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作者:空零文史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若提起明末,那就不得不提起崇祯皇帝了,其在皇朝滅亡之際,親自手刃皇室親屬,然後自挂煤山,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也給後人留下了“君非亡國之君,臣實為亡國之臣”的歎息。

但崇祯登基十七載,從被所有人認為是力挽狂瀾的聖君,被哥哥天啟皇帝認為可以做“堯舜之君”的朱由檢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國破家亡的地步呢?

要弄清事實的真相,那就不得不提崇祯皇帝登基與“五年平遼”這些曆史事件了。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少年登基,鏟除閹黨</h1>

天啟七年,荒廢政事、沉迷于木匠活計的明熹宗朱由校不慎落水,沒過多久便奄奄一息,很快便駕鶴西去,隻留下一座風雨飄搖,幾乎大廈将傾的大明帝國。

由于年輕無嗣,天啟皇帝臨終前,将這個延誤兩百多年,内有宦官亂政、外有女真肆虐的大明帝國托付給了他僅有十七歲的五弟朱由檢,使他成為大明帝國的第十六任皇帝,年号崇祯。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而朱由檢也的确不一般,從他上台之初,就大力鏟除閹黨并提拔清流的舉措來看,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皇帝,但由于過早的上台,也說明他政治能力欠缺,并沒有真正的找到明朝衰落的真正病根。

閹黨本身的存在,是皇帝用來制衡不斷做大的文官集團,防止文官集團勢力太大,進而直接威脅皇權,而鏟除閹黨則導緻文官集團失去制約,進而使得皇權直面整個文官系統,以至于所有的壓力都需要皇帝一人來背。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而倚仗皇權的閹黨被鏟除也導緻文官集團内部開始分裂,進而出現了東林黨、楚黨、齊黨等一系列黨派,他們之間為了利益争鬥不休,面對皇權卻一緻對外,進而造成明朝統治集團互相撕裂與逐漸崩潰。

而既然壓力都需要皇帝來背了,那麼第一責任人崇祯必定是當之無愧的,但他本人卻愛惜羽毛,剛愎自用,容易輕信他人卻又極為多疑,以至于明末局勢越來越差,而這個鍋崇祯帝是跑不掉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五年平遼</h1>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若說崇祯登基經曆的最大的挫折,莫過于“五年平遼”了。

在曆史上争論頗大的袁崇煥,曾向剛登基成為天子的崇祯帝誇下海口:“臣十分受陛下眷顧,願得到便宜行事的機會,隻需要五年,全部遼東都可以光複。”

按理說,想要平定遼東是好事,但以明朝目前複雜的局勢,五年平遼無疑是一句空話,在袁崇煥之前的熊廷弼、孫承宗都是人傑,但面對遼東的爛攤子同樣一籌莫展,隻能堪堪維持住守勢。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除此之外,由于明朝廷整個官僚系統的腐敗,導緻各級官員在給遼東發放饷銀時,層層克扣,以至于遼東方面能收到的饷銀隻有十分三四。而遼東本地的将門為了貪腐,多吃空饷,是以士兵遠遠不滿額。

正因為如此,明朝遼東士兵戰力低劣,有戰力的往往是将領手下的家丁,但他們打打順風仗還行,一旦與後金軍這種白山黑水間走出的兇悍士卒打仗,可以說一戰即潰。

雖然此時後金内部遭受大災,以至于到了“人相食”的慘狀,但由于後金大汗皇太極英明神武,雖然登基隻有一年,但卻死死穩住了局勢,使得後金并沒有是以而崩潰。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綜上所述,平定遼東有多麼複雜,但袁崇煥卻為了安慰急功近利的崇祯帝,直言五年平遼,以至于崇祯帝十分欣喜,說隻要他能做成這件事,絕不吝啬封侯之賞。

為了保證袁崇煥可以五年平遼,崇祯帝可以說要錢給錢,要權給權,還給予尚方寶劍節制各鎮,可以說将身上的所有的恩寵以及全部的資源投入到平遼之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五年平遼”計劃失敗</h1>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但令人唏噓的是,袁崇煥顯然辜負了崇祯帝給予的希望,沒過多久,崇祯帝等來的并非是前線的捷報,而是袁崇煥拿尚方寶劍,矯诏斬殺朝廷從二品大員毛文龍的奏折,而崇祯帝雖然十分不滿,但為了安撫他,也隻能預設此事。

僅僅過了三個月,皇太極為了轉移國内的沖突,于是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那就是繞過甯錦防線,千裡奔襲喜峰口,然後突入内地劫掠,進而擺脫目前的困局。

就這樣,後金軍在蒙古人的帶領下,突入了防守薄弱的喜峰口進入關内,一路燒殺搶掠,使得直隸地區殘破,然後将大明國都京師包圍,幾乎可以說是土木堡之變的翻版。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雖然後金軍因害怕包圍而退走,但此事無疑使得明廷上下蒙受了巨大的恥辱,全國大震,也把渴望建立豐功偉績的崇祯帝被狠狠的澆了一盆涼水,也使得“五年平遼”的構想正式宣告破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8">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h1>

雖然後金軍因為種種原因撤走,但也把明廷外實内虛的遮羞布給拉了下來。由于鍋太大,皇帝都不敢背,或者說也沒辦法背。

畢竟,薊遼總督是袁崇煥,專門督撫遼東軍務,也得到了崇祯帝和國家的所有支援,但後金軍卻無聲無息地繞道喜峰口突入關内,而遼東方面卻一無所知,直到京師被圍才恍然大悟,這個鍋袁崇煥不背實在是說不過去。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祖大壽

很快,袁崇煥就被下獄,但其部下祖大壽此時卻不顧京師安危,直接負氣帶兵出走,以至于崇祯不得不親自寫信給他讓其回歸,而這也種做法,無疑給袁崇煥宣告了死刑。

畢竟,一個國家将領,隻聽袁崇煥卻不聽朝廷的,這表明了什麼?這表明遼東軍務已經逐漸失控,有軍閥化的傾向,而這正是袁崇煥一手造成的,而其背後的心思便不言而喻了。

就這樣,經過九個月的審判,牆倒衆人推,還有後金首領皇太極的推波助瀾,袁崇煥在後金大災之際縱容手下互市的罪證也被找了出來,于是崇祯帝帶着失望與憤恨,以“擅主合議”、“專殺大帥”罪名将其淩遲處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9">後續影響</h1>

五年平遼:崇祯皇帝與袁崇煥的恩怨糾葛,拉響了明朝滅亡的導火索少年登基,鏟除閹黨五年平遼“五年平遼”計劃失敗被淩遲處死的袁崇煥後續影響

而袁崇煥死後,也表明崇祯帝所期望的“五年平遼”計劃宣告破産,他花費帝國無數人力物力所打造的遼東防線不僅開始失控,而且面對後金的攻勢再次搖搖欲墜,使得明末局勢愈發的惡劣。

或許是這個教訓太過慘烈,使得崇祯帝心中對大臣們萌發了不信任的種子,進而使得他在此之後對大臣極為嚴苛,犯事官員輕則罷官,重則處死,猜疑之心漸起。

就這樣,崇祯帝與大臣不斷離心離德,國家局勢不斷崩壞,最終走向了滅亡的深淵,隻留下一句“君非亡國之君,臣實為亡國之臣”的歎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