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你的錢會在不經意間一點點流失?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你的錢會在不經意間一點點流失?

1

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給思想家狄德羅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酒紅色長袍,狄德羅非常喜歡。于是,他馬上将舊長袍丢棄,穿上新長袍。

可是不久之後,他就産生煩惱。因為當他穿着華貴長袍,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時,越踱越覺得,那張自己用了好久辦公桌破舊不堪,而且風格也不對。

這樣的東西,怎麼能夠跟自己身上這件漂亮長袍相搭配呢?

于是,狄德羅叫來仆人,讓他去市場上買一張與新長袍相搭配新辦公桌。當辦公桌買來之後,狄德羅神氣十足地看着自己的新書房。

可是他馬上發現新問題:挂在書房牆上花毯針腳粗得吓人,與新辦公桌不配套。

狄德羅馬上打發仆人買來新挂毯。可是,沒過多久,他又發現椅子、雕像、書架、鬧鐘等擺設,都顯得與挂上新挂毯後房間不協調,需要更換。

慢慢地,舊物件挨個都更新完了,最後狄德羅得到一個富麗堂皇書房。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你的錢會在不經意間一點點流失?

2

從上述故事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配套效應很普遍。

心理學上的配套效應,也稱狄德羅效應,指的是:人們在擁有一件新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适應物品,以達到心理平衡現象。

也就是說,配套效應展現出“愈得愈不足效應”:人們在沒有得到某種東西時,心裡很平穩,而一旦得到,卻不滿足,需要更多更好配套。

狄德羅故事就是配套效應起源。

通常來說,在人們觀念裡,高雅長袍是富貴象征,應該與高檔家具、華貴地毯、豪華住宅相配套,否則就會使主人感到“很不舒服”。

是以,即便是著名思想家,狄德羅仍然發現“自己居然被一件長袍脅迫了”,更換了那麼多他原本無意更換的東西。

最後,狄德羅很後悔自己丢棄舊長袍,并把這個經曆,寫成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丢掉舊長袍之後的煩惱》。

配套效應,揭示消費品之間協調統一文化現象,反映人追求比對和諧普遍心理。

由于配套效應很普遍,很多人都有類似以下經曆:

出門時隻想買一件襯衫,但買下襯衫之後,又覺得跟褲子不配套,于是又去買一條新褲子。穿上褲子,又覺得皮鞋樣式不般配,再去買雙皮鞋。

原本,在外出購物時隻想買一樣東西,花幾百元,結果回到家才發現,買了好多件,花了幾千元。

學會理性消費。

配套效應核心,并不在于那件新長袍風格樣式,而在于它所象征的一種生活方式,後面的一切都是為了這種生活方式的完整構成。

基于此,銷售人員會想方設法告訴你,這些商品是如何與你的氣質相配,如何符合你的檔次,為什麼你不得不擁有這樣的“配套商品”。

例如,勞力士手表和寶馬汽車,都宣稱自己是成功和地位标志。這樣一來,如果你擁有一塊勞力士手表,那麼你就應該考慮以寶馬代步,這樣才不會失掉自己“面子”。

這種對于比對的追求,無可厚非。事實上,在相當程度上,正是這種消費欲望,促進人類社會進步。

隻不過,當消費欲望超過經濟實力,影響我們追求更重要價值,導緻本末倒置時,比對效應就起了副作用。

我們需要适當節制自身消費欲望,遵循極簡原則,對于那些非必需東西盡量不要擁有。否則,如果你接受一件,那麼外界和心理壓力,往往會使你不斷地接受更多非必需東西。

這也是為什麼你的錢會在不經意間一點點流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