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6個月後,興源環境(300266.SZ)七年前的财務造假問題浮出水面,并以280萬元罰款收場。
根據興源環境日前公告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興源環境在2016年和2017年通過虛增全資子公司旗下兩個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的收入和成本,造成合計虛增營業收入3.58億元,涉及虛增利潤總額5838萬元。
處罰雖到,卻已物是人非,近7年來,興源環境已兩易其主,礙于财務造假年份任職的董監高等所有相關人員均已離職,且已過行政處罰時效,此次浙江證監局僅對興源環境财務總監和興源環境進行了警告和罰款。
若追溯興源環境在2016年和2017年進行财務造假的動機,可以一窺興源環境從一家主營壓濾機的企業到盲目擴張追逐PPP盛宴至墜入資金黑洞的現實教訓,至今,尚依賴輸血度日的興源環境仍在為此買單。
追罰逾時,現任财務總監領罰80萬
浙江證監局近日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興源環境全資子公司杭州中藝生态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杭州中藝”)于2016年、2017年在長興縣美麗城鎮(标段一、标段二)PPP項目、溫州洞頭區本島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複工程PPP項目中存在虛增項目收入及成本等情況。
這導緻興源環境2016年至2022年年報财務資料及相關披露存在虛假記載,其中,2016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9063.09萬元、虛增利潤總額2202.07萬元,2017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2.6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3636.86萬元,同時影響2016年至2022年年報相關資産及負債科目金額,年報資産負債金額存在虛假記載。
對比2016年、2017年更正前的業績,虛增的利潤占這兩個年份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别為13%、11%。
來源:公告
由于興源環境2016年及2017年時任董事、監事、進階管理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已全部離職且超過行政處罰時效,浙江證監局僅對興源環境現任财務總監孫穎和興源環境給予警告,并分别開出80萬元、200萬元的罰單。
公開資訊顯示,孫穎2020年10月起任職興源環境财務總監,其當職期間,興源環境的實控人從新希望投資集團的劉永好變更為甯波市奉化區财政局。
不過,在2023年10月30日,浙江證監局曾對興源環境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包括興源環境和原實控人周立武等在内的13名相關人員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和被計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的處罰。
主業滞緩被逾百億PPP項目拖下水
興源環境在2011年上市前,曾憑借壓濾機業務成為彼時南方最大的壓濾機制造企業。
上市初期,随着壓濾機主業增長滞緩,興源環境營收徘徊在3億元左右,并一度陷入負增長。基于此,興源環境開啟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以平均一年至少一次重大資産重組的速度快速鋪開業務面。
钛媒體APP梳理發現,此次涉事公司杭州中藝彼時是城市園林綠化一級企業,2016由興源環境并購重組而來,交易作價12.4億元。随着杭州中藝被納入麾下,興源環境通過三次重大資産重組宣告其建成了完整的産業鍊條,涵蓋前段水利疏浚、污水處理和後端污泥處理、生态重構、景觀建設,公司也由此進入PPP項目大規模承接期。
年報顯示,興源環境2015年已簽約的PPP項目規模超百億元。鑒于PPP項目存在前期投入多、資金占款多,回款周期長的特點,通過迅速并購資産來完善産業鍊的興源環境,彼時不僅面臨着資産短期融合後的管理難度更新考驗,還同時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年報顯示,2016年興源環境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額驟增一倍至15.4億元,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418萬元。到了2017年,這組資料急劇攀升,分别變為27.4億元,-9億元。這也側面解釋了興源環境在這兩個年份進行财務造假的背景。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2017年末掀起的對PPP項目嚴監管之下的清理整頓,2018年,興源環境經營狀況明顯惡化,當年計提商譽減值8.9億元,實作淨利潤-12.7億元。如此境況也為2019年興源環境易主新希望投資集團劉永好埋下伏筆。
來源:Wind
不過,随着新希望投資集團在2023年将興源環境控制權交給甯波市奉化區财政局,也暗示着幫助積弊已久的興源環境走出困境的難度依然不小。在2023年初向甯波市奉化區财政局借款5億元改善流動性後,去年11月,興源環境向新希望投資集團申請14.51億元的借款展期至不晚于2024年5月31日。(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張孫明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