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氧叔講了那麼久的審美方法論,今天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從中你或許可以得到不同的審美靈感。
審美的“狄德羅效應”。狄德羅效應是一種“愈得愈不足效應”,即在沒有得到某種東西時,心裡很平穩,而一旦得到了,卻不滿足。
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他朋友送給他一件禮物,是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拿到之後狄德羅非常高興。可他穿上華貴的睡袍在書房走了幾圈發現,屋子裡的東西都太破舊了,風格與睡袍不搭,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吓人。

于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把舊的東西先後更新,書房終于跟上了睡袍的檔次。但他後來心裡卻不舒服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他把這種感覺寫到一篇文章裡——《與舊睡袍别離之後的煩惱》。
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總傾向于不斷配置與其相适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我們把這種規律叫做“配套定律”。
在醫美上,人們也有同樣的思維:一個五官硬體精緻了,其他五官為了配套也要同樣精緻無瑕疵才行。
當你擁有一件華美的睡袍,你會和狄德羅一樣嗎?
因審美的“狄德羅效應”過度整形而翻車的女星
最常見的就是五官整體都不錯,卻嫌棄自己鼻子大的。
開美商倒車的梅根福克斯:縮鼻翼。之前的一篇裡我們有介紹:嬌媚小野貓臉也塑膠化,濃顔如何做保養與顔值加法?
鼻整形打破了原來的五官和諧,鼻梁變得異常細、鼻翼異常的小,美感遠遠不如天然時期。
香港演員韓君婷:縮鼻翼,這也是一個著名的過度鼻整形導緻鼻頭攣縮無法複原的案例。非常可惜。
種種這樣的例子可以說不少。過度的追求“配套”的整形,俗稱“整形上瘾”。
2、“五官不配套”的風格美人的案例
其實我們來看那些原本鼻子大但不影響其獨特美感的例子。馬斯克女友Grimes的大鼻子。
顯然大鼻子并沒有影響的顔值,反而讓她的鬼馬風格更強烈。
初始版李嘉欣。原版鼻子嬌憨略圓,顔值更高。
後期的她也是美的,但有人工感。因為這仍然是加工後破壞了原來的美感比例,隻是破壞的程度要輕。
調整次序&高美商案例
通常是先整體後局部,颌面>臉型>鼻子>其他五官,鼻子的優先級是在這裡的。
是以如果鼻子大,不必特别焦慮,看鼻子在你的面部整體是否适合?還是說你最大的問題并不是鼻子?而是颌面或者臉型。清楚了這點之後,如果的确需要,再做鼻子。
明星成功隆鼻的高美商案例:
1、asepa的Winter
原生長相優勢:五官輪廓的底子非常好,屬于不用大整的美人胚子。
劣勢:從小可以看出鼻子略大,長大後一發不可收拾,直接影響顔值。
關鍵決策:保留了山根原本的高度。或者說将山根部分削得非常薄,并對原有高度的影響很小。她原有的山根高度是适合她自己的,隻是稍微改變一下銜接流暢性的問題即可。
winter後期一步步的變美每一步都踩在點上,實作了顔值飛躍到風格飛躍,感興趣的寶寶們下方留言。
2、dia的鄭彩妍
原生長相優勢:清秀、五官分布均勻,五官在面部位置佳。
劣勢:眼、鼻略有小缺憾。調整後很符合本人氣質。
關鍵決策:保留了鼻翼下垂。能平衡下拉的鼻小柱。仔細觀察她的鼻子做鼻小柱下拉後,很好地改變了海鷗線角度。這個時候如果再做外切縮鼻翼,海鷗線角度會變更小,那麼下拉的鼻小柱就會變得多餘。
3、NANA林珍娜
原生長相優勢:輪廓底子不錯,五官分布合理,沒有特别大的bug。
劣勢:單眼皮壓制顔值,鼻梁不夠精緻。調整後顔值飛躍。
關鍵決策:大膽地選擇了高鼻根起點。如果說骨骼感不明顯的人采取保守政策比較好,那麼骨骼感清晰的、骨量略大的NANA采取高鼻根起點的“華麗政策”是成倍增加顔值競争力的優秀例子。
找到适合的方案,實作顔值躍升。
提高成功率的do鼻子原則
從以上案例結合氧叔的經驗,總結了适合亞洲人鼻型的幾個小點,給大家一點啟發。
1、符合生理結構:假體的山根部分盡量薄,是非常保險又讨巧的做法,避免山根斷層,盡量銜接自然,成功率高。
2、還原“媽生感天然美”:鼻翼略大,也是非常保險的做法,因為畫了眼妝之後相比之下鼻子會顯得小一圈。比如Rose的顔值巅峰造型的長相周正大氣,就是因為Rose鼻子比較大。
3、避免鼻頭過尖:鼻頭圓潤,鼻尖下小葉飽滿微微下垂是最好的。
4、鼻頭和鼻孔之間的距離保持在2:1。如果鼻頭部分(白線)比鼻孔長很多,那說明被撐的太過了。
總結下來,鼻整形要考慮的點特别多,氧叔給的幾個點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隻要守好這幾個紅線,一般是可以很好的提高成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