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的“恐怖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後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在明朝還有比東西廠以及錦衣衛還要恐怖的組織?這可真是孤陋寡聞了。

明朝的“恐怖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後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廠衛”

衆所周知,明朝皇帝為了監察百官,設立了一些特務機構。

和禦史大夫們肅政廉訪的職能不同,這些機構往往暗中行動,專門糾察和搜集文武百官的錯誤以及罪證,尤其是對國家不利的比如謀反、叛逆等罪證。

起初皇帝僅僅隻是設立了錦衣衛,于洪武十八年成立,但後來朱棣登基之後害怕百官反他,于是專門又成立了東廠,和錦衣衛合稱“廠衛”。

你别說,加強後的特務系統确實給力,幫助朱棣解決不少麻煩事。加上朱棣是一位有權威有能力的皇帝,廠衛在他的手上确實可以鞏固皇權。

可是後面的皇帝就不行了。

到了成化年間,皇帝感覺玩不轉東廠,于是幹脆又弄出了一個西廠,不過其權力超過了東廠。

這就有意思了,廠衛建立的目的是用于監察百官,然而被皇帝們越玩越複雜,三個特務機構的頭目之間也是暗自較勁,甚至為了邀功還經常施以酷刑,造成了不少冤假錯案。

明朝的“恐怖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後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這還不算,更有甚者會故意陷害忠良,随便安插罪名後上交給皇帝。

廠衛都是由皇帝直接統治,可以說皇帝對他們是絕對的信任。可日子久了以後,皇帝們也發現了他們互相較勁,冤枉好人的情況。

這不,到了正德年間,皇帝特許大太監劉瑾成立規模更大,權力更廣的“内行廠”。

顧名思義,“内行”就是針對内部辦事的機構,除了監察臣民之外,還監察其他三個特務機構。

也就是說,内行廠的出現,打破了之前三分天下的局面。

按理說這是好事情,起碼可以限制廠衛們不要像以前一樣胡來了,那麼為什麼這個機構在曆史上很少聽說?又為何被文武百官以及民間百姓稱為“恐怖組織”?

按照曆史的記載,内行廠從成立到撤銷,前後總共也就5年的時間,可是在這5年中,他們壞事做盡,其殘忍的行徑相比東西廠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麼這麼說?這主要是因為其頭目劉瑾。

明朝的“恐怖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後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内行廠

劉瑾雖然是正德皇帝身邊的紅人,但一直以來都無法徹底掌控東西廠,因為當時的内閣權力很大,東西廠以及錦衣衛似乎和内閣走得很近。

如此一來他不僅無法掌握生殺大權,而且自己的小命也攥在了别人的手中。劉瑾是個有野心的人,在和東西廠的多次較量中,雙方幾乎已經成為了死對頭。

無奈之下劉瑾隻能哄騙正德,揭了不少東西廠的老底,比如冤枉好人來争功等。

皇帝一聽這還得了,于是就答應了劉瑾的要求,建立了權力更大的内行廠。

其實正德也知道當時的内閣權力大,要不然他也不會躲到豹房裡,建立屬于自己的“小内閣”。

不過劉瑾算是小人得志了,有了皇帝的支援,加上手中權力的加持,他做起事來也就無法無天了。

要說之前的東西廠做事還是偷偷摸摸,可劉瑾心狠手辣,明目張膽就可以随意安插罪名,不僅文武百官,連東西廠以及錦衣衛中的不少人都遭到陷害。

明朝的“恐怖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後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累累惡行

按照《明史》記載,内行廠成立時表面上提倡減輕刑罰,其實隻要被确定的有罪之人,不論罪責大小都要挨上200杖刑,然後永久戍邊,不得離開。

永久戍邊也就算了,還專門定制了150斤左右的刑枷,犯人拖着受傷的身體,帶着如此重量的刑枷,沒走幾天就會被折磨死。

從《明史》中的罪犯名單來看,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有數十位,其中不乏禦史王時中、工部郎張玮等賢臣。

這還僅僅是五品以上的人數,下面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慘遭陷害。

當然,除了文武百官,東西廠也被他壓着欺負。

根據《明史·刑法志三》的記載,東廠一位掌班因為辱罵劉瑾,被執行了“洗刷刑”後活活疼死。

所謂洗刷,就是用鐵刷子在犯人的身上拉扯,那種皮開肉綻的場景想都不用想。

明朝的“恐怖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後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除了“洗刷”,還有許多聽上去就毛骨悚然的刑罰,比如“抽腸”、“剝皮實草”等等。

在如此酷刑之下,有多少人能夠熬得過去?

正因如此,别說官員見了要先下跪,就是廠衛内的其他三個機構見到他們也要繞道,生怕惹出什麼麻煩。

不過劉瑾的種種惡劣作為,正德皇帝并非完全不管不問,當内閣權力問題處理得差不多了,正德反手之間就将其誅殺。至于内行廠,也是瞬間解散,順帶着連西廠也解散了。

是以世人隻知道劉瑾作惡多端,卻不知這是正德捧殺的結果。

最後罵名讓劉瑾來背負,而正德皇帝坐收漁翁,也難怪世人對正德皇帝有着正反兩面的争論了。

參考資料:《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