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0年火爆全網的歌曲《天使的身影》是如何誕生的?

作者:向楠的世界

2020年1月,武漢突然爆發新冠疫情,全國各地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沖上抗擊病毒前線,奔向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透過電視螢幕,全國人民每天看着一群醫護人員忙碌在病人中間。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也看不到他們被口罩遮住的面容,看到的隻是一雙雙眼睛和一個個白色的身影。

我們被深深感動着,卻又不知這一份情感要如何表達。

正是在這樣的情景下,2月5号那天中午,我忽然接到了戰友江沛轉發的一個視訊。

打開一看,是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現場。

四周空蕩蕩的劇場裡,隻有台上的幾個演員們,站成了我們現在最熟悉的一米線,戴着口罩在演唱一首歌《天使的身影》:

“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

卻看得見你美麗的眼睛,

我看不見你甜美的微笑,

卻看得見你忙碌的身影……”

這大概是國家大劇院有史以來沒有一位觀衆的演出,但卻唱出了對此時奮戰在疫情一線白衣天使們的敬意與深情,聽來令人動容。

視訊下方的每一條留言,也仿佛都浸泡在淚水裡。

不待我聽完,江沛告訴我,17年前她們就唱過這首歌。随即發過來一張照片,是一份已經發黃的手抄曲譜,歌詞署名:袁英。

江沛說:“這首歌的詞,是SARS時期我所在病區主任袁英寫的,SARS結束後張千一給譜了曲,我們還一起唱過。現在又重溫了,感慨萬千……”

我非常了解她的感受。17年前,身為醫生的江沛也曾在最危險的時刻,走上了抗擊“非典”的前線。

當時的北京就如同現在的武漢,而那些倒下的病人中有大批的醫護人員,上一線幾乎就等同于死亡,整個京城都籠罩在悲傷的氣氛裡。是以當她告訴我即将進隔離區時,電話這邊的我泣不成聲,猶如生離死别。

時隔17年,當年的一幕再次上演,我們都百感交集。

我覺得此時再次演唱這首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而當年那張手抄歌片,也因穿越了時空的兩場相似戰役有了特别的價值。

于是我把視訊連同歌片,一起發到我的歌友群中,請大家學唱。又用修圖軟體給歌片加了相框,請江沛轉給袁主任,以表達我的敬意。

事後我百度了一下,得知這個視訊釋出于三天前的2月2号。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家們,取消了所有的演出,用40個小時錄制了四段作品,緻敬在抗擊疫情中逆行的醫務工作者,合唱《天使的身影》是其中一個。

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在談到創作感想時說:“一部作品往往會因為不同年代相似事件的重疊印迹而顯得越發厚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對于醫護人員來說如同戰場,人民的生命安危迫切需要白衣天使們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來保護,他(她)們是最可愛的人!”

了解了這支歌的背景,再從電視上看到那些天使的身影時,我的耳邊就會有這支歌的旋律響起,每每淚目。

元宵節這天,我曾經的報社同僚王文和發來了節日問候,随着祝福一道發來的,還有一個視訊,視訊中王文和朗誦的正是《天使的身影》。

除了編輯之外,王文和還有一個身份是譯制片導演和配音演員,朗誦算是他專業範疇内的事兒。

文和說,他用這種形式向白衣天使們表達一點心意。

這個意外的巧合令我驚喜,當即把視訊托江沛轉給袁主任。

很快就收到了袁主任的回複:“我聽了你戰友同僚的朗誦,好專業、動情,是真心喜歡,好感動。謝謝他對醫護人員抗擊疫情愛的奉獻,我收藏了。”

通過江沛的講解與轉述,我還原了一下整件事的過程:在17年前那場抗擊非典戰疫中,袁英所在醫院被指定為SARS救治醫院。臨時組建的病區醫護人員來自不同專業,而袁英是病區主任,每天帶着醫生護士查房,看着患者們求助的眼睛,非常心痛。

而在防護服和口罩之下,醫護人員彼此也不能辨認,隻能看到一雙雙眼睛。每個崗下來,護目鏡被霧水打濕,防護服浸出的汗水濕透了内衣。

這一切感動着患者,也感動着袁英,歌詞不斷浮現在腦海,于是便有了《天使的身影》。

歌詞轉到張千一手中時,這位創作過《青藏高原》等無數脍炙人口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很快就寫出了曲子。

在醫院為慶祝成功抗擊“非典”而舉行的聯歡會上,大家一起唱起了這首歌。

17年過去了,人們已經淡忘了“非典”,這首歌也被埋沒在了時間裡。

然而新冠病毒帶着猙獰的面目來了。

這一次,勇敢沖上前線的又是醫護人員。

已經退休在家的袁英,應同僚請求,又翻出了當年舊作。

國家大劇院的演員們,将已被遺忘的這支歌重新唱響。

盡管現場沒有一個觀衆,歌聲卻飛出了空蕩蕩的劇院,傳遍了網絡。

2020年火爆全網的歌曲《天使的身影》是如何誕生的?

2003年時的原版歌片

2020年火爆全網的歌曲《天使的身影》是如何誕生的?

  石家莊市青青合唱團指揮郭菊霞,看了國家大劇院的演出視訊後非常感動,根據視訊記錄下了譜子,由合唱團演員王桂林抄寫後發給大家學唱。可見此曲受歡迎程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