟山東諸國不一樣,是以秦國被六國譏笑為西戎!
事實上,西周時代、春秋時期,人殉制度在各國都存在,規模也并不少,畢竟這是周王朝禮制下的結果。比如素有文明燈塔之稱的魯國,其人殉制度也長期存在,孔子多次公開反對人殉制度,并喊出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質問。孔子認為人殉制度傷天害理,塗炭人命,這種制度與事情就不應該存在。孔子進一步認為,不僅不應該拿人殉葬,連拿人形陶俑殉葬都是不應該。貴族有奴隸可以殉葬,窮人沒有奴隸可用于殉葬,就拿人形陶俑殉葬,于是孔子發出了“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良心一問?
秦穆公是秦國曆史上重要的一位國君,跟他相關的人殉制度有兩則,都在史書中有明确記載。一件事情是秦穆公打算将晉惠公制作成祭品,用于祭祀天地祖先;第二件事則是他死後将子車氏三兄弟用于殉葬。晉惠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她不希望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被制成犧牲祭祀秦國祖先,于是她天天找秦穆公鬧,一哭二鬧三上吊,吵得秦穆公不得安甯。周天子也發來國書,說晉國跟周王室同姓,不能将晉惠公作成犧牲祭祀秦國祖先。
《史記.秦本紀》于是穆公虜晉君以歸,令于國,齊宿,吾将以晉君祠上帝。周天子聞之,曰"晉我同姓",為請晉君。夷吾姊亦為穆公夫人,夫人聞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穆公曰:"我得晉君以為功,今天子為請,夫人是憂。"乃與晉君盟,許歸之,更舍上舍,而饋之七牢。十一月,歸晉君夷吾,夷吾獻其河西地,使太子圉為質于秦。
晉惠公本想趁秦國饑荒之時,出兵奪一部分秦地,不想自己被秦軍俘虜了,還差點被制作成犧牲祭祀上帝。虎口生還後,晉惠公将河西八城割給秦國,一是兌現自己當初對秦穆公的承諾,二是報答秦穆公的不殺之恩。
秦穆公之是以打算将晉惠公制成犧牲祭祀上帝,那也是根據秦國的祭祀傳統,遇到饑荒之年,總要祭祀天帝,以求風調雨順,地位越高的人祭祀天地,其效果也越好,是以晉惠公成了犧牲的對象。當然秦穆公是一個明白人,他知道就算拿晉惠公祭祀了上帝,秦國大饑荒也不一定消失,是以他在得到晉惠公割讓河西八城的承諾後,釋放了晉惠公。
秦穆公取得霸主地位後,在朝堂上慶功,子車氏三賢人為了表達自己對秦穆公的忠心,當堂表示自己要在秦穆公死後給他殉葬。對于這事,秦穆公不置可否,殉葬當然要有,但是用三位賢良大臣殉葬,這還是有所不妥的。結果秦穆公薨後,主政大臣将子車氏三兄弟殉葬了,原因自然是子車氏三兄弟不死,主政大臣的地位就不保。
秦穆公之後,秦國陷入四世亂政之中,本該當國君的嬴師熹被叔父流放到河西之地。嬴師熹後來到魏國學習,跟魏文侯、李悝、西門豹等法家人物多有接觸。魏國變法最早,也就最先廢止人殉制度,畢竟魏國的農業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勞作。嬴師熹受魏國變法影響,加上少年之時在河西地流浪,接觸的底層百姓多,更加了解百姓疾苦。
在魏武侯的支援下,嬴師熹回秦國繼任國君,史稱秦獻公。秦獻公為了發展國力,在秦國宣布廢除人殉制度,并效法魏國進行适當變法。獻公薨後,孝公繼位,秦孝公用商鞅主政,在秦國全面變法。商鞅變法的核心是農戰,不論是發展農業,還是建設軍隊,都需要人!是以商鞅變法後,秦國不僅廢止了人殉制度,還廢除了奴隸制度,在法律層面上秦國再無人殉。
宣太後死前,想讓自己最寵愛的魏醜夫殉葬,但用人殉葬是違反秦國新法的,宣太後也不敢犯法。秦臣庸芮勸宣太後不要用魏醜夫殉葬,宣太後也就順勢答應了。不過宣太後用魏醜夫的形象做成陶俑陪葬,這算是兵馬俑的開始吧。秦始皇一生依法治國,彪炳千古,他用大秦精銳将士的形象,制成兵馬俑來給自己殉葬,也算開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