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祎受朱元璋稱贊,與宋濂同為《元史》總裁官,去雲南招降時遇害一、受朱元璋稱贊二、奉命編修《元史》三、去雲南招降遇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0">一、受朱元璋稱贊</h1>

王祎,字子充,是義烏人,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自幼聰穎,長大後,身材魁梧,師從柳貫、黃溍,以文章聞名于世。王祎比朱元璋大六歲。

元朝末年,王祎寫了七八千字的上書呈給當時的元朝中書省丞相,危素、張起岩一起薦他,但是沒被采用。王祎于是隐居在青岩山,著書立說,名聲越來越大。

王祎受朱元璋稱贊,與宋濂同為《元史》總裁官,去雲南招降時遇害一、受朱元璋稱贊二、奉命編修《元史》三、去雲南招降遇害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率軍攻占婺州,召見王祎,任命他為中書省掾史。

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朱元璋親征陳友諒,王祎寫文章贊頌,朱元璋看過他的文章後,高興地說:“江南有兩位大儒,你和宋濂,論學問的廣博,你不如宋濂,論才思雄辯,宋濂比不上你”,“江南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明史·王祎傳》)。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下令建造禮賢館,讓劉伯溫、宋濂等名儒都住在裡面,李文忠推薦王祎、許元、王天錫,朱元璋派人把他們請來住在禮賢館。

不久,王祎被封為江南儒學提舉司校理,後來多次升遷,官至侍禮郎,掌管起居注,而且同知南康府事,任職期間,王祎采取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措施,朱元璋為表彰他,賜予他金帶,表明對王祎的寵信。

王祎受朱元璋稱贊,與宋濂同為《元史》總裁官,去雲南招降時遇害一、受朱元璋稱贊二、奉命編修《元史》三、去雲南招降遇害

吳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即位之前,下令把王祎召回京師,與群臣一起商議禮儀等事。不久,因為違逆聖意獲罪,被貶為漳州府通判。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二、奉命編修《元史》</h1>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王祎上疏說:“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法天道,順人心。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斂當減。”(《明史·王祎傳》)

意思是:祈求江山永固,在于心存忠厚,寬大為懷,效法天道,順應民心。雷霆霹靂手段,隻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浙西地區既已平定,應當減輕稅賦。

朱元璋聽後大加稱贊,“太祖嘉納之,然不能盡從也”(《明史·王祎傳》)。

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編修元史,令王祎與宋濂為總裁官。王祎擅長修史,盡職修撰。《元史》完成後,王祎被擢升為同知制诰兼國史院編修官。

王祎受朱元璋稱贊,與宋濂同為《元史》總裁官,去雲南招降時遇害一、受朱元璋稱贊二、奉命編修《元史》三、去雲南招降遇害

後來,王祎奉命到大學堂教授太子和各位皇子讀書,王祎通曉經義、事理,善于開導,頗受朱元璋賞識。朱元璋每次召他前往,都必然賜坐,王祎引經據典,從容作答。

沒多久,王祎奉命出使吐蕃,走到半路,便被召回京師。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三、去雲南招降遇害</h1>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朝廷商議招降雲南元梁王之事,朱元璋令王祎帶着诏書前往,此時王祎的職位是翰林待制。

朱元璋派身邊的儒士前去招降,可見對此事的重視。

到達雲南後,王祎把朝廷的旨意告訴元梁王,督促元梁王早日歸降,向朝廷奉上版圖,必然天子的兵馬朝發夕至。梁王不聽,讓王祎在偏室居住。

過了幾天,王祎進一步向梁王分析目前形勢,陳友諒、張士誠、陳友定、明玉珍、王保保等人先後失敗,元順帝逃往漠北,“朝廷以雲南百萬生靈,不欲殲于鋒刃。若恃險遠,抗明命,龍骧鹢舻,會戰昆明,悔無及矣。”(《明史·王祎傳》)

王祎受朱元璋稱贊,與宋濂同為《元史》總裁官,去雲南招降時遇害一、受朱元璋稱贊二、奉命編修《元史》三、去雲南招降遇害

意思是:朝廷以雲南百萬生靈為念,不想發兵殲滅,但是如果梁王憑借險要的地理形勢,抵抗朝廷的指令,骁勇善戰的猛将和你會戰昆明,到時梁王悔之晚矣。

梁王聽後心生恐懼,萌生投降之意,把王祎安置在館舍。

第二年,北元君主愛猷識理達臘派脫脫到雲南征收糧饷,脫脫危言聳聽,脅迫梁王,想加害王祎。梁王不得已把王祎交出來。脫脫想勸說王祎屈服,王祎怒叱道:“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餘燼,敢與日月争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明史·王祎傳》)

意思是:上天要終結元朝的命,我朝已經取代元朝,你們不過是區區小火把的餘燼,怎敢與和日月争明?而且我和你都是使臣,豈可屈服于你?

有的人勸脫脫說:“王祎大名鼎鼎,不可加害”。脫脫不聽勸告,說:“今雖孔聖,義不得存。”(《明史·王祎傳》)

王祎受朱元璋稱贊,與宋濂同為《元史》總裁官,去雲南招降時遇害一、受朱元璋稱贊二、奉命編修《元史》三、去雲南招降遇害

王祎回頭對梁王說:“你如果害我,朝廷的兵馬很快就到,你将大禍臨頭”,王祎遇害,當時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其衣冠入殓。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統兵出征雲南。

建文年間,王祎的兒子王紳寫文章稱頌他父親的事迹,朝廷追贈王祎為翰林學士,谥号文節。正統年間,把谥号改為忠文,成化年間,朝廷下令建祠堂祭祀王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