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五分鐘的短視訊
一則身邊的紅色小故事
渝中區黨史學習教育出“新招”
将10部
“黨的曆史我知道 紅色故事我來講”
紅色宣講故事“搬上”網絡
讓紅色故事随時看、随身聽

這是渝中區“黨的曆史我知道 紅色故事我來講”網絡主題活動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
該活動由渝中區黨史學習教育上司小組辦公室指導,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主辦,區委老幹局、區委黨史研究室、區融媒體中心承辦,區衛生健康委、區信訪辦、區公安分局等相關機關協辦。采用微視訊形式,全區各行業、各領域代表擔任黨史故事主講人,講述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衆積極投身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分享各自的奮鬥故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衆、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今日
讓我們聆聽第一期紅色故事
由渝中區委黨史研究室吳炎
帶來的《平凡中的偉大》
在紅色的巴渝大地上,烙下了無數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迹,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走進一位共産黨員——周貢植的革命故事。
1920年8月,一艘輪船緩緩駛出重慶太平門碼頭,一位20來歲的年輕人站在船頭,這個人就是周貢植,他懷揣着報國理想,踏上了赴法國求學的道路。在留學期間,他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随後轉為共産黨員。
中法學校舊址
1925年,由于革命發展的需要,周貢植從法國回到重慶,在位于大溪溝的中法學校任教,并與吳玉章、楊闇公、冉鈞等人在學校秘密籌建了中共重慶支部,這個支部是中共在重慶城區的第一個黨組織。
1927年,四川軍閥在通遠門打槍壩殘忍的向共産黨員、國民黨左派、革命群衆等大開殺戒,制造了震驚全國的三三一慘案。周貢植在慘案中脫險後,不顧個人安危,轉赴武漢向黨中央報告情況。在黨中央的訓示下,周貢植與戰友在同年7月傳回四川,建立了中共四川臨時省委,積極開展革命運動。
1928年2月,第一屆正式的中共四川省委在周貢植家中成立了,傅烈任省委書記、周貢植任組織部長。就在傅烈、周貢植等人積極開展革命工作時,一場意外發生了。
1928年3月9日,中共巴縣縣委成立大會在重慶城内興隆巷8号(現渝中的筷子街附近)召開,但會議還沒有開始就被敵人發現。由于在房間内搜出了黨組織的檔案,在場的省委書記傅烈、組織部長兼巴縣代理書記周貢植等9人全部被捕,導緻剛剛成立僅一個月的中共四川省委遭受嚴重破壞,史稱“興隆巷事件”。
周貢植(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圖)
入獄後,軍閥首先許以高官厚祿,妄圖收買他們,遭到嚴詞拒絕後,又用酷刑折磨他們,企圖得到黨的組織情況。周貢植等人卻絲毫不為所動,還經常在獄中練唱革命歌曲。敵人無計可施,決定槍殺共産黨人示衆。其實,周貢植在入獄時,妻子已身懷六甲,他的父親也出錢保他出獄,他原本可以抓住機會從監獄中脫身,但他早已做好了與被捕同志共生死的準備。他謝絕了父親的好意,并叮囑妻子說,将來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繼續我未竟的事業。他放棄了活下去的機會,甘願為黨犧牲奉獻。4月3日,周貢植等人被押往朝天門沙嘴刑場的途中面無懼色,到達刑場後,他與戰友手挽着手,在高昂的“共産黨萬歲”的口号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
周貢植烈士雖然出生在富裕家庭,但是為了救國救民,選擇了危險艱難的革命道路。在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時,他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有着堅定的理想信念。像周貢植這樣的共産主義戰士有很多,比如遊曦、冉鈞等等,他們犧牲時都隻有二十歲左右。這些革命先烈們在最美好的年華,為了救國于危難,救民于水火,不惜将生命獻給了革命、獻給了黨。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個像周貢植一樣平凡而又偉大的共産黨員,我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故事将永遠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産黨員,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時刻謹記入黨誓言,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
每周一、三、五
大家可通過“微渝中”微信公衆号
“網信渝中”微信公衆号、重慶渝中APP
渝中新聞網等平台
收看新一期内容
一起聽聽身邊人的紅色故事
回望身邊人的紅色歲月
來源:微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