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1] ),字務觀,号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一生筆耕不辍,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饬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陸遊 〔宋代〕

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将略,一時才氣超然。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冬,四川宣撫使王炎内調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任樞密使,陸遊也被免去王炎幕府軍職,調離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改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此詞即為其到成都後所作。這次調動,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離開了抗敵前線,是以陸遊感情上很悒郁。他既不能忘卻過去,又無法擺脫現在,忍受着雙重的折磨。然而,詩人豪氣仍在,壯志未消,是以在現實清吟之中,激蕩着過去的強烈回音,噴吐着憧憬未來的豪情。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h1>

開頭三句寫打獵習武的情形:

羽箭雕弓,憶呼鷹古壘,截虎平川。

第一句,“羽箭”,即白羽箭,以白羽為飾,故省稱羽箭。“雕弓”,指飾有花紋之弓。第二句,“憶”為領格字,直貫以下九句,點明追述之意。“呼鷹”,寫放鷹攫取獵物。“古壘”,指南鄭古戰場的營壘。第三句,“截虎”,謂截擊猛虎。“平川”,猶言平地。

關于殺虎故事,陸遊多次寫到,有雲:“雪中痛飲百檻空,蹴踏山林伐狐兔。眈眈北山虎,食人不知數。孤兒寡婦仇不報,日落風生行旅懼。我聞投袂起,大呼聞百步。奮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蒼馬血如注。從騎三十皆秦人,面青氣奪空相顧。”生動地描述了為民除害,奮戈刺虎的勇猛精神和驚險場面。

此事流傳軍中,歎為壯舉,詩人自己也很得意,其他詩如《懷昔》、《三山杜門作歌》亦曾寫及。這首詞的這三句,寫來筆力道勁,氣格豪縱,生動地描繪出詩人所具有的超群的武藝和驚人的膽略,與下文“将略”二字遙相呼應。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吹笳暮歸野帳,雪壓青氈。

這兩句,一寫暮歸所聞,一寫營中所見。“笳”,一種用蘆葉制成的樂器,以其為胡人所吹故亦稱胡笳。寫到笳聲,點明地處邊塞。“暮歸”,言打獵回營之晚。“野帳”,指設在野外的軍帳。“壓”字是一個極為形象有力的字眼,既點出大雪堆積之厚,又寫出其沉重下壓之力。同時也點明這場大雪剛剛落過,說明詩入是冒着漫天飛雪打獵的。

一字傳神,足見筆法精煉。“青氈”,即上句之“野帳”,此言其顔色質料,堅固厚暖。這兩句描寫,有如一幅暮雪獵歸圖,意境沉郁而蒼涼。接下去,寫歸帳之後揮筆寫作的情形:

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

“醉墨”,謂酒酣之時,乘興揮筆。“淋漓”二字形容其文辭暢達,淋漓盡緻。所作《醉後草書歌詩戲作》詩雲:“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寫為淋漓放縱之詞章。”“龍蛇”,即筆走龍蛇之謂,極喻筆勢之天矯變化。“飛落”二字則點出其勁疾灑脫的神采。“蠻箋”,即蜀箋。

這兩句生動地寫出了詩人暢飲狂書,辭情豪放,文思靈活,才氣橫溢,與下文之“詩情”二字相應。

從陸遊現存墨迹來看,他的确是一位書法家,寫得一手好字,尤其善作草書。有雲:“墨翻初若鬼神怒,字瘦忽作蛟螭僵。”大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勢。他在《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一詩中又說:“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可見其凡有所書常為“醉墨”,趁着酒興大書特書。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其《草書歌》對此描繪得更為奇絕:“今朝醉眼爛若電,提筆四顧天地窄。忽然揮掃不自知,風雲入懷天借力。神龍戰野昏霧腥,奇鬼摧山太陰黑。此時驅盡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吳箋蜀素不快人,付與高堂三丈壁。”真可謂風雲在胸,排蕩激怒,神行筆端,震撼天地。

他那種出神入化的狂态豪氣也躍然紙上。通過上述這些精彩的記叙,讀者就不難想象出“淋漓醉墨”兩句所表達的動人的情景了。

人誤許,詩情将略,一時才氣超然。

這三句承結以上七句。“人誤許”寫同僚的贊許。而以“誤”字表示謬獎、過獎之意。實際上,陸遊對自己的才能是非常欣賞的,這不過是說說客氣話罷了。“詩情将略”,乃同僚贊許他有寫詩的才情和做統帥的膽略,文武雙全。故而第三句說:“一時才氣超然”。言下頗為自豪自得,也見出他昂揚奮發的精神風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8">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h1>

換頭三句寫南來的不滿和節日的閑遊: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

第一句,“南來”,指調來成都,因其在南鄭之南,故雲。前加“又作”二字,意謂又一次出現,其中隐含着隻當北去不當南來的意思。因為北去意味着前擊,南來則意味着後撤。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陸遊這次調動,是按川陝方面人事變動總計劃進行的,與主張積極圖取中原的王炎内調有直接關系,其臨陣易将調虎離山的目的是很清楚的。而詩人卻明知故問,用了“何事”二字,表示對調離南鄭前線的不滿情緒。他預料到王炎幕府的解散,必将影響作戰部署,收複中原的希望要落空了。

曾作詩說:“二秦父老應惆怅,不見王師出散關。”在到成都赴任的路上,詩人騎着毛驢,風雨潇潇,心情沉重。到了成都之後,感到環境完全變了,酒樓歌院,狂歡痛飲,看不到半點為國憂愁的影子。而他所擔任的參議官當然也無事可做。

有雲:“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遊。”二、三兩句即寫閑遊所見。

“藥市”,指賣中草藥的集市。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曾記載說九月九日,成都藥市以玉局化為最盛。蘇轼《何滿子》則寫過:“莫負花溪縱賞,何妨藥市微行。”付翰注雲:“益州有藥市,期以七月,四遠皆集。其藥物品甚衆,凡三月而罷,好事者多市取之。”說明當時的藥市規模是相當大的。

“元夕”,即元宵節,亦稱上元節。舊俗此夜放燈,又稱燈節。漢魏之際已漸盛行,唐宋尤盛。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詩雲:“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崔液《正月望夜遊》則雲:“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關于宋代燈節,可參見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賞析部分。“燈山”,用彩燈組成的山。《東京夢華錄》:“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場面極為宏麗。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

此二句續承上兩句,一寫花會盛況,一寫悠閑神态。第一句,“花時”,指春天百花盛開時所舉行的花會,其時遊者雲;集,萬人行樂,故雲“萬人樂處”。

第二句,“欹帽”,言歪戴着帽子,表示散漫疏狂,無所拘束。後來人稱陸遊為“放翁”,大概與他這種習性有點關系。他在《曉過萬裡橋》中寫過:“曉出錦江邊,長橋柳帶煙。豪華行樂地,芳潤養花天。擁路看鼓帽,窺門笑墜鞭。”這“觳帽”二字還有個典故。

據《周史。獨孤信傳》載:“信在秦川,嘗因獵日暮入城,其帽微側。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說來滑稽,當然是一種不好的怪僻。不過陸遊的“欹帽”,多少帶有一些疏狂不滿的味道。“垂鞭”,謂馬鞭低垂,不曾揮動,任憑馬兒信步走去,顯出閑散悠然的樣子。

以上三句,寫了詩人在成都遊逛藥市、燈山、花會,看起來優閑自得,很惬意,實際是閑得無聊,心裡并不愉快。你看下面兩句就表露出來了: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聞歌感舊,尚時時、流涕尊前。

“聞歌”,指在酒肆歌院聽歌妓唱曲。“感舊”,指感懷南鄭的軍旅生活,這其中包含着今昔對比、前方與後方的對比,感情很複雜,由“聞”而“感”,想到傷心處,禁不住常常對酒落淚。“時時”二字,既言落淚不止一次,亦言心中憂苦相連,悲恨相續。

詩人曾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說:“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今年摧頹最堪笑,華發蒼顔羞自照。”這首詩寫在宋孝宗乾道九年三月十七日,即初到成都三、四個月左右。時間雖很短,但變化卻是如此之大,自然要聞歌而感舊而落淚了。

可是,詩人并沒有就此頹廢下去,故而詩中又說:“誰知得酒尚能狂,脫帽向人時大叫。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铿有聲。”憤懑、激昂的情感有如被壓在地下的火山熔岩,時時在奔突沖擊。由此可見,詞中說時時流涕,不是無聊的啜泣,而是因“逆胡未滅心未平”的英雄憂國之淚。

正是這樣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鞭策着他,不向命運低頭,不肯放棄為國立功的崇高理想,是以結尾處詞情突起,反挑一筆,連出三句: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君記取”,是詩詞中用來提示的習慣用語。“封侯事在”,指東漢名将班超投筆從戎,平定西域,功封定遠侯的事迹,亦兼用西漢名将李廣數奇不得封侯故事。從正反兩例說明事在人為不在天意。表現出對傳統的天命觀念的反抗精神,和锲而不舍終當實作理想的堅定信念。後來他在《夜遊宮》詞中也說過;“自許封侯在萬裡,鬓雖殘,心未死。”

君記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陸遊這首詞寫盡拳拳愛國之心詞的上片,回憶南鄭的軍旅生活。詞的下片,寫來成都後的生活。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注遙山書雁,帶您領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陸遊一首《訴衷情》抒發壯志未酬的悲憤,訴說報國無門的苦悶之情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陸遊與唐婉的那場沈園遺夢

漏盡鐘鳴有夜行,幾人故裡得歸耕——陸遊田園詩裡的情與志

駿馬寶刀俱一夢,夕陽閑和飯牛歌——陸遊田園詩中愛國的生命意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