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管仲是輔佐他的一代名相。但是他倆在一塊喝酒的故事鮮為人知。
齊桓公非常喜歡喝酒,他有個習慣,就是不喜歡喝“悶酒”,總是要把大臣們召集到一起陪他喝,每次大家都是喝得酩酊大醉方才罷休。

當時管仲在齊桓公手下做事,還沒有得到重用。盡管有人說管仲很有才,酒量也大,但齊桓公既不缺人才也不缺陪酒滴,是以說管仲一直也沒有得到重用的機會。
直到有一次,幾位大臣又陪齊桓公喝酒,估計是幾個大臣酒量有限,沒把齊桓公陪爽,桓公有點小不高興。
這個時候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道:“我王在上,臣想推舉一人,管仲有才酒量大,大王何不給他一次機會。”
齊桓公一聽,以前就聽說過,這次又有人提及,看起來是所言不虛,等下次喝酒的時候何不把他叫來考察一番呢。
說來也巧,沒過幾天,下邊人報告說今年收成不錯,齊桓公就邀請大臣們喝酒慶賀一番,順帶着也通知通知管仲。
侍臣到管仲家時,管仲正在庭院裡看書。就對他說:“大王今天約你到宮裡喝酒,趕緊跟我走吧!”
管仲一聽,急忙放下手中的書,跟着侍臣急匆匆地趕到王宮。
管仲到了宮裡,一看酒宴已經開始了,桓公和大臣們正喝得高興,就小心翼翼地站在一邊,不敢多說一句話。齊桓公看見管仲過來,也假裝沒看見。
一巡酒下來,齊桓公才問道:“下面站的是管仲嗎?”
“正是小人。”管仲趕緊施禮。
“你來晚了,按規矩得罰酒。”
“小人甘願受罰!”
齊桓公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啊,我也不多罰你,就罰你喝一壺吧!”說着就吩咐侍女給管仲倒上滿滿一壺酒,端到管仲面前。
管仲接過酒,給齊桓公行了個大禮,“謝謝大王!”說完仰臉開始喝酒。
齊桓公滿意地看着管仲,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心想着管仲喝酒真可以,這喝酒的動作就不一樣啊。沒想到管仲喝了一半就停了下來,把酒壺放在了一邊。
大臣們一片嘩然,在他們的印象裡,還沒有人敢把齊桓公賞賜的酒不喝完的。
齊恒公看到這裡,臉色大變,“你怎麼不把酒喝完啊,是這酒不好喝啊,還是害怕酒裡有毒啊?”
齊恒公這麼一說,現場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連大氣都不敢出,都認為管仲今天是死定了,那個推薦他的人害怕連累自己,已經吓得渾身發抖了。
管仲向前一步,給齊恒公施了禮,“大王,憑我的酒量,莫說是一壺酒,就是兩壺三壺,我也喝得下!”(開始注意牛人是怎麼說的)
齊恒公一聽更不高興了,“你這是什麼意思,能喝而不喝,是看不起寡人了?”
此時,好幾個大臣已經在那偷偷擦汗了。
管仲神情鎮定,不慌不忙地說道:“大王,我聽老一輩的人說,酒是個好東西,但萬萬不可喝多。”
齊桓公問:“噢,為什麼呢?”
管仲答道:“酒喝多了,舌頭就長了,舌頭長了說的話就多,話說多了就必有失言的地方,失言小錯者會被處罰,失言大錯者則會引來殺身之禍,丢掉性命,人連命都沒了,還怎麼為大王,為國家,為百姓做事呢?是以我甯肯少喝酒,也不犯有失去性命這樣的錯誤!”
齊桓公聽了管仲的一番話,連聲說好。看來大家所言不虛,管仲是個有才有見識的人。就指令侍臣給管仲安排座位。
從此以後,管仲受到齊桓公的重用,國家出台的大政方針都要征求管仲的意見。管仲也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全心全意輔佐齊桓公,大力發展齊國經濟,使齊國的經濟實力不斷提升,逐漸在春秋時期的諸國之中成為強國。