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大火裡,寡婦李憶蓮像隻蠶蛹被捆得死死的在火把中間,火堆前是幾個帶着面具跳舞的村民,

風水先生揮手,儀式開始,村民在歡呼着,火光照着每個村民的臉,都在微笑。這隻飛蛾被迫地撲進了火裡,李憶蓮就這樣沒有痛苦沒有呻吟消失在火裡。這是愚昧者的狂歡,是封建腐朽的傑作。
《荒城紀》故事發生在民國24年的山西,這是個愚昧荒誕的黑暗年代。一個偏僻的村子裡,人人無活可幹,糧食全靠縣裡的救濟糧。
話說這救濟糧又是怎麼來呢?全靠族裡的大恩人保長賣了自家年輕貌美的女兒給縣長家的傻兒子,縣長才年年撥這救濟糧給他們。
這天保長正來到縣長家裡,來要村裡這季的救濟糧,縣長遲遲不來,終于看見了管家,一臉谄媚地把村裡的棗兒一股腦地掏出來孝敬。
管家隻推脫道縣長不在,他也做不了救濟糧的主,倒是把一車的棉花給了他帶回去。女兒翠翠送他回去的路上,說起救濟糧,跟他說了建禮義廉恥堂,就可以獲得政府獎勵的30萬大洋。
保長當然是聽不懂那些新生活運動。可隻要是有關糧食和大洋,他就心熱啊。
回到村裡,他立刻就跟族長說了要建個“李憶蓮祠堂”。原來保長壓根沒懂翠翠說的是什麼,山西方言聽着是李憶蓮祠堂,他就以為是要給村裡那個寡婦李憶蓮建個祠堂,這個烏龍可是鬧大了。
兩人起初也不明白,這新生活運動跟村裡的俏寡婦有什麼關系,琢磨了半天,就覺得政府肯定是要褒揚這守寡多年的忠貞寡婦!
可還是犯不住心裡嘀咕啊,這邊一聽當今天子叫“蔣中正”,腦瓜一拍,總算是想明白了。這俏寡婦可不是“講忠貞”嘛。
這回也不管破了什麼老祖宗的規矩,沖着這糧食和銀子也得破例給這外村的寡婦修祠堂,趕緊請了這風水先生李鐵算。
這李鐵算拿着風水羅盤轉悠半天,就看上林硭家這塊風水寶地。可人家這塊地是林硭爹用命換來的,再說了這人家都忙活着蓋新窯娶媳婦了,人家能同意嗎?
這一問可就真難倒了,怎麼要娶的就是這要成半神的菩薩奶奶李憶蓮呢?
原來他們盤算着要建祠堂的時候,李憶蓮早就和這林硭郎情妾意,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林硭娘還特地去問了這兩人的卦,沒想到真應了卦象就是個大兇卦。
族裡一群人一琢磨吧,先把這兩人弄來祠堂。隻見兩個女人抓着李憶蓮就開唰,這缺水的黃土高原,李憶蓮破天荒地洗了會澡,還有專人伺候。
兩女人原來就是刷貢豬的,這伺候得李憶蓮有點舒坦了,還以為把自己叫去祠堂是為了和林硭的婚事,心裡更是美了。
來了祠堂讓人擡着過了火盆,進了本村女人都不能進的祠堂,她和林硭牽着手,臉上的笑意都要壓不住了。
直到聽到那族長的指令,說是要給自己修祠堂,要做個活菩薩,要斷了嫁人的念頭,更是下令要強行征用林硭家的地。
兩人都僵住了,族長也不多說,宣布祠堂明天就開始動土,一群大人物走得很快,一群村民又湧了上來把祭祀品都搶了幹淨,寡婦被帶走了,隻剩林硭一個人愣在那,那紅布還在臉上刺眼極了。
他不明白怎麼婚結不成了,家裡的地也要沒了。
夜裡,林硭是一遍又一遍地磕頭,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嘴裡那句是我爹用換的,他的骨頭還在黃河裡飄着(原聲),回應他的隻有無盡的夜色和沉默。
林硭娘決定了要去南京告,林硭擦亮了槍就等着動土的村民上門,村民果然被林硭的槍吓得逃了回去,還喊道:保長說一人十升小米,怎麼分到手裡是兩升?那麼多都被他昧下了!就你們還把他當祖宗供着。
話一出口剛才還火氣沖天要鏟平林硭家的人,突然叫起來:說的對!這才知道原來大家的小米早就被那所謂的大恩人克扣着。回到祠堂衆人圍着族長和那保長,不過幾句話又糊弄了過去。
另一邊,李憶蓮一夜間被供成菩薩奶奶,白面饅頭地伺候着,唯有一樣不能見男人。為此還找來之前給她刷洗的兩個女人看着她。自己都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她找了空子就溜了出來,馬不停蹄地就去找了林硭。她明白自己和林硭是于情于理都是弄不過這全村的人,勸說着林硭也放棄跟他們對抗。
這時候李憶蓮的弟弟主動說要去屋外給他倆放哨,還要走了槍,要是有人過來就會告知他們。哪知小孩出了門就不見蹤影,跑去跟一群孩子炫耀,在那耀武揚威。
卻不知道自己的姐姐剛為愛鼓掌完,就在那衣衫不整的被人抓住,坐實了“風流”的名聲
族長和保長心生一計,這貞潔烈女也不一定要活人,就打算放火燒死李憶蓮。對外隻說是林硭強要寡婦,寡婦最後跳進了火堆以保貞潔。
林硭被抓住,關在了地下。村民們點燃了林硭事先埋好的炸藥,他苦苦堅守的家就這樣化為了一片焦土。
還是那兩個刷豬的女人,女人告訴她這次你還是主角,隻是不是菩薩奶奶,是要燒死你。這回李憶蓮終于知道自己才是那個即将被上供的白豬了。
兩人強灌着她喝下大煙膏。李憶蓮開始眼神渙散,似乎是很愉悅,她腦海一直浮現着和林硭一起的點點滴滴。
她又被洗刷着身體,又被裹上厚厚的面布,像一隻蠶蛹一樣,又被擡到了法事場地,又把捆在了火柴堆裡。
可她還在飄飄然着,那風水先生大手一揮,火把燃起來了。這隻飛蛾被迫地撲進了火裡。幾個帶着面具的村民跳起舞來了,後面的村民舉臂歡呼着,李憶蓮就這樣沒有痛苦沒有呻吟消失在火裡。
她死的那天,下了一場大雪,地上都鋪上了潔白的雪花。族長和保長說這是要還李憶蓮一片貞潔啊。
她死後,保長才發現之前打發出去變賣軍棉的幾個人還沒回來,這建祠堂的錢也就沒有着落。最後還動用了老祖宗手裡的金錠,祠堂終于開工了。
迎着鞭炮聲、唢呐聲,更大的人物騎着馬架着車來了。保長忙不疊地得上前就要跪拜那大管家,那迂腐的族長見着這麼多的糧食和大洋,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洋人拍了照,管家發了言,祠堂儀式總算是落成了。
隻是看着送來的“禮義廉恥堂”,保長愣住了,自己不認字,可這上面怎麼就沒有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李”字。
禮義廉恥堂?
李憶蓮祠堂?!
心裡知道,隻怕是搞錯了,這壓根跟李寡婦沒有任何關系啊,可心裡嘴裡是半點慌張都沒有,隻要能拿到大洋和糧食,死個寡婦又算什麼呢。
晚上,村裡大擺了酒席宴請管家。隻等簽字畫押時,管家一再讓自己清點,自以為懂事地 保長從箱子拿出五封大洋獻給管家。
可誰知,管家卻把箱子擡走,這桌上的大洋就留下了。
這許諾的大洋隻在村裡打了個轉,象征性地留下幾吊,又都回到了老爺們的手中。
這下是真的慌神了。這是怎麼回事,忙活這麼久,隻給他人做了嫁衣。他忍不住了,老臉的淚痕也挂不住了。
事後出來的林硭,拿回槍,先是直奔将那說話不算話的族長家裡,想想當年族長犯事,自己爹替他頂罪去了黃河,命丢了才換來的地就被這忘恩負義的族長燒的一幹二淨,哪能放過他。
這族長吓得四處逃竄,追到沒路了,躲進一口棺木,林硭推開這棺木,笑的滲人。緊接着就拿起釘子和錘子,最後這德高望重的族長活活給釘死在棺木裡,那兩隻手還伸在外面,夾得出血。
而後拿起槍,來到衆人聚集的大祠堂,大家好像嚴陣以待的樣子,保長像是勝利者的笑容躲在人群後面,可無知的村民哪裡真的會開槍,不過是裝裝樣子。林硭大喊一聲“你們這幫糊弄孫”就開始掃射。
電影結局的處理,沒有痛快淋漓的複仇殺戮,告狀的母親死在路上,憤怒的兒子定格在槍火噴射的瞬間,一切戛然而止。
最後結果是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林硭會停手嗎?我想大機率是不會的,他是一隻被逼到牆角的困獸,沒什麼能再失去。
李憶蓮的死,成為了所有人的狂歡,大家在盛大的焚燒儀式上所表現出來的麻木不仁,其實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他們灰頭土臉、自私愚昧,這個特殊時代,在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是儈子手,有人助攻,有人借刀,有人點火,有人呐喊……
這些群體做過的惡被輕易掩蓋,某年某月,燒死的寡婦,隻是鄉間微不足道的轶事,散落在稗官野史與鄉野笑談中。沒有英雄俠客,沒有天理循環,被犧牲的人命,發不出振聾發聩的喊叫,但哀怨的控訴卻在這片土地上徘徊不散。 知識和良知的荒蕪導緻了悲劇的發生,換來了全村被屠的反噬,這個年年産甜棗的村子最後成了個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